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界对史书中音乐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2019-07-30 05:45徐利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史书韩国

徐利华

摘要:中韩古代音乐一脉相承,韩国史书中保存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文献,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音乐在朝鲜半岛流播的历史,涉及乐律、乐器、乐舞、乐歌等诸多方面,实为音乐研究之宝库。在对史书中的音乐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面,韩国学界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了解这些研究成果,不但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文献资料,在选题上避免重复,还能带来方法论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史书;音乐文献

中图分类号:J60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9)02-0083-06

近年来,中韩文化交流已成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很多学者将研究目光聚焦于两国之间的音乐交流。中韩古代音乐一脉相承,韩国宫廷的“唐乐”和“雅乐”都是自中国传入的。充分吸纳韩国的文献资料,能将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推向深入,这是很多学者的共识。韩国现存史书尤为世人瞩目,这些史书是用汉语写作而成,其中保存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文献,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音乐在朝鲜半岛流播的历史,涉及乐律、乐器、乐舞、乐歌等诸多方面,实为音乐研究之宝库。

本文所探讨的韩国史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三国史记》《高丽史》《朝鲜王朝实录》等断代史;另一类是韩国现存的历朝王室的仪轨。目前,在对史书中的音乐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面,韩国学界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国史记》《高丽史》《朝鲜王朝实录》是韩国最重要的三部史书,很多韩国学者对其中保存的音乐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下面试分述之。

1. 《三国史记》。《三国史记》是金富轼等人编撰的,成书于高丽仁宗二十三年(1145年),其中《乐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重要乐器的起源和体制特征,梳理了曲调的创制和传承情况,反映出当时人们的音乐思想和观念。韩国学界关于《三国史记·乐志》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乐器研究:如朱在勤《高句丽的弦乐器的相关研究:〈三国史记·乐志〉的高句丽音乐为中心》一文,首先探讨《三国史记·乐志》中关于乐器的文献记载,着重论述了玄琴的起源,然后结合中国古代文献中与高句丽弦乐器相关的内容,对筝、琴、琵琶、箜篌类的乐器进行论述。[1]此外,还有玄璟彩《教科书中与玄琴起源相关内容再探讨:以〈三国史记〉所传玄琴起源为中心》[2]等。(2)乐调研究:如金宇振《〈乐学轨范〉大笒的乐调和〈三国史记〉三竹的乐调比较研究》一文对《三国史记·乐志》中的三竹的乐调与《乐学轨范》中的大笒的乐调进行对比研究,指出从三国时代到朝鲜时代乐调的发展与传承。[3](3)音乐思想研究:如韩兴燮《〈三国史记·乐志〉出现的音乐思想》一文将《三国史记·乐志》的音乐思想放置在东亚文化的大背景加以探讨,主要研究了其中所包涵的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4]研究《三国史记·乐志》的论文还有:南相淑《〈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的音乐记事点检》[5]、吕基铉《〈三国史记·乐志〉中〈新罗乐〉的性格》[6]等。

2. 《高丽史》。《高丽史》是郑麟趾等人奉世宗之命修撰的,成书于文宗二年(1451年)。《高丽史》中有《乐志》两卷,一些研究音乐的学者专门对《高丽史·乐志》作了译注,如车柱环《高丽史·乐志》[7]、吕运弼《(译注)高丽史·乐志》[8],这些著作将《高丽史·乐志》中原来的汉文翻译成韩文,并对与《高丽史·乐志》相关的音乐资料进行了整理。《高丽史·乐志》一书中将音乐分作雅乐、唐乐和俗乐,在这三个方面都已取得不少的研究成果。

雅乐,指宋代传入的宫廷雅乐,以大晟乐为主体。《高丽史·乐志》不但详细记载了中国雅乐的输入情况,而且保存了许多高丽时代宫廷雅乐的珍贵史料,涉及的内容有:亲祠登歌轩架、有司摄事登歌轩架、轩架器乐、登歌轩架乐迭奏节度、轩架乐独奏节度、太庙乐章、宋新赐乐器、用鼓吹乐节度等。很多学者从高丽雅乐与宋乐的关系入手,对《高丽史·乐志》所载雅乐的乐律、乐调、乐章、乐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如郑花顺发表了《对〈高丽史·乐志〉所载雅乐的讨论》[9]《〈高丽史·乐志〉所载雅乐和宋乐的比较研讨》[10]等文,以祭禮雅乐为中心,探讨了正声与中声、乐曲名和乐调的关系等问题,同时将《高丽史·乐志》中雅乐和宋乐的材料一一进行对比,寻找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

唐乐,指唐宋时传入高丽的词曲音乐。车柱环是这一研究领域成就最为显著的韩国学者,他著有《〈高丽史·乐志〉唐乐考》一文,研究唐乐传入的时间、特点以及唐乐传入后的用途、演变,并运用中国的文献资料对一些唐乐作品的组成和故事来源进行了具体分析。[11]车柱环又有《〈高丽史·乐志〉唐乐散词权释》一文,对《高丽史·乐志》中与唐乐有关的散词进行阐释。[12]1976年,车柱环《唐乐研究:〈高丽史·乐志〉》一书出版,为其多年研究成果之结集,堪称韩国学界唐乐研究的奠基之作。[13]

除了车柱环之外,朴恩玉也是韩国研究《高丽史·乐志》中唐乐的重要学者。朴恩玉《〈高丽史·乐志〉的词乐和〈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的相关乐曲的比较考察》一文,首先分析《高丽史·乐志》中所收词乐的形成过程、分类和音乐特点,并介绍《九宫大成》的编撰过程、记录方式和收录的乐曲及意义,然后进一步探讨《高丽史·乐志》所收词乐中与《九宫大成》相关的19首乐曲,其中包括《瑞鹧鸪慢》《忆吹箫慢》《水龙吟慢》等。[14]另外,朴恩玉还有论文《对〈高丽史·乐志〉唐乐的“慢·令”和“慢·嗺子”的相关研究》[15]等。2006年,朴恩玉出版《〈高丽史·乐志〉的唐乐研究》一书,是有关《高丽史·乐志》唐乐研究的又一力作。[16]

唐宋时期的大曲、队舞传入之后,经过发展、变容,成为高丽宫廷宴飨乐舞的一部分,被称作唐乐呈才。一些韩国学者着眼于研究《高丽史·乐志》中记载的唐乐呈才,如金美贞《〈高丽史·乐志〉出现的宫中舞踊的考察》一文,以《高丽史·乐志》中所载的宫中舞踊为中心,涉及种类和形式、内容和程序乐器、伴奏音乐、演员等方面,并进一步挖掘了宫中舞踊的思想基础和意义,揭示其中蕴含的阴阳五行思想。[17]宋文淑《文献中记录的呈才和现行呈才的比较:以〈高丽史·乐志〉、〈乐学轨范〉为中心》一文,从舞蹈动作、服饰、舞台空间等方面,将《高丽史·乐志》《乐学轨范》中所记载的呈才和现行的呈才进行比较研究,指出现行呈才的特点和尚需改进的地方。[18]相似的研究还有:赵荣培《〈高丽史·乐志〉和〈乐学轨范〉(时用=成宗朝)的唐乐呈才的音乐的比较研究:以献仙桃、寿延长、五羊仙、抛球乐、莲花台为中心》[19]、元英善《〈高丽史·乐志〉和〈乐学轨范〉唐乐呈才的变貌样相》[20]等。

俗乐,指朝鲜半岛的本土音乐。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崔美卿《〈高丽史·乐志〉所载高丽俗谣的性格》一文,在肯定《高丽史·乐志》的文献价值的基础上,考索其中所载高丽俗谣的创作时间,分析俗谣在传唱中的变异,也探讨了演唱俗谣时所用的乐器。[21]金善祺《〈高丽史·乐志〉的俗乐歌词的相关综合的考察》一文,主要探讨《高丽史·乐志》中所收俗乐歌词的存在形态和内在世界。[22]黄炳翌《〈高丽史·乐志〉中俗乐演出现场探索》一文重在研究俗乐的演出现场。[23]金惠恩《〈高丽史·乐志〉“俗乐”条所载歌词记写方式考察》一文,将《高丽史·乐志》“俗乐”条中的17首乐歌分作四类:一是李齐贤的小乐府类作品,二是完全由汉诗翻译而来的作品,三是景几体歌,四是其他汉译诗。文中对这些作品的句式、韵律和节奏进行研究,指出高丽时代人们记载和翻译俗乐歌词的特征。[24]辛恩卿《对〈高丽史·乐志〉“俗乐”条的新照明》一文,研究《高丽史·乐志》“俗乐”条中所收乐歌,着重研究有李齐贤解诗的七首作品,深入分析其题目渊源和创作背景。[25]

还有一些学者对“雅乐”“唐乐”“俗乐”作综合研究,如吕运弼《对〈高丽史·乐志〉的研究》一文,分别介绍了《高丽史·乐志》中“雅乐”“唐乐”“俗乐”条的文献价值。论文的附录部分选取了《九宫谱》中的53首乐曲,翻译成五线谱。[26]另外,申铉奎编译的《〈高丽史·乐志〉:雅乐、唐乐、俗乐》一书,其中附录了《高丽史·乐志》的乐曲制度和乐器目录。[27]

3. 《朝鲜王朝实录》。《朝鲜王朝实录》记载的是朝鲜王朝自太祖至哲宗的历史,其中包括这一时期王室发生的与音乐有关的重大事件。此书不但卷帙浩繁,而且由于采用编年体的形式,音乐文献的分布非常分散。为了便于查找,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和民俗苑自1996—1998年间陆续出版了《朝鲜王朝实录音乐记事资料集》八卷,书中收录了《实录》中除了专门的乐志之外的与音乐相关的记事资料。

对《朝鲜王朝实录》中音乐文献来源的研究,成果较多的是韩国学者孙泰龙。他发表了《〈朝鲜王朝实录〉的文献上研讨:以〈律吕新书〉·〈文献通考〉·〈乐记〉为中心》[28]《〈朝鲜王朝实录〉的举论:以〈乐学轨范〉引用的文献为中心》[29]等论文,考察《朝鲜王朝实录》中音乐文献的来源出处。孙泰龙另撰有《〈朝鲜王朝实录〉的文献性考察:以〈周礼图〉、〈礼书〉、〈大晟乐书〉、〈大晟乐谱〉为中心》等文。[30]2002年,孙泰龙《韩国音乐论筌》一书由岭南大学校出版部出版。该书分为四篇:韩国古乐谱研究、韩国乐器研究、朝鲜王朝实录研究、岭南音乐研究。其中“朝鲜王朝实录研究”部分,将《朝鲜王朝实录》中出现的音乐文献,依次与《律吕新书》《文献通考》《乐记》《周礼图》《礼书》《大晟樂书》《大晟乐谱》《乐书》《周礼》等书逐一比对,检讨其同异之处。

还有很多韩国学者聚焦于《世宗实录》中所载乐谱的研究,大致可分以下两类:

一类是关于雅乐谱的研究:如李惠求《〈世宗实录〉所载雅乐谱序》一文,结合《世宗实录》中所载的雅乐谱的宫调特点,并对《雅乐谱序》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注解。[31]宋惠真《对〈世祖实录〉圆丘〈新制雅乐谱〉起源的研究》一文,着重研究《世祖实录》中记载的圆丘祭祀时所用的雅乐乐谱,探讨其起源和演变。[32]在《世宗实录》的乐谱中记载了元代林宇的《大成乐谱》,其中16曲中有12曲为文庙祭祀所用。宋惠真的博士论文《朝鲜初期〈大成乐谱〉的受容和变容》指出,林宇的《大成乐谱》为丽末鲜初的文庙祭礼所用,大部分歌曲在传入朝鲜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了解《大成乐谱》的受容情况,是研究朝鲜雅乐变迁的基础。文中还分析了《大成乐谱》受容的时代背景,指出朝鲜初期的雅乐思想深受中国乐论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大成乐谱》变容的原因,以为和朝鲜初期对《律吕新书》的接受密切相关。[33]此类论文还有:权泰旭《〈世宗实录乐谱〉所载宗庙祭礼乐的乐调研究》[34]等。

另一类是关于俗乐谱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下面根据研究曲目的不同分述之。

(1)《定大业》《保太平》。李相喜《〈世宗实录乐谱〉和〈世祖实录乐谱〉的“保太平”与“定大业”的研究》一文,首先介绍宗庙祭礼的沿革及其音乐史价值,然后结合《世宗实录乐谱》和《世祖实录乐谱》,着重分析《保太平》和《定大业》的乐曲构成和旋律,论文附录了“国朝五礼仪的吉礼项目表”和相关的22首乐谱的翻译。[35]此类论文还有:李惠英《“保太平”·“定大业”的节拍分析:从〈世宗实录乐谱〉到现行乐谱》[36]、赵大雄《〈世宗实录乐谱〉收录“定大业”·“保太平”的杖鼓点研究》[37]等。

(2)《凤来仪》。《凤来仪》的舞蹈,由“前引子”“进口号”“与民乐”“致和平”“醉丰亨”“后引子”“退口号”构成。文淑姬《〈世宗实录乐谱〉的“凤来仪”的音乐的组成》一文指出,《凤来仪》一般由五首曲子组成,其中第一首和第五首曲子是相同的。从五首曲子的组成、节拍、旋律和歌词都可以看出,世宗大王是希望通过《凤来仪》来营造与民同乐的和谐气氛。[38]

一些学者着重研究《凤来仪》中《与民乐》一曲,如田明珍《〈与民乐慢〉的音乐性特征研究:以〈世宗实录〉、〈俗乐源谱〉、现行乐谱为中心》一文,将《世宗实录》中的《与民乐》、《俗乐源谱》中的《与民乐慢》和现行的《大笒正乐》中的《与民乐慢》进行比较研究,并整理、翻译了相关乐谱共80首。[39]此类论文还有:全仁平《〈世宗实录〉和〈琴合字谱〉的“与民乐”节拍》[40]、李廷烨《〈世宗实录〉、〈琴合字谱〉、〈俗乐源谱〉收录“与民乐”的变迁研究》[41]、宋芳松《朝鲜后期“与民乐”系乐曲的传承样相:以实录·仪轨·笏记为中心》[42]、文淑姬《对〈世宗实录乐谱〉“与民乐”的音乐形式及其变迁的考察》[43]等。有的学者则致力于考察《凤来仪》中《致和平》一曲,如金世钟《对〈世宗实录〉乐谱的“致和平”1·2·3的考察:以拍和长句的长短构造为中心》,主要是对《致和平》一曲的句拍特征进行研究。[44]

(3)《凤凰吟》。金永基《〈处容歌〉“中机”的歌唱技巧的研究:以〈世宗实录乐谱〉的“凤凰吟”2期为中心》一文,通过研究《世宗实录》中保留的《凤凰吟》的乐谱,探讨演唱《处容歌》时的发声方法。[45]此类论文还有:崔尚和《为复原演奏〈世宗实录〉中“凤凰吟”之小考》[46]、杨美芝《〈世宗实录〉的“凤凰吟”的相关研究:以音乐为中心》[47]等。

此外,一些学者关注的是《朝鲜王朝实录》中关于宫廷呈才的记录,研究朝鲜时代呈才的传承和发展,如韩允熙、李熙秉《朝鲜前期宫中舞踊的存在样式的相关研究:以〈朝鲜王朝实录〉为中心》[48]、宋芳松《两乱以后〈洛阳春〉和〈步虚子〉的传承样相:〈朝鲜王朝实录〉·仪轨·笏记为中心》[49]等。

在韩国的奎章阁、藏书阁中,保存了大量朝鲜王朝时期仪轨。仪轨是对朝鲜王朝仪礼法度规矩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王室的礼乐活动。其中不仅记载着各种仪式的程序环节,也详细列明了所用的乐器、乐舞、乐章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于2006年出版了《藏书阁所藏仪轨目录》,收录藏书阁所藏仪轨共计331种505本,每本仪轨都配有原文影印图片一张,下面介绍了仪轨编写年代、编写机构以及相关的版本信息,并有韩文简单说明仪轨编写的背景。一些韩国学者对仪轨展开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乐器。仪轨中不仅标明了仪式中所用乐器,而且配有图片。尤其是一部分有关乐器造成的仪轨,详细地记载了乐器的材料、构造和制作过程。所以,韩国学者对仪轨的研究,较多聚焦在乐器研究的方面。如金宇振《对乐器形态变化的研究:以进宴仪轨中的乐器图为中心》一文,根据进宴仪轨中的乐器图,分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三类,对乐器形态的变迁进行细致描述。[50]较有新意的是李正姬《仪轨所载乐器图研究》一文,探讨仪轨中记载了典礼仪式所用乐器的种类、分布和演奏方式,并通过与《乐学轨范》的比较,指出仪轨中关于乐器信息的记载和真实情况有一定差异,这是因为仪轨的修立更重在表现仪式的整体性,所以一部分和乐器相关的信息被忽略甚至误记。[51]此类论文还有:金泫知《英宗朝编磬制作过程研究:以〈仁政殿乐器造成厅仪轨〉为中心》[52]、宋之元《奎章阁收藏朝鲜王室仪轨制作乐器考察》[53]等。

2. 乐人。除了乐器之外,仪轨中出现的音乐人也受到韩国学者的关注。如张师勋《乐服和舞服的历史变迁的相关研究:特别以〈乐学轨范〉和各种进宴仪轨为中心》一文,对进宴仪轨中出现的冠服图书、处容冠服、舞童冠服、女妓服饰分别进行研究。[54]宋芳松《朝鲜王朝仪轨中的音乐人列传》一文,重在考索仪轨中的音乐人的生平事迹。[55]

3. 呈才。鄭昞浩《进馔仪轨中出现的呈才舞踊研究》一文,对进馔的种类、场所、准备过程、内容和进程,并进一步探讨所用呈才的内容和组成。[56]此类论文还有:高芳子《朝鲜时代呈才伴奏乐曲名的历史变迁的相关研究:以己丑年〈进馔仪轨〉为中心》[57]、尹正敏《朝鲜纯宗朝〈仪轨〉中记录的呈才史料研究:以“佳人剪牡丹”为中心》[58]、宋芳松《大韩帝国时节的进宴和官妓的呈才公演:以〈高宗辛丑进宴仪轨〉的呈才女伶为中心》[59]等。韩国学者孙善淑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宝相舞”呈才图研究:〈进爵仪轨〉·〈进馔仪轨〉·〈进宴仪轨〉为中心》[60]《“寿延长”呈才图研究:以〈进爵仪轨〉·〈进馔仪轨〉·〈进宴仪轨〉为中心》[61]《“响铃舞”呈才图研究:以〈进爵仪轨〉·〈进馔仪轨〉·〈进宴仪轨〉为中心》[62],通过仪轨中的呈才图,研究古代乐舞的特征。

4. 仪式与音乐。韩国学者金钟洙多有仪轨研究方面的论文,先后发表了《藏书阁所藏朝鲜时代宫中宴享乐的文献:以纯祖代(1800-1834)仪轨为中心》[63]、《外宴和内宴的仪礼组成和考察:以19世纪~20世纪的仪轨为中心》(Ⅰ)[64](Ⅱ)[65]《“追上尊号仪”的仪式程序和音乐:以1784年(正祖8)〈尊号都监仪轨〉(奎13297)为中心》[66]《王大妃加上尊号仪的仪礼和音乐:以正祖代(1776~1800)〈尊号都监仪轨〉为中心》[67]等。他主要是试图通过仪轨的记载,探讨朝鲜时代宫廷仪式程序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另外,姜珉英《奉寿堂进馔和洛南轩养老宴的音乐的考察:以园幸乙卯整理仪轨为中心》一文,分别对奉寿堂进馔和洛南轩养老宴的音乐进行考察,涉及乐章、致辞、乐曲、呈才、乐人与女伶等方面。[68]此类论文还有:金英峰《朝鲜朝仪轨中出现的宴礼乐的变迁:以进宴、进馔、进爵为中心》[69]、朴贞莲《对肃宗朝进宴的公演文化的研究:以〈肃宗实录〉、〈己亥进宴仪轨〉为中心》[70]、宋惠真《朝鲜后期宫中行事图的奏乐图像的变化样相:以宴飨相关仪轨及记录画为中心》[71]等。

5. 文献价值。对于现存仪轨的文献价值,韩国学者多有论述。宋芳松先后发表了《〈任正殿乐器造成厅仪轨〉的文献的检讨》[72]《〈丰呈都监仪轨〉的文献的再检讨》[73]《肃宗朝己亥〈进宴仪轨〉的公演史料的价值》[74]《寻找仪轨中我们的舞蹈和音乐:朝鲜仪轨的解题和索引》[75]等论文,对于仪轨的文献价值作了深入剖析。宋之元《作为音乐学研究史料的仪轨》一文指出,《仪轨》记载了朝鲜时代王室的重要事项,是真实可靠的文献资料,其中包含大量与音乐相关的内容,极具学术价值。[76]

近年来,仪轨的文献价值受到韩国学者高度重视,也吸引了不少中国学者的目光。中国古代文献中也保存了不少仪注,但韩国仪轨和中国仪注不同在于:不但有文字记载,而且配有大量的图片说明,从图片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各种乐器的构造、乐悬的陈列、演员的站位等重要的信息,这些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极具参考价值。

总之,中韩古代音乐交流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探讨中国古代音乐在韩国的传播和接受,我们必将对中国文化强大的影响力有更立体、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朱在勤.高句丽的弦乐器的相关研究:《三国史记·乐志》的高句丽音乐为中心[J].东洋音乐,2006(28).

[2]玄璟彩.教科书中与玄琴起源相关内容再探讨:以《三国史记》所传玄琴起源为中心[J].艺术教育研究,2009(7-1).

[3]金宇振.《乐学轨范》大笒的乐调和《三国史记》三竹的乐调比较研究[J].韩国音乐研究,1993(21).

[4]韩兴燮.《三国史记·乐志》出现的音乐思想[J].大东文化研究,2006(55).

[5]南相淑.《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的音乐记事点检[J].韩国音乐史学报,1989(2).

[6]吕基铉.《三国史记·乐志》中《新罗乐》的性格[J].泮桥语文研究,1994(5).

[7]郑麟趾.高丽史·乐志[M].车柱环译.首尔:乙酉文化社,1972.

[8]郑麟趾.(译注)高丽史·乐志[M].吕运弼译注.首尔:月印,2011.

[9]郑花顺.对《高丽史·乐志》所载雅乐的讨论[J].清艺论丛,2000(17).

[10]郑花顺.《高丽史·乐志》所载雅乐和宋乐的比较研讨[J].韩国音乐研究,2000(28).

[11]车柱环.《高丽史·乐志》唐乐考[J].震檀学报,1962(23).

[12]车柱环.《高丽史·乐志》唐乐散词权释[J].中国学报,1967(6).

[13]车柱环.唐乐研究:《高丽史·乐志》[M].首尔:泛学图书,1976.

[14]朴恩玉.《高丽史·乐志》的词乐和《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的相关乐曲的比较考察[D].首尔:首尔大学校大学院,2006.

[15]朴恩玉.对《高丽史·乐志》唐乐的“慢·令”和“慢·嗺子”的相关研究[D].首尔:首尔大学校大学院,1999.

[16]朴恩玉.《高丽史·乐志》的唐乐研究[M].首尔:民俗苑,2006.

[17]金美贞.《高丽史·乐志》出现的宫中舞踊的考察[D].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教育大学院,1987.

[18]宋文淑.文献中记录的呈才和现行呈才的比较:以《高丽史·乐志》、《乐学轨范》为中心[J].韩国女性体育学会志,2007(21-6).

[19]赵荣培.《高丽史·乐志》和《乐学轨范》(时用=成宗朝)的唐乐呈才的音乐的比较研究:以献仙桃、寿延长、五羊仙、抛球乐、莲花台为中心[J].论文集(济州教育大学校),1999(28).

[20]元英善.《高丽史·乐志》和《乐学轨范》唐乐呈才的变貌样相[D].首尔:韩国艺术综合学校,2013.

[21]崔美卿.《高丽史·乐志》所载高丽俗谣的性格[D].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大学院,1993.

[22]金善祺.《高丽史·乐志》的俗乐歌词的相关综合的考察[J].韩国诗歌研究,2000(8).

[23]黄炳翌.《高丽史·乐志》中俗乐演出现场探索[J].文昌语文论集,2000(37).

[24]金惠恩.《高丽史·乐志》“俗乐”条所载歌词记写方式考察[J].古诗歌研究,2013(32).

[25]辛恩卿.对《高丽史·乐志》“俗乐”条的新照明[J].首尔:韩国文学理论和批评,2014(18-62-1).

[26]吕运弼.对《高丽史·乐志》的研究[J].新罗大学校论文集,2009(59).

[27]郑麟趾.《高丽史·乐志》:雅乐、唐乐、俗乐[M].申铉奎编译.首尔:学古房,2011.

[28]孙泰龙.《朝鲜王朝实录》的文献上研讨:以《律吕新书》·《文献通考》·《乐记》为中心[J].音乐和民族,1999(18).

[29]孙泰龙.《朝鲜王朝实录》的举论:以《乐学轨范》引用的文献为中心[J].乡土文化,2000(15).

[30]孙泰龙.《朝鲜王朝实录》的文献性考察:以《周礼图》《礼书》《大晟乐书》《大晟乐谱》为中心[J].音乐和民族,2001(22).

[31]李惠求.《世宗实录》所载雅乐谱序[J].韩国音乐研究,1971(1).

[32]宋惠真.对《世祖实录》圆丘《新制雅乐谱》起源的研究[J].国乐院论文集,1995(7).

[33]宋惠真.朝鲜初期《大成乐谱》的受容和变容[D].首尔: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6.

[34]权泰旭.《世宗实录乐谱》所载宗庙祭礼乐的乐调研究[J].韩国音乐学论集,1990(1).

[35]李相喜.《世宗實录乐谱》和《世祖实录乐谱》的“保太平”与“定大业”的研究[D].大邱:岭南大学校大学院,2004.

[36]李惠英.“保太平”·“定大业”的节拍分析:从《世宗实录乐谱》到现行乐谱[J].韩国音乐史学报,2007(38).

[37]赵大雄.《世宗实录乐谱》收录“定大业”·“保太平”的杖鼓点研究[D].首尔: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韩国学研究院,2014.

[38]文淑姬.《世宗实录乐谱》的“凤来仪”的音乐的组成[J].公演文化研究,2013(27).

[39]田明珍.《与民乐慢》的音乐性特征研究:以《世宗实录》、《俗乐源谱》、现行乐谱为中心[D].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大学院,2008.

[40]全仁平.《世宗实录》和《琴合字谱》的“与民乐”节拍[J].中央大学校人文科学论文集,1992(35).

[41]李廷烨.《世宗实录》《琴合字谱》《俗乐源谱》收录“与民乐”的变迁研究[D].首尔:首尔大学校大学院,2002.

[42]宋芳松.朝鮮后期“与民乐”系乐曲的传承样相:以实录·仪轨·笏记为中心[J].韩国音乐研究,2007(44).

[43]文淑姬.对《世宗实录乐谱》“与民乐”的音乐形式及其变迁的考察[J].韩国音乐研究,2007(41).

[44]金世钟.对《世宗实录》乐谱的“致和平”1·2·3的考察:以拍和长句的长短构造为中心》[J].韩国音乐研究,2003(33).

[45]金永基.《处容歌》“中机”的歌唱技巧的研究:以《世宗实录乐谱》的“凤凰吟”2期为中心》[J].韩国舞踊史学,2009(10).

[46]崔尚和.为复原演奏《世宗实录》中“凤凰吟”之小考[J].韩国舞踊史学,2009(10).

[47]杨美芝.《世宗实录》的“凤凰吟”的相关研究:以音乐为中心[D].首尔:中央大学校大学院,2009.

[48]韩允熙,李熙秉.朝鲜前期宫中舞踊的存在样式的相关研究:以《朝鲜王朝实录》为中心[J].韩国体育研究,2004(15-3).

[49]宋芳松.两乱以后《洛阳春》和《步虚子》的传承样相:《朝鲜王朝实录》·仪轨·笏记为中心[J].韩国音乐史学报,2007(38).

[50]金宇振.对乐器形态变化的研究:以进宴仪轨中的乐器图为中心[J].韩国音乐研究,1989(17·18).

[51]李正姬.仪轨所载乐器图研究[J].韩国音乐史学报,2012(49).

[52]金泫知.英宗朝编磬制作过程研究:以《仁政殿乐器造成厅仪轨》为中心[D].大邱:岭南大学校,1994.

[53]宋之元.奎章阁收藏朝鲜王室仪轨制作乐器考察[J].国乐院论文集,2011(23).

[54]张师勋.乐服和舞服的历史变迁的相关研究:特别以《乐学轨范》和各种进宴仪轨为中心[J].民族音乐学,1985(7).

[55]宋芳松.朝鲜王朝仪轨中的音乐人列传[J].韩国传统音乐学,2008(9).

[56]郑昞浩.进馔仪轨中出现的呈才舞踊研究[J].论文集:人文社会科学,1977(21).

[57]高芳子.朝鲜时代呈才伴奏乐曲名的历史变迁的相关研究:以己丑年《进馔仪轨》为中心[J].韩国音乐学论集,1994(2).

[58]尹正敏.朝鲜纯宗朝《仪轨》中记录的呈才史料研究:以“佳人剪牡丹”为中心[J].大韩舞踊学会论文集,2002(33).

[59]宋芳松.大韩帝国时节的进宴和官妓的呈才公演:以《高宗辛丑进宴仪轨》的呈才女伶为中心[J].韩国舞踊史学会论文集,2003(1).

[60]孙善淑.“宝相舞”呈才图研究:《进爵仪轨》·《进馔仪轨》·《进宴仪轨》为中心[J].舞踊艺术学研究,2004(14).

[61]孙善淑.“寿延长”呈才图研究:以《进爵仪轨》·《进馔仪轨》·《进宴仪轨》为中心[J].韩国舞踊史学,2005(4).

[62]孙善淑.“响铃舞”呈才图研究:以《进爵仪轨》·《进馔仪轨》·《进宴仪轨》为中心[J].韩国音乐史学报,2007(38).

[63]金钟洙.藏书阁所藏朝鲜时代宫中宴享乐的文献:以纯祖代(1800-1834)仪轨为中心[J].藏书阁,1999(1).

[64]金钟洙.外宴和内宴的仪礼组成和考察:以19世纪~20世纪的仪轨为中心(Ⅰ)[J].韩国音乐史学报,2002(29).

[65]金钟洙.外宴和内宴的仪礼组成和考察:以19世纪~20世纪的仪轨为中心(Ⅱ)[J].韩国音乐史学报,2003(30).

[66]金钟洙.“追上尊号仪”的仪式程序和音乐:以1784年(正祖8)《尊号都监仪轨》(奎13297)为中心[J].韩国音乐研究,2011(49).

[67]金钟洙.王大妃加上尊号仪的仪礼和音乐:以正祖代(1776~1800)《尊号都监仪轨》为中心》[J].韩国音乐史学报,2011(47).

[68]姜珉英.奉寿堂进馔和洛南轩养老宴的音乐的考察:以园幸乙卯整理仪轨为中心[D].首尔:梨花女子大学校大学院,2004.

[69]金英峰.朝鲜朝仪轨中出现的宴礼乐的变迁:以进宴、进馔、进爵为中心[J].民族音乐学,1992(14).

[70]朴贞莲.对肃宗朝进宴的公演文化的研究:以《肃宗实录》《己亥进宴仪轨》为中心[J].韩国音乐史学报,2007(38).

[71]宋惠真.朝鲜后期宫中行事图的奏乐图像的变化样相:以宴飨相关仪轨及记录画为中心[J].东洋音乐,2011(33).

[72]宋芳松.《任正殿乐器造成厅仪轨》的文献的检讨[J].韩国文化,1994(15).

[73]宋芳松.《丰呈都监仪轨》的文献的再检讨[J].梨花音乐论集,1999(3).

[74]宋芳松.肃宗朝己亥《进宴仪轨》的公演史料的价值[J].韩国学报,2001(27-4).

[75]宋芳松.寻找仪轨中我们的舞蹈和音乐:朝鲜仪轨的解题和索引[M].首尔:宝库社,2008.

[76]宋之元.作为音乐学研究史料的仪轨[J].韩国音乐史学报,2012(49).

责任编辑:艾 岚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connections between music in ancient China and Korea.The existing historical preservations in South Korea has a large number of music documents,which recorded the exchange music history happened between the China and the Korea,and music tonalities,musical instruments,music and dance,and so on. The Korean academic circle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sorting out and studying the music documents in historical books. Understanding these research results can not only help us make more efficient use of literature and avoid repetition in the topic selection,but also bring us the enlightenment of methodology.

Key words: Korea,the history books,music documents

猜你喜欢
史书韩国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韩国进入共享出行时代
在韩国走马观花
“汗青”原来是史书
“立体史书”古牌坊 历史风尘的符号
为小人物喝彩
历代遗忘
韩国的K1A1主战坦克
揭秘韩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