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英,包 玲,栗 正,雷 琴
(长庆油田职工医院检验科,陕西 西安 710201)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集的不合格体液标本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样本。标本中男女占比,男38例,女34例。年龄6~87岁,平均43.28±6.59岁。
通过分析不合格的体液标本,找出那些原因是造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对不合格体液标本中不同标本的多少进行分析、整理,分析不合理体液中不同标本的占比,找出原因。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观察、分析,在不合格的体液标本中,占比最多的是粪便标本,达到了40.28%,次之的是尿液标本,达到了22.22%,然后是痰液、阴道、精液,各为15.28%、12.5%、9.72%,各标本占比对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合格体液标本中各标本的占比(n,%)
以尿液标本为例进行分析。在此次分析当中,不合格的尿液标本在所有类型的不合格体液标本中,占比达到了22.22%。导致尿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为标本受到了污染、送检不及时、仪器故障问题、标本量不足以及用药。在进行尿液标本采集时,标本会由于没有清洁好会阴及尿道口等部位,而使标本受到污染。对此,为降低标本受污染的可能性,需要嘱咐患者要提前清洁好会阴及尿道口部位,并取尿中段送检。尿液标本送检不及时也会导致标本不合格,这主要是由于待送检的标本量过大,或医务人员工作不认真所致。对此,为确保标本合格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医院需要提高对医院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保证标本的及时。此外,还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安排,使医务人员能在获取标本后及时完成尿液标本的送检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获取标本后要在两个小时之内送检。一般来说,尿液标本量不足是由在进行标本采集时,没有采集到足够的标本量。对此,在标本采集时,需要适当增加尿液标本的采集量及送检量。在进行尿液标本检验时,需要运用到仪器,如果仪器存在故障、操作不当等问题,也会导致送检标本不合格。在进行尿液标本检验之前,有必要对仪器进行测试,确定仪器是否有问题,并在检验开始前校准仪器,以确保仪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准确的参数,以确保仪器的检验准确性。另外,还要重视用药问题,将用药对尿液标本的影响降到最低。
体液检验能为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方向提供指导作用,对帮助患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现代医疗中,病情判断以及疾病的治疗都已离不开数据的支持。但是,现阶段体液检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体液检验结果受到影响,合格率不高、准确度低,发挥不出体液检验的作用,如体液送检时间过长、体液标本量不足、体液标本受污染等。对此,要深入分析导致体液检验不合格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问题发生率,并通过提升检验操作质量,提高体液检验合格率。结合上述的分析,取样量不足、送检时间长、仪器问题、药物影响是导致体液样本检验不合格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出现在体液检验的每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对此,需要重点对问题的源头进行把控,确保体液标本的质量,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当前,很多患者缺乏体液标本采集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相关知识,导致在采集体液标本时,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而使标本受到了污染。对此,需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患者了解应该注意的问题,能够规范操作,确保体液样本采集不受因患者自身原因而受到污染,提高体液样本的采集质量。例如,在采集尿液时,有必要告知女性应避免将经血等杂质混入尿样,男性患者应避免前列腺液等杂质混入尿样。同时,有必要明确体液检验标准,正确引导患者采集体液标本,从源头上控制标本质量。
在采集体液标本时,医务人员采集的标本量必须严格按照医嘱执行,避免采集量不够,导致结果准确,也避免因为采集量过多引起患者的身体损伤。在患者自己收集的标本中,在盛装容器上给患者指明最小刻度和最大刻度。取样时,嘱咐患者应取中间值,这就有效避免了因为标本采集而影响到检测结果。采集标本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来容纳标本。要使用一次性盛装容器,避免重复使用增加清洁工作,也防止出现标本之间互相影响的情况。对于含有特定蛋白质成分(如腹水)的标本,应选择无菌瓶进行储存。
体液检验合格率与检验操作有着直接的联系,这就需要提高样本检验操作的规范性。从体液送检开始到技术检验,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性,确保体液检验质量。严格控制好送检时间,明确检验责任,做到责任到人,确保送检时间不出问题。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使检验人员按照规程操作,并以身作则,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为确保体液检验操作的规范性,还要重视制度的完善,加强对体液检验的监督管理,使检验工作更规范,提高检验准确性。
体液检验的结果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需要提高对检验环境的控制,创设适于体液检验的环境。在检验环境中,要特别重视温度等的影响,时刻关注温度等的变化。此外,还要重视仪器设备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合理操作仪器设备,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