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珠
摘 要:有宋一代,书家在进行书法创作之时,不仅强调笔法、章法,也十分讲究墨法。宋代文人社会地位的提高,不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使宋墨有了一个大发展。宋代的墨法为书法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同时也展示了墨法的变迁。文章将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宋代墨法进行分析论述,从而深入了解宋代的墨法,为当代的书法创作和墨法运用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关键词:宋代;墨法;书法
早在先秦,《韩非子》中便有“墨染其外,朱画其内”[1]的用墨记载,至汉代便有大量制墨匠人的出现,直至宋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大量的制墨名家。作为书法的支撑,墨的使用成为历代书家所关心的问题,董其昌提出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其在用墨,而精于墨法的大家林散之也说过:“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可见,墨是书法的一大关键,如何使用墨,是历代书家所关心的问题,而宋代文人对于墨法的研究则出现了一种主观化、个性化的探索。
《墨薮》云:“凡书先取墨。必庐山之松烟,岱郡之鹿角胶,十年之上强如石者妙。”可见,墨在书法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早在晚唐,卢携便论及到用墨:“用水墨之法,水散而墨在,迹浮而棱敛,有若自然。”然而,与晋唐时期有很大差别,“尚意”书风的发展,使宋代出现了一批文学修养极高的文人墨客,他们的书写,在抒发自身感情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书法形式的强烈关注,这便有了真正艺术范畴内的书学。宋代文人以书画为余事,并非作为谋求功名的手段,而是出于自由表达自我的需求,借“墨戏”以创造新奇生动的艺术作品,才会有苏轼这样“吾书虽不甚佳,然能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具有创新精神的话,才会有米芾“放笔一戏空”的游戏心态,才会有黄庭坚“随人作计终后人,自称一家始逼真”的豁达气度。墨的运用成为宋人突破前人桎梏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宋代文人已经意识到墨在书画作品中的表现力,并把浓淡干湿关系的对比运用于书法作品中。由“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米芾刷字”可见,宋代书法家对墨的运用已出现独立的风貌。
苏轼《论书》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其中以“血”喻墨,借血与骨肉的交融来表达墨的作用,表现了苏轼对墨的关注,借墨的表达使书法作品更具有层次感,明代丰坊《笔诀》对其进一步说明:“血生于水,肉生于墨,水须新汲,墨须新磨,则燥湿停匀而肥瘦适可。”水墨,往往被看成是书法的“血肉”,而宋代文人的用墨法,在继承唐人“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基础上,多以浓墨为核心,进行一种主观化的创作。
在“浓墨”法的影响下,宋代文人的书法创作也发生了变化。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载:“其真草篆隶皆用浓墨,至行草过笔处,虽如丝发,其墨亦浓。”[2]姜夔则具体分析了书写各种书体应怎样用墨,《续书谱》云:“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同时,姜夔也对笔与墨的关系做了说明:“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取运动;劲则刚而有力,圆则妍美。”姜夔虽对不同书体的用墨做了详细解释,但强调的还是作书时的“浓”,这有这样“浆深色浓”,才能达到“万毫齐力”的效果,可见“纸笔墨,皆书法之助也”。[3]陈槱《负暄野录》也提到写篆书时,要“中心一缕之墨倍浓”,陈槱不仅强调中锋行笔,下笔有力,并且作书时的墨色也要“浓”。由此可见,宋代对不同书体的要求都是要强调其“浓”意,但时人对墨的要求不仅是“浓”,还要求其光,苏轼《仇池笔记·论墨》说道:“今世论墨,惟取其光。光而不黑,是为弃墨。黑而不光,索然无神气,亦复安用。要使其光清而不浮,湛湛如小儿目睛乃佳。”苏轼作书喜用浓墨,李之仪道:“东坡捉笔近下,特善运笔,而尤善墨,遇作字,必浓研,几如糊,然后濡染。”[4]这与苏轼学颜不无关系。颜真卿便喜用浓墨,在《祭侄文稿》中,颜真卿直接用浓焦墨,通篇浓枯交替,墨色浓中有淡,用笔大起大落,轻重笔画对比强烈,墨韵的变换对比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度。苏轼对颜真卿的书法大加赞赏:“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5]苏轼欣赏颜书,学起来自然神骨俱似,黄庭坚也赞道苏轼书法:“如人家子孙虽老少不类,皆有祖父气骨。”[6]陈绎曾谓:“苏公论书,以手抵案,使腕不动为法,此其异也。”苏轼单钩执笔作书,重在运指。由于枕腕,不能将腕运用自如,多成病笔,所以书中多有偃笔,偃笔笔锋易偏,为使线条厚重,常在笔画尽处停顿,如此一来浓墨易聚墨成形。虽同是使用浓墨,但苏轼以水润泽,笔肚着笔处淡,笔尾处有“聚墨痕”,较之他人书法显得更有韵味,董其昌也曾感叹到苏轼的书法:“世人且不知笔法,况墨法乎?”
两宋时期的文人受禅宗影响,思想上的多元化造成了实践的多元化,宋代书家的墨法随着笔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苏轼尚意,用墨如糊,黄庭坚则在草书中融入浓淡干湿的关系,增强书法的艺术表现力。尽管宋代书风受晋唐影响,但仍与晋唐用墨有着一定的区别,更追求主观性的追求,这为后世墨法体系的建立起着推动作用。同时,这种黑且光的用墨法,在清代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如:“扬州八怪”之首金农改变笔法,追求险绝的“漆书”;刘墉不陷于古人窠臼,自成一家,被称为“浓墨宰相”;一生崇拜苏轼的翁方纲,更是和东坡一样用墨如糊。可见,为了表现墨趣与独立的笔意,对于墨法的追求是不可忽视的。
宋代,水墨画大兴。早在唐代,张彦远便提出“书画用笔同法”之说,虽只提用笔,但绘画的墨法也渐渐融入书法中。随着宋代文人墨戏的成熟,“苏米崛起,书法入画,为士大夫画,始有雅格”。[7]在书法中使用水墨,使水墨味更足,才会使一幅字中显示出无限的生机与气象。
虽然“浓墨”是宋代墨法的主导,但也有许多用淡墨书写的文人。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中便有“淋浪淡墨水云乡”之句,吴文英《宴清都》中也有“名笺淡墨,恩袍翠草,紫骝青鞚”之句,可见宋代也有用淡墨书写的习惯。《宣和书谱》中便记载了王安石用淡墨作书:“凡作字,率多淡墨疾书,初未尝略经意,惟达其辞而已。”[8]王安石虽以书为小技,用淡墨随意作书,但王书“美而不夭饶,秀而不枯瘁”,这也显示了宋代文人对墨法的深切关注。黄庭坚作书也偶用淡墨,据传他的家人为他磨了“一池淡墨”,从《李太白忆旧游诗草书卷》可以看出,前几行墨色较浓,写到后来,逐渐以淡墨书写,故越写越淡,墨色丰富变化,充分表现了水墨意趣。与唐代浓墨挥毫的大草明显不同,黄庭坚的草书自出新意,他主张“用笔着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势”,如传世的草书名作《廉颇蔺相如列传》,用笔不拘一格,随意挥洒,根据纸的强弱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墨色,更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此外,黄庭坚认为淡墨呈现的笔法比深墨更清楚,如《论书》云:“古人作《兰亭序》《孔子庙堂碑》,皆作一淡墨本,盖见古人用笔回腕余势。若深墨本,但得笔中意耳。”
米芾的刷字,刷出了“浓”“淡”“枯”的用墨关系对比,以他的行书作品《吴江舟中诗》为例,整幅作品中浓墨处润和,且有许多字用墨很淡,有的字甚至淡墨干笔扫出,整篇以墨的浓淡为过渡,以墨的枯湿为对比,增加了笔墨的趣味性,这也是米芾“放笔一戏空”的墨戏表现。他在《海岳名言》也指出:“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9]米芾认为,在书写的过程中,并非严格地去限制墨的浓淡,而是以书写态势来进行自然转换,同时,米芾的书写速度也非常快,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挡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10],这种快速书写而表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书法作品展现出了新的面貌。此外,朱长文的《续书断》也提到真宗的书法“墨法日进,发奇振华”,这说明当时书家已对墨法产生了高度的重视,所以才能有“秀润生”“墨法日进”的论断。
此外,宋代的笔也对墨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代制笔业发达,并且形状也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诸葛高改良毛笔,命名散卓笔,梅尧臣有诗赞曰:“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散卓笔长锋,水分不易用尽,蘸墨次数减少,在书写时,笔尖墨较浓,至笔肚、笔根处较弱,这样书写时的墨趣便产生了。如米芾的所说“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和“臣书刷字”都表现了书者用笔对于墨法的影响。另外,纸张对墨法的作用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宋以來,大多书家采用皮纸、竹纸书写,如米芾的《苕溪诗帖》与《珊瑚帖》用纸不同,产生的墨色也不同。
宋人打破唐以前的用墨传统,进行墨法变革,这和宋代“尚意”书风密切相关。同时,宋代科举采用“誊录制”,这使宋代文人作书不再拘泥于小楷,更加追求主观化,突出书法的艺术性,这便使得书法的点画线条更具有趣味性,这些都是宋人对墨法探索强有力的支持。
宋代墨法的发展,不仅是由于制墨业与制笔业、造纸业等行业的高度发展,其背后潜在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人文思想等观念的发展与推动也非常重要,是宋代士大夫们个人思想在书法作品上的反映。宋代的墨法为后世墨法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至明清时期,墨法的运用达到了高峰。在书法学习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在对墨法“求新”“求变”的考量与把握的基础上,仍旧要对传统墨法进行继承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韩非.韩非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21.
[2]赵希鹄.洞天清禄集[M]//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562.
[3]姜夔.续书谱[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145.
[4]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底38卷[M]//新文丰出版社编辑部.丛书集成新编:底6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2008:256.
[5]苏轼.宋代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33.
[6]黄庭坚.山谷题跋:第7卷[M]//中国书画全书编纂委员会.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697.
[7]黄宾虹.黄宾虹文集:书信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216.
[8]北宋内院奉勒·宣和书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34.
[9]米芾.海岳名言[M]//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62.
[10]黄庭坚.山谷题跋[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93.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书法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