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柯涵
合唱是多声部集体演唱的声乐艺术形式,其特点是多人参与、集体配合。这种歌唱形式与普通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模式有着天然的契合关系。普通中小学教育大都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即一位教师面向多位学生实施课堂教学。而在合唱艺术中, 指挥与教师的角色相近。相对于独唱和器乐学习大都需要“一对一”的授课模式以及器乐教学对器材和环境的较高要求,合唱教学的要求则更为简单。歌喉是学生自备的天然“乐器”;教室是每所学校都可以开展合唱活动的基本场所。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下,中小学音乐教育已转变为以审美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变被动“填鸭”为主动参与,强调通过音乐实践来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合唱能够让所有学生在多声部相互融合中建立人与人相处时平衡与谐和的意识观念,通过统一、和谐的歌声进行情感交流,产生人声合一、心我合一的共鸣,这是合唱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美育的最终目的。正是由于合唱艺术的特殊性,使得中小学生成为参与合唱活动的最佳人选,也使合唱在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集体歌唱”历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科目,也是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之一。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承担培养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的高等音乐院校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高校(包括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育院系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源产地”,合唱指挥是大部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有的高校并未设置此门课程),也是他们在未来音乐教育工作中实际应用率最高、最重要的学科内容之一,应该引起所有高校的重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准教师”应该具备熟练运用基本指挥法、组织学校合唱教学和排练演出的能力,为未来的音乐教学工作打好基础。但纵观我国国民综合音乐素养和合唱艺术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合唱艺术发展的基础依然相对薄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指挥人才极度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大部分中小学校的音乐活动得不到有效保障。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若100个人当中有1人参加合唱,那么我国将有10万个左右的合唱团,至少需要10万名左右的专业合唱指挥人才。就我国现有的合唱团与指挥人才数量而言,潜在的市场和缺口同时存在,实际指挥人才远不能满足各层次合唱团所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指挥课程改革迫在眉睫,理应引起各高校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注。
笔者对部分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指挥课程设置、实际教学活动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指挥课程,其培养方案、目标与中小学合唱教学的实际要求不相符,有的高校甚至并未设置合唱指挥课程。对此,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概括与分析:
第一,部分高校虽设置了合唱指挥课程,但实际上大多将合唱与指挥分离, 是只讲“唱”不讲“指”的合唱排练——学生只接受了专业声乐教育,而非合唱排练法和基本指挥法训练。合唱指挥课实际上也只是组建了一批又一批“师范生合唱团”,并未真正培养“懂合唱、会指挥”的音乐教师。课程教学大多采用专业合唱团的排练模式,①教学过程只关注学生自身的歌唱能力和合唱团的演唱效果,缺乏对具体合唱教学方法和指挥方法应用的系统教学,缺少主体针对性。其培养的学生往往只会唱合唱,而不会教合唱,更不会排合唱。这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的通病,是需要改革的重点。
第二,合唱指挥课程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安排等诸多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基本由教师的个人偏好决定,缺少系统的授课体系;教材大都从声乐专业方向出发,片面地强调声乐技术层面的训练,缺少面向少年儿童组织、指导学校合唱教学实践活动的详细内容;②所选作品大都以适合声乐表演专业学生演唱的经典混声四部合唱为主,很少或基本不涉及适合少年儿童演唱的作品;教材选编的局限性很大,不具备国际视野,没有充分发挥合唱的文化传播功能,进行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传递多元的美与和谐。
第三,很大一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合唱指挥课程由声乐系教师兼任,缺少专业的指挥教师,有的音乐院系甚至没有开设合唱指挥课程。授课教师的非专业性直接导致此课程教学方法专业性的缺失,以及科学的合唱排练方法和基本指挥技能的理论储备与实践经验的授课内容的缺失;由于授课教师自身缺乏童声合唱排练的方法和经验,导致授课重点偏于成人美声唱法和专业成人合唱团的训练,而基本没有涉及适于少年儿童的童声训练方法,以及对少年儿童变声期前后嗓音的保护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教师并未清楚地认识到:合唱指挥课程培养的不是歌唱家,学习者个人的歌唱能力的培养不是第一位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将合唱团的声音调整至和谐统一。因此,从这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模式被动固化的课堂中走出来的学生,并不真正具备童声合唱设计、编排和指挥的能力。
第四,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依然沿用专业音乐院校表演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针对师范类学生进行专业教学方面的能力培养。就合唱指挥课程而言,部分师范院校虽然设置了合唱指挥专业,但其培养模式实际上混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指挥人才培养。以笔者本人为例,本科阶段作为指挥方向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接受的是以专业表演性为主的指挥训练,而非系统地接受合唱指挥教学法的培养。这种偏离音乐教育培养方向、过多地重视表演技能而轻视实际教学能力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混同于音乐表演专业,未能认清师范类学生培养方案的正确方向,合唱指挥这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也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所需脱轨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离国家对基础音乐教育阶段的实际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的改革而言,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把合唱指挥课程设置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把合唱指挥专业技能作为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来重视。在教学模式上需要改变传统的“合唱”与“指挥”教学二分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实践,实现合唱、指挥一体化,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基于上述原则,笔者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合唱指挥课程核心目标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主要体现。合唱指挥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过程最重要的是突出其特殊性——应用实践性, 转变传统的重“唱”轻“指”的教学理念,既要注重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其指挥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以“指挥”为核心统领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准确、熟练地运用常用的合唱节拍指挥图式;精准把握指挥的预备拍、收拍等基本技能和常用的情绪的手势表达方法; 熟悉合唱团(课)组织、训练及声部分配的方法等。其次,要培养学生开展合唱团日常训练和排演的基本技能,使其明确并掌握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够达到的演唱水准;具备分析不同合唱作品并能够用基本指挥手势表达的能力;通过指挥动作准确地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恰当地表现作品的情感等。其教学内容及目标应涵盖与实际教学接轨的合唱指挥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使未来走出课堂的“准教师”能够满足中小学合唱教学和组织工作需要。
合唱指挥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反映在教材的选用及授课内容的设计上,以中小学音乐授课需要为纲是改革的中心与重心。课程内容设计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合唱部分,包括合唱相关基本理论,以讲授适合少年儿童的声音训练方法为主,熟练掌握声部划分规律及少年儿童变声期前后的特殊训练方法;以讲、唱童声合唱作品为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作品进行筛选,而后进行基本的作品分析和指挥设计。二是指挥部分,包括指挥的基本站姿和正确手势,常用节拍的指挥图式,预备拍和乐句、呼吸,力度与速度,双手分工表达情绪等基本技能训练。三是实践部分,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小学合唱课的组织和排练是未来工作主要的实际需求,应该作为授课的重点。可通过一首经典的童声合唱作品,系统地教授如何安排合唱课程进度,如何进行声音训练及如何寻求和谐统一的合唱之美。教师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实践为核心,以合唱课堂为实践基地,“即学即指”;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适时参与,既做合唱团员,又做合唱指挥,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院系也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创造与实践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学方法和内容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和美育的时代需求,与时俱进;授课教师也要开拓视野,讲授的作品应涉猎广泛,以合唱为手段,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世界各民族的合唱作品,并学会编创简易的、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的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
要培养符合教学岗位需求的高水平教学人才,必须转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的合唱指挥人才。
1.增强课堂“指挥”性
针对我国多数高校音乐院系合唱指挥课程一直沿用大课教学这一现状,改变传统的“老师指,学生唱”的授课模式迫在眉睫。我们应在重视传统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合唱集体大课的优势,将学习的理论直接实践于课堂,并将集体授课、自主学习和逐一指导相结合。例如:针对基本指挥图式等技术练习,可以采用“集体学”和“小组练”相结合等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对完整的合唱作品的讲授和排练设计,运用不同指挥图式表达力度、速度及情感的变化等诸多训练,可以采用个别指导与全体观摩的教学方式。合唱指挥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比如在学习新的作品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及方法,自行设计指挥图式,选择合适的手势表现作品原有的速度、力度、风格、情绪及审美需求,独立设计排练计划等。学生可以陈述其教学设计,并直接以课堂合唱团为实践主体,进行“实战演练”。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纠正,教师则要深入互动,与学生共同探讨、总结。在进行指挥排练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指挥动作、图式与作品情绪表达是否相符等问题,由观摩的其他学生评判,这种方式对被点评者而言更易接受,点评者也能够在评判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
2.注重学生必备技能的培养,多种教学模式融合
合唱指挥课程涉及的相关学科广泛而庞杂,是音乐领域涉及门类最多、知识覆盖面最广的综合课程之一。声乐演唱、视唱练耳、作品分析及键盘演奏等是必备的基本功,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亦是必备修养。因此,这门课程必须打破传统、陈旧的以主项专业为中心的教学培养理念,注重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例如:由教师定期布置一首二声部以上的合唱作品,由学生提交排练计划,对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指挥图式及情绪表达方式进行相应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依照计划让学生进行声音训练、钢琴伴奏、作品分析以及实际指挥排练等“实战演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相对薄弱的某一专业技能,从而调动起全面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内容。例如:多给学生播放一些著名指挥家的合唱排练视频;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加强师生的日常互动、资源共享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具直观性,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化等特点不仅符合大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对合唱指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合唱这一综合性的视听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掌握。③
综上所述,合唱指挥课程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设置与改革也迫在眉睫。特别是针对合唱指挥授课内容的选择,既要保留传统教学中符合基础教育阶段美育需要的精华,又要紧跟时代进程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基础教育做更紧密的接轨;合唱指挥教师一定要关注并加强对学生的合唱指挥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对“师范生合唱团”进行歌唱训练;教师还要全面地了解更多国内外合唱教学及美育的前沿信息,多听、多看、多了解符合中小学美育的合唱新作品,多角度、多维度地拓宽其音乐美育和合唱美育视野,提升合唱艺术和音乐美育的高度,并循序渐进地增加学生对学科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与积累。因此,这就要求高校既要“走出去”——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美育教学理念及合唱教育和指挥艺术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国际接轨;也要“请进来”——聘请国内外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学科指导,使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的业务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并多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与实践观摩,高效、灵活地转变教学模式。
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先生曾说过:“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而是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唱(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④培养音乐综合能力均衡发展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对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对中小学美育的必然要求。从娃娃开始唱合唱,是逐步提高整体国民合唱水平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全民综合审美素养、构建和谐社会之所需,对于一个国家的兴盛发达、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感快速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必须重视并且随时代的发展、基础教育的需求而不断深入。然而,实际情况也一定会受到很多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对此,教育主管部门要足够重视,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各音乐院系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引导,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院风、系风,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使课程改革能够稳步推进,教学实践有的放矢,真正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所需人才,产生有效而显著的教学成果。除此之外,走进“象牙塔”的大学生们,埋头苦读却缺乏本专业的实际应用经验,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学校都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相适应的更高、更好的实践平台,让理论落实于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对于合唱指挥这门实际应用性极强的课程,相较于理论的学习,其更需要“实战演练”,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学技巧,不断突破理论维度,方能在实践和积累中真正探索出运用合唱教学手段开展美育的真谛。从书本到实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化理论为指挥技巧并在排练中补充理论知识的不足,是合唱指挥课程的灵魂,也是未完成的主旋律。充分重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合唱指挥课程的改革,自上而下地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再回到与实际所需的实践中去,才能打造更多符合中小学美育要求、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优秀音乐教育工作者。
注 释
①冯冶冰《对高师合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音乐》2004年第3期。
②赵志扬《对高师合唱课教学的看法》,《中国音乐》1996年第2期。
③姜妍妍《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考》,《黄河之声》2012年第11期。
④转引自曹庭婷《谈小学音乐课堂中育“德”策略》,《新课程导学》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