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洁
在多媒体技术和校园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录音机、钢琴和音乐教科书”所呈现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正以它集视、听、唱、赏于一体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音乐教学中。
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唱教学不仅仅只是唱会即可,我们对其已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明确要求:“1——2年级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3——6年级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但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学生的演唱,如对歌曲的理解、对音乐要素的把握、对情感的体验等,这些因素的解决光靠教师生硬地讲授是不够的,它需要多媒体技术来辅助。那么,究竟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歌唱教学呢?本文将以“人音版”音乐教科书四年级下册中的《小小少年》一课为例,探索多媒体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唱教学也是如此,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歌曲接近的情境,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氛围中参与课堂教学。
《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中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又遭人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女律师的帮助下,以自己的诚实、善良感动了外公,最后一家人重新团聚的故事。然而,由于学生对影片内容十分陌生,无法感同身受地体会海因切在生活中遭遇的一切以及他的心理变化,因而很难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对教学导入部分做了以下情境创设:
如此层层递进与体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中,拉近了与歌曲的情感距离。这时再次播放歌曲,学生就会忍不住地跟着唱起来了,歌唱的欲望也就完全被唤醒了。
多媒体不仅能拉近学生与作品的情感距离,还能跨越时间、空间、民族和地域的限制,让学生自由地在各种音乐风格中体验。如《共产儿童团歌》《游击队歌》等这类历史题材的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日喀则》《新疆是个好地方》等这类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大家来唱》《哈里啰》等这类外国歌曲……几乎大都可以找到丰富的图片和视频资源,为学生营造五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歌唱情境,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
忽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歌唱教学是肤浅、表面的,但“双基”的很多内容都是抽象的,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多媒体具有化抽象为形象的神奇魔力,能让复杂难解的知识与技能变得浅显易懂。
谱例1
教师带领学生用走步的方式将歌曲第一句的节奏表现出来,学生很快就会发现有个拍点好像走不出来,是哪里呢?该怎么办呢?此时,应慢慢引导学生用蹦跳步来表现,同时体验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展现了少年开朗活泼的人物性格。
步骤三:色块标记,充分掌握节奏
有了前两个环节的体验,学生对第一乐句的节奏有了较深入的把握,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每一句的节奏一一体验,此时就需要多媒体来帮忙。笔者利用演示文稿中的“插入”选项,选用不同颜色填充的圆角矩形来分别标记这两种节奏(如谱例2所示),让学生看到这个色块就能联想到这一节奏,从而帮助学生尽快、充分地掌握相关节奏型。
谱例2
色块标记在音乐教学中经常被使用,它不仅可以被用在节奏上,还可以被用在音符、乐句、乐段上,在视觉上帮助学生记忆,从而提高歌曲演唱的准确度。
合唱一直是歌唱教学的难点,很多教师都因上不好合唱课而感到挫败,甚至感到恐惧。《小小少年》中的第三、第四乐句就是以合唱的形式出现的,平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为丰满,但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这时,不妨试试使用演示文稿,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两个声部间的距离及各自的旋律走向,从而降低合唱的难度。那应该如何做呢?首先,笔者利用“插入”选择“曲线”分别画出两条颜色对比明显的旋律线(如谱例3所示);之后,再“插入”矩形白色色块,并选择“自定义动画”让其以“自左侧擦出”退出;最后,计算好演唱的时间让其随演唱出现,高低声部间的距离、旋律走向一目了然。再配合使用柯达伊手势,通过分声部聆听——声部的情感体验(如高声部明快激情,传递了少年快乐的心情;而低声部相对平稳,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分声部练习——声部的合并指导——声部间的力度处理这五个环节,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唱会歌曲。
谱例3
将多媒体引入歌唱教学能让学生对歌曲的节拍、节奏、曲调等要素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表现,但每首歌曲的知识点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充分地分析、挖掘歌曲的特点,找到知识点,进行最佳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更快、更有效地唱会歌曲。
在歌唱教学中,教会学生唱会一首歌曲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教会一首歌往往只需要十几分钟,但如何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歌唱水平,变“会唱歌”为“唱好歌”呢?影响“唱好歌”的因素有很多,如歌唱的发声位置、呼吸、咬字、力度的变化等。如何让学生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因素从真正感知到准确表达呢?或许,手机也可以进入课堂辅助教学。
通常,教师会通过范唱、对比聆听感受、借助肢体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去体会怎样唱可以让歌曲更好听,情感传递得更动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都能说出多种方法,但唱出来的效果却还是差强人意,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困扰了笔者很久,突然想起自己在学习声乐时曾喜欢将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演唱用手机录下来,然后回去慢慢琢磨,当时还是很受启发的。那么,能否将这一方式用于学生的歌唱学习呢?
《采菱》是一首描绘水乡美景,抒发热爱水乡情感的歌曲,这让身在水乡的学生备感骄傲,但歌曲音高较高、多一字多音,对发声的位置、气息的运用、情感的把握等都要求很高,想要唱好实属不易。几遍下来唱不好,学生都有些沮丧了,于是笔者对学生说:“我用手机给你们录下来,你们自己听哪里唱得不够好?”学生们重新提起精神端坐起来,分外认真地唱完了整首歌曲。在播放录音时教室里从来没有那么安静过,学生们个个表情既欣喜又紧张。听完之后,学生们开始分析了:“我听到×××的声音了,他唱得太响了。”“中间有间奏的,有人没停下来。”“换气的地方不对。”……不用笔者说,他们都把不足之处指出来了,于是我趁势说:“那我们再来一次吧!”可想而知,效果肯定更加棒了。
口说为虚、耳听为实,手机录音将演唱中的优与劣放大,让学生亲耳听到,这比教师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指正更简洁、更清晰!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尝试,笔者忍不住开始接下来的探索。相比单声部歌曲,笔者更多地会将手机录音运用于合唱教学中。合唱教学中受声部间的影响,学生对音准、音色、力度、咬字等问题更难以把控。例如在《小小少年》的合唱教学中,好不容易分声部唱对了,跟教师合作也没问题了,但当学生试着将两个声部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旋律被“带跑了”而不自知;强拍位置的音高不到位;声部间的音量不均衡……这些问题通过聆听录音便一清二楚。当学生能真正听出问题所在时,他们才懂得如何去调整,明白调整到哪个度最合适,从而让合唱教学更加有效。
一段手机录音,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了解歌唱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后,还能给教师机会回顾课堂,对教学进行审视、梳理、再认识和再思考,激发自己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与发展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
全民K歌、酷我K歌、唱吧……这些都是免费的手机社交K歌应用软件,它们内置混响和回声效果,可以将声音进行修饰、美化,此外它们还提供了有趣的打分系统,并可以分享给好友。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它们来唱歌,尤其是那些“五音不全”的人,他们也敢于唱歌,敢于将自己演唱的作品分享给朋友欣赏、点评。这些手机软件中的歌曲数量庞大,其中也包含我们音乐教科书上的大量歌曲,于是笔者将它们用到了音乐教学中。
考虑到学生对手机的合理使用,笔者对一学期中的三至五首歌曲提出了录唱要求,鼓励学生在周末的空余时间在家录制,并选择自认为最棒的一次录音上传分享;同时还可以对音频进行效果处理,比如背景噪音处理、混音设置等。由于K歌软件在录制时有音高走向的提示,可以帮助学生唱得更准确,一曲结束后还有打分功能,所以不用教师指导学生也能不断提高歌唱水平。软件中还有“好友擂台”,和好友斗歌,争夺擂主宝座;有趣味调音,模拟剧场、演唱会等多种混响音效,还能变为男声、女声;此外,还能趣味互动,向好友作品发送弹幕,其乐无穷。K歌软件大大减缓了学生当众演唱的心理压力,同时,好友间的关注点赞,会不断地增加学生的歌唱信心。
等到期末,在班级中举办K歌比赛,学生可以现场展示练习了一学期的最好的K歌作品。长此以往,哪怕是在课堂中、舞台上,他们也会不再那么胆怯!
歌曲是时代的产物, 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表达,是作曲家对生活的感悟与宣泄。音乐教师只有深入其境方能感悟其中的真谛,以作品为本,针对不同作品的特点,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歌唱教学,可以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趣味,让无声、抽象的音乐变得有声、有形,同时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逐步实现自然、自信、有表情歌唱的演唱目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也能想唱就唱,唱得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