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晟 雷亚辉
摘 要:“神、妙、能、逸”是唐代画评中提出的四个品第,是继“六法”后品评绘画的又一大法。文章在阐述“神、妙、能、逸”的基礎上并运用其品评理论对画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四品;品评标准;中国画;绘画理论;朱景玄
唐后期朱景玄著《唐朝名画录》提出:“以张怀瓘《画品》断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 ”朱景玄对书画作品的分品方法进行了革新和修改。他保留了张怀瓘“神、妙、能”三品,又在内容上添加了李嗣真的“逸品”,对其进行了修改,增添了内容,并将“逸品”和“神、妙、能”三品放在一起,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深的四品。“逸品”者便是在三品之外的,有不拘一格的特点,朱景玄所论的“逸品”,不拘前人法度,随手而作又不拘泥于规矩,是一种自由挥洒、肆意创作之势。朱景玄对“逸品”进行了新的阐述与定义,其提出的四品,也在之后的书画品评中得到了运用,后人也在继承其所论内涵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与运用。
一、神品:吴昌硕《墨荷中堂图轴》
朱景玄则沿用李嗣真上中下三品,如将神品分为神品上一人为吴道子、神品中一人为周昉、神品下七人为阎立本、阎立德、尉迟乙僧、李思训、韩干、张藻、薛稷。“神格”的特点是 “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 。庄子在一些寓言故事中,也使用了“神”这个概念,庄子说的“神”,是指人们在技艺上达到游刃有余,进入一种神化的境界。庄子通过“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讲述庖丁所追求的是“道”,“道”是对“技”的超越升华。“技”是单纯技术性的活动,“道”是审美的境界,超越了实用的目的,当“技”到达一定的高度后,会忽略技法上的熟练而转向对审美境界的要求。庄子所提的“神”的概念是对技艺达到很高程度上的肯定,并对其审美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笔者认为,在朱景玄所提的“神品”中画家多为主攻人物画的画家,但传神不仅仅体现在人物上,也更多地能体现在植物动物等生物上,例如吴昌硕的墨荷,虽属小品,但章法严谨,布局险绝,淡墨勾勒出的荷挺然而立。画作描绘雨季时的荷花,茎秆被雨打的“弯了腰”,荷叶也被雨珠淋“垂了头”,荷花的花苞也都“合上了嘴”,画面中待开的荷花,横穿荷梗,使其画面丰富多变,打破了单一的格局。几笔水纹、芦草、浮萍的点缀,寥寥几笔,浓淡有致,层次突出,更显生气勃勃之意,画面也为之更为饱满,构成感更强,和荷叶的险势形成鲜明互衬,画面更为完整,所阐述的情感也更为细腻多变,虽然并没有像工笔一样仔细刻画描绘荷叶和荷花,但生动形象且传神地描绘出了雨时荷叶荷花在荷塘里的样子, 笔墨苍润清雅,韵味脱俗超然。画面中大片荷叶位于画面的下方,形成强烈的冲击感,使画面中荷叶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郁郁苍苍,干湿浓淡浑然一片,并不像人物画中繁复地描绘人物的细节,但用粗略几笔的水墨晕染出一幅荷塘景色,不仅仅有韵味,更能让人感到画家泼墨写意的快感,传神效果更为显著。
二、妙品:黄宾虹《山水条幅》
“妙格”的特征是“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自心付手,曲尽玄微”。黄宾虹在论述中,多次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必然联系,提出:“画品之高,根于人品”。其所作《山水条幅》在创作上注重章法的虚实、繁简与疏密,用笔刚劲有力。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从笔墨上看属于繁体的“黑、密、厚、重”,遒劲有力的运笔反复应用,使得山林、瀑布、石头、溪流都刻画得十分的浓重,这是他的山水画最显著的特点。在画面中他讲究笔墨虚实,在画面中可看到他的五种笔法,即平、圆、留、重、变,以及七种墨法:浓、淡、泼、破、渍、焦、宿。从整体画面上看,整幅画有轻重缓急、浓淡干枯,有淋漓意境,也有云雾缭绕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他的作品中有青绿设色的,更有泼墨重彩以及纯用线条的焦墨渴笔。黄宾虹所画之画能表达其心意,表达其情感。他认为画作不仅能表达人的品格亦能表达一个民族的气节与风骨,他把“浑厚华滋”作为自己创作的标准及艺术审美上的要求,并且提出在继承前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进行改造与创新,才能使得优秀的文化延绵不断地传承下去。要师长舍短,合众长为己有,就必须废弃守旧式的临摹,必须师造化。而学习他人之画,他提出主张学习品格高尚、技艺深厚、渊博学识、具有创造性的画作者。黄宾虹认为,作画在意不在貌,不应重外观之美,而应力求内部充实,追求“内美”,以笔为骨,诸墨荟萃,方能呈现“浑厚华滋”之感。由此,黄宾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为中国画确立了可资参证的审美标准,他在美学上的贡献可称为里程碑式的贡献。黄宾虹晚年所作山水,笔力浑厚,方劲有力,灵气逼人,其意境清远而深邃,极具张力又在乎于细节,无处不透露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三、能品:王翚《仿古山水图册》
“能格”,主要是能熟练掌握绘画技能,达到“学侔天功”“形象生动”。王翚的《仿古山水图册》中所仿均为宋元大家,包括范宽、巨然、赵令穰、赵伯驹、刘松年、赵孟頫、黄公望、王蒙等,他的仿作大都是以宋元大师的传世画迹为基础。图册中的树木、土坡、瀑布生动形象且姿态丰富,刻画描绘工体严谨。王翚将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了自己独创的风格。他不仅吸收容纳了南宗画派的风格还借鉴了北宗的技法,通过融合与自我创新,形成了具有特点的画法,因而他所画的江南小景都具有生机盎然、清远舒静的舒适感。王翚所作之画画面较为繁复,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
四、逸品:朱耷《荷花翠鸟图》
逸品者是在“神、妙、能”三品之外“不拘常法”者。列入逸品的三人,即王墨、李灵省、张志和。前二人都喜欢在作画前饮酒,王墨善泼墨画山水,“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所绘之画豪放不羁,随心所画,既有挥洒豪墨的爽朗又有怡然自得的闲适。李灵省以酒寄思,“得非常之体,符造化之功,不拘于品格,自得其趣尔”。李嗣真所谓的“超然逸品”,是指书画家有稳厚的技艺笔法,又熟练于笔墨章法,技艺超出群雄,为最高之画技。朱景玄所论的“逸品”,是不拘前人法度,无规矩之缚,随手而作又能符造化之功,是一种自由挥洒、肆意创作之势。朱景玄对“逸品”进行了新的阐述与定义,其提出的四品,也在之后的书画品评中得到了运用,后人也是在继承其所论内涵的基础上进行革新与运用。八大山人即朱耷,他的绘画作品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并赋予每一个所绘之物一定的情感、心情和语言,通过他所绘之画表达他当时的心境,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画面中充满了倔强、桀骜不驯之气,其笔墨肆意中又有章法,用笔苍劲圆润,画作妙趣横生,处处胜景,每幅画作中都有明朗健秀、不拘一格的风骨,每幅画都具有特有的灵魂,且张张不一,均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基调,二章法上既新颖又稳重,在保留传统构图的基础上,又合理地运用留白使得画面更完整,画面更生动地阐述故事。其所绘的山石、流水、山林、飞瀑看似随意挥洒,却对浓淡干枯、疏密虚实、远近高低的把握十分熟练与讲究,使得所绘之物与技法相得益彰,更能描绘出事物的灵魂,甚至,其画草、虫细小之物,均能绘其灵魂。其绘画的空灵感,不仅是技巧的掌握与章法的控制,而是自我情感的输出与运用,使得没有感情的画面变得灵动而更有神逸,是情感与技巧的高度融合。朱景玄将逸品“逸品”不拘常法”的特点,纳入画评的第四品,是对有超高艺术审美与绘画技巧的文人的肯定,正如欧阳修所言“古画画意不画形”强调神似更重于形似,是对之后画作中不拘以形似、注重传神达意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之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审美更多了一层深层次的解读方式。
参考文献:
[1]谢萌.“逸”辩:唐宋时期“逸品”画问题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3.
[2]祁志祥.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2.
[3]李婳.至广大 尽精微:浅议黄宾虹的画学思想和山水画艺术成就及影响[D].河南大学,2007.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