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9-07-29 04:36唐臣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高职院校问题

唐臣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中面临的专业设置同质化、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较低、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薄弱、物流专业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等方面问题,论述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的总体思路,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提高教材适用性;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流专业  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162-02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好,高职物流专业的建设也获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当前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仍然面临较多方面的问题。高职物流专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發展,就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寻找合适的物流专业教学策略。只有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解决教学困难,才能推动物流专业教学的发展,推动高职物流专业转型升级,实现物流专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提高物流专业教学效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专业设置同质化。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产物。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时间普遍较短,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都还不够成熟,从而不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也不能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除此之外,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物流专业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划分,专业设置同质化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使物流专业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不符,导致出现学而不精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较低。物流专业包含了多学科的知识,融合性较强。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从事物流教学的老师专业水平不够高,理论知识的储备较为薄弱。此外,只有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的教师才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学生讲解物流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加深对物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种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三)实训条件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薄弱。物流专业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加强建设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对学生物流实训的资金投入,即便是建设了物流专业实验室,也没有让学生进行实际有效的操作,使学生对于物流企业的相关业务只有表面上的认知。所以就目前看来,我国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较低,缺乏进行实训的设施和场地,从而无法有效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物流专业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对于教材的选取存在着差异,其中主要体现在教材的质量上。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物流专业教材和相关书籍水平参差不齐,缺少规范性强的基础教材和水平高的专业教材。同时物流实训的教材比较缺乏,难以满足物流实践教学的需要。另外,引进的国外物流教材不符合国内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习标准,这不仅给物流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物流专业知识。

二、高职物流专业教学的总体思路

区域物流产业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地方经济越发达,物流的专业水平就会越高,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物流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即高职物流专业的现代化建设应结合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学习区域物流的相关知识,丰富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物流知识和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物流专业人才,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社会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具体的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物流产业的发展调整教学策略。在解决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选择合适的教材,改变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队伍的专业水平,并加强校内外实训平台建设。

三、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对策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引教学的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目标培养专业素质高的物流人才,在分析区域物流人才的学历、专业和年龄结构以及性别比例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数量及层次进行科学的预测,明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水平,从而确立物流专业教学目标并贯彻执行。同时,让学生充分了解物流岗位的工作过程和物流企业需要的技能,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提高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打下坚实的物流学科基础。物流专业的课程应包括以下四大类:一是通识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二是学科基础教育课程。这类课程让学生在掌握比较宽泛的学科基础后,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的物流知识。三是专业方向教育课程。这类课程能够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便于学生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四是特色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更好地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提高教材适用性。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要根据本校专业的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物流专业的教材,或者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组织编写与物流实践教学相适应的教材,提高学生学习物流知识的自主性,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流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

(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对于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掌握较为薄弱,并且对于深奥的物流知识学习的兴趣也不高。物流专业老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学习物流知识的快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建立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高职院校要想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完善物流专业的校内实验室的建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内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物流职业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运用物流系统软件来模拟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使学生熟悉物流业务,了解物流管理的方法;二是构建物流模拟平台,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类似真实企业的物流环境,再通过岗位实训来深化学生对物流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让学生参观现代物流管理的技术,了解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其次,应根据区域物流行业的发展优势,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构建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并且创设不同的合作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辟更多的途径。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在物流企业中可以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物流职业能力。

(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注重实践,因此教师需要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物流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应为物流专业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定期安排他们到企业进行学习,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物流教师应多参与学校和物流企业间的合作项目,比如支持物流实际基地的建设等。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课题经费的形式,支持物流教师参与能给学校和物流企业带来双赢的项目,同时高职院校在成功申请一些省级项目之后可以邀请物流企业的加入,为物流教师增强自身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段圣贤.物流管理示范特色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途径与策略研究——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17(9)

[2]田伟军.对接区域石化产业链的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探析[J].广东化工,2016(20)

[3]凡进军,郭紫贵,刘让贤.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航空制造特色专业群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1)

[4]柯璇.泉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以黎明职业大学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6(1)

[5]刘春月,李春茹.基于江苏省物流产业群发展需求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结构优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9)

【作者简介】唐 臣(1984— ),男,广西全州人,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研究方向:物流职业教育与区域物流。

(责編 苏 洋)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高职院校问题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