美术鉴赏课图像运用技巧的研究

2019-07-30 06:30何福平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图像

何福平

摘 要:美术鉴赏课程主要是通过美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内在情趣。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养成对经典作品的认知,形成一定具有艺术情操的素养。美术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典型的美术作品并选择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近些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图像进行作品展示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便利,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图像;技巧运用

人类获得认知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图像输入。而自然界原本的景象以及通过人类创造形成的图像通过人们的眼睛不断地传输到大脑之中。人们通过这些图像进行思考和研究并对图像所展现的内容做出评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视觉化的艺术手法以及图像传播途径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美术老师应当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何更好地应用图像进行教学。

一、鉴赏课程简析

在这门课程中,教师会帮助学生们去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所包含的意义以及感悟作者想要传达出来的意境,通过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不断发掘作品中蕴含的美感。让学生们了解到这种美感并不仅仅是通过视觉感官来观察作者作品中所传达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由外向内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内涵以及情感,这才是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作用[1]。美术作品作为人们传递信息、传播图像以及传达感情的一种主要方式已经延续了近千年,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种艺术形式,它跨越了种族、语言、背景,任何人都可以从优秀的作品中获得感悟。因此美术鉴赏课程主要目标就是通过正确的引导来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美并学会创造美。

二、图像运用的作用

在开展美术鉴赏课程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领悟到美术作品中所传达的内涵和意义。所以这门课程对于美术作品和图像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它们是开展美术创作和鉴赏的基础,也是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图像让学生学会欣赏图像中所传达的美并感悟图像表达美的方式。有一些图像其表现形式非常复杂,如何从这些复杂的元素中发现图像中所蕴含的美,这是美术教师的工作重点。通过美术鉴赏课程对图像和作品的分析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发现美的能力。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也开始融入科技化与网络化的技术。通过网絡平台人们可以快速直观地获取信息。图像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为人们获得不同的信息内容提供了重要的方式。如今教师开展教学时其手中的教学资源变得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将获得的图像信息与美术鉴赏教学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完成美术鉴赏的教学[2]。当然不同形式内容的图像也会给学生们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甄别图像的能力。

三、关于图像的应用

(一)紧随时代发展

当今社会信息更迭速度非常快,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教师首先应当积极主动地去了解美术图像的最新发展,同时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去了解班级内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水平,准确地把握学生在美术鉴赏方面的能力,以此为基础选择最适合的图像资源。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标准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而相应的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针对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潮流,及时了解美术图像的最新发展,选取一些经典流传的图像以及时下最新的美术作品引领他们鉴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最新的美术发展动态。教师在了解学生所具有的基础之后,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分层美术图像知识的讲解,对于水平较弱的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易于理解的教学知识,而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进行一些更加深入的内容讲解。如此一来,既能够满足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又可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精选图像,重点讲解

随着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得信息、图像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这给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更快捷、更方便地找到不同的教学资源。当然教师也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找到相应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方式来丰富自己的选择面,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图像应当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图像中所包含的意思、内涵,作者所处的环境背景以及所要展现的精神和思想等。在展开教学时,课程内容不应当局限于对图像表面内容的鉴赏,学生们还应当学会去了解图像和作品所传达出的更加深远的意义。比如《倒牛奶的女人》(图1)就是这样一副经典作品,图像中表现出一个普通的妇女正在倒牛奶的景象,整个画面看似动态却又是在一瞬间的定格。没有任何的修饰,只是对日常生活的展现,让人具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通过对作者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家维米尔的整个绘画风格都是如此,他的作品没有情感的凸显但却又饱含温情[3]。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对图像和作品的表面分析,还应当不断地收集相关的知识内容,丰富作品的相关信息,进而挖掘图像所具有的内涵。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讲解也应当有主有次,侧重于一些非常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和图像着重地进行讲解和鉴赏,避免重复性的内容过多导致学生在进行判断和认知时出现混乱。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发掘作品内涵

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经过几堂美术鉴赏课程就能够实现的,它需要不断地进行积累和实践。通过对不同作品深入地分析和鉴赏,寻找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了解和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和创作时的情绪。只有完全地掌握这些信息才能真正地读懂一副作品。而通过美术鉴赏教学,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们学会深入了解、鉴赏图像中所蕴含的这些内容。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图2),几百年来,这幅画作吸引了不少美术爱好者的追捧,大家都想要探求主人公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深意。所以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们了解美术中的一些专业内容,也要让学生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和作品建立联系,积极去探索作品的内涵。开展教学时,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学习之前从未接触过美术鉴赏的相关培训,使得他们在美术作品鉴赏时完全依靠自身感觉进行分析,无法从一个科学客观的角度对作品进行鉴赏[4]。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从简单的图像开始,引导学生们去分析和挖掘这些简单图像中所蕴含的内容和深意。由浅及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图像的内涵。通过一些简单的、通俗易懂的图像来帮助学生们建立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的基础。然后逐步深入,不断地加入一些抽象的图像,让学生能够提升对图像的鉴赏和审美的能力。

四、结语

美术素养的培养就是通过不断地对图像及美术作品进行分析,由表及里的对作品内涵、作品的意义、作者所传达的精神以及作品的展现手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挖掘,从而透彻的了解一副作品。然而这种美术鉴赏能力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科学的引导方式,结合不同层次水平的图像和作品,逐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浅显到深入、从表面到内涵,逐步对作品进行剖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逐渐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方式方法,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熊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61.

[2]李宜丹.简析图像学在中专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6(12):34-35.

[3]徐洪林.浅谈高中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118-119.

[4]刘佳帅,孔新苗.视觉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的范式反思与更新[J].美育学刊,2016(4):110-113.

作者单位: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

猜你喜欢
图像
雨伞
无限追踪
A、B两点漂流记
改进的图像预处理算法在彩色年轮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MH370痛定思痛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
天线、生发剂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