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红 秦 艳 磨静佳 黄小玲 刘 芳 阙铁生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南宁市 530007,电子邮箱:1678772538@qq.com)
出生缺陷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以及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原国家卫生部201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80万至120万的出生缺陷儿出生[2]。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持续下降,但由出生缺陷导致的新生儿死亡率却不断升高,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3]。我国自1986年开始对出生缺陷进行监控,有效的监控对于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预测发展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7]。本研究通过分析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南宁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预防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西南宁市出生的206 203例新生儿,数据均来自广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广西人口健康信息业务应用子平台。纳入标准:(1)产妇居住地位于广西南宁市;(2)出生缺陷均经筛查和临床确诊,且均在出生或引产后予以确认;(3)南宁市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系统收集的出生缺陷数据。排除标准:(1)异常体征或单纯正常变异(腹部膨隆、蛙状腹、心包积液、房室隔膨胀瘤等)者;(2)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筛查阳性,但未被确诊者。206 203例新生儿中,共5 386例发生出生缺陷,其中围产儿3 778例(含因出生缺陷而进行合法妊娠终止的病例),包括活产儿3 518例、死胎246例、死产2例、出生7 d内死亡患儿12例。所有新生儿及胎儿均由专业人员进行常规检查、体格检查,对死亡胎儿进行尸检。所有出生缺陷均由县级以上医院的3位资深专家同时诊断。根据是否发生出生缺陷将研究对象分为缺陷儿组和正常对照组。
1.2 数据收集 从广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广西人口健康信息业务应用子平台中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包括胎儿及新生儿的性别、胎龄、体重和缺陷儿的畸形确诊时间、出生缺陷诊断等,孕妇的年龄、民族、孕次、产次、常住地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出生缺陷流行病学特征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由于存在数据不完善(孕妇年龄、产次缺失)的620例正常新生儿,故在分析两组相关资料时,为了避免直接排除缺失值造成的统计检验效能减少和偏性,采用多重插补法对缺失值进行补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在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与孕妇年龄的关系时,剔除数据不完善的620例正常新生儿,并对结果进行分层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其地区分布 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61.20/万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3.22/万人;南宁市江南区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为321.45/万人,其次分别是兴宁区、西乡塘区、武鸣区、青秀区、良庆区。见表1。
表1 南宁市各城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2.2 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的时间分布 本研究中,有50例出生缺陷者出生日期缺失。南宁市2016年1~12月发生出生缺陷共1 732例,2017年1~12月发生出生缺陷共2 285例,2018年1~6月发生出生缺陷共1 319例。出生缺陷的月发生率总体呈升高趋势。见图1。
图1 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宁市出生缺陷的月发生率
2.3 南宁市出生缺陷的类型分布 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位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神经管畸形、足内外翻以及重型地中海贫血;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位居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足内外翻、外耳畸形、神经管畸形。见表2。
2.4 南宁市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 两组胎儿或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以及孕妇的年龄、产次、常住地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以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是否发生出生缺陷为因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显示,胎儿或新生儿性别,孕妇的年龄、产次及常住地是南宁市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5。
表2 南宁市出生缺陷类型分布情况
表3 两组的相关资料比较
表4 变量赋值表
表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注:本研究将性别不明纳入分析,但由于无性别患儿样本量较小且该结果不具有实际意义,故未列出相关结果。
2.5 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与孕妇年龄的关系 因年龄和产次互为干扰因素,本研究以产次为分层因素,分析产次不同时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与孕妇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产次为1~2次的孕妇中,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随其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均P<0.05);而在产次>2次的孕妇中,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与孕妇年龄无相关性(均P>0.05),见表6。
表6 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与孕妇年龄关系的分层分析(n)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宁市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261.20/万人,其中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83.22/万人,高于南宁市往年平均水平(171.70/万人)[8];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宁市出生缺陷的月发生率总体呈升高趋势,出生缺陷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是南宁市江南区。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儿或新生儿性别,孕妇的年龄、产次及常住地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即胎儿或新生儿性别为男性,孕妇常住地为城镇、孕妇年龄较大以及产次较少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9]。上述结果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不同性别的遗传基础,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所在地经济状况、卫生服务能力、产前诊断条件,以及孕妇的精神压力等。此外,城镇卫生监测系统的完善,可能也是导致城镇居民出生缺陷发病率上升的因素之一。而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多,可导致出生缺陷儿的占比相对增加。
本研究还以产次为分层因素,分析南宁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与孕妇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产次为1~2次的孕妇中,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随其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而在产次>2次的孕妇中,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与其年龄无相关性(均P>0.05)。既往研究表明,孕妇年龄大是胎儿发生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8],但相关研究并未将产次作为混杂因素进行控制,研究结果提示,这种趋势仅存在于产次较少的孕妇中,而在多产次孕妇中,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与其年龄无相关性,这可能与遗传因素以及经产妇的生活习惯有关。年龄和出生缺陷发生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既往研究表明,有近1/4的围产儿死亡直接或者间接与出生缺陷有关[3]。产前筛查和诊断是一种二级预防措施,在预防和减少先天性出生缺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筛查是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诊断孕早期的胎儿畸形[10-11]。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儿期和儿童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中其发生率位居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的首位。随着超声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围生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被发现,从而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率增加[12-13],同时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也在逐年增多,因此,先天性心脏病应成为南宁市产前筛查和诊断的重点之一[14]。国家取消强制性婚检后,自愿进行婚前、孕前检查者寥寥无几,而南宁市作为地中海贫血的高发地区,婚前及孕前检查尤为重要。广西从2010年开始实施免费婚检,2013年重型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已降至广西出生缺陷发病率的第4位[15]。而本研究结果显示,重型地中海贫血发病率为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病率的第5位,说明通过落实“三级预防”,产前筛查和诊断对重型地中海贫血的诊断和预防效果显著。
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由于监控网络的不完善,无法获得正常新生儿更多的信息以全面评估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例如家庭收入、孕妇文化水平等,也侧面反映了我国数据系统的缺陷,而这可间接影响国家决策的制定[7]。由于无法统计药物使用、射线暴露史、有害物质接触史等有害因素接触史,故未能将其纳入因素分析。
综上所述,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宁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南宁市既往水平,先天性心脏病是出生缺陷的首要疾病,而地中海贫血的比例较往年有所下降。新生儿或胎儿性别,孕妇常住地、年龄、产次仍然是导致出生缺陷的常见影响因素,但孕妇年龄对出生缺陷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随着日益增加,出生缺陷的预防依旧是未来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政府部门应加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针对有上升趋势的出生缺陷采取相应政策并加强宣教,以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