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明
(宝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71)
选取2018年7月~12月某社区接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经临床诊断,证实为2型糖尿病;②FBG>6.1 mmol/L、HbAlc>6.5%;③年龄>60岁;④对研究知情,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②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③糖尿病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合并感染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61~84岁,平均年龄(72.5±11.5),病程3~7年,平均病程(5.0±2.0)年;观察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5±10.5)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5.5±2.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用瑞格列奈治疗:瑞格列奈(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0362;规格:0.5 mg×30 s);于餐前口服,剂量为0.5 mg/d,连续服用1周之后,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对计量进行适当调整。患者每日服用最大计量不得超过16 mg。
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699,规格:0.5 g×30 s),初始剂量一次500 mg,毎日一次,晚饭时与食物同服。根据病情以每周500 mg的方式增加,每日不超过最大剂量2000 mg[1]。
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治疗90 d。并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和锻炼。
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测量,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l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lc均实现一定程度下降,但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对比(±s)
组别 n FBG(mmol/L) 2hPG(mmol/L) HbA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1 10.27±1.51 7.91±1.05 12.44±1.59 9.47±1.37 8.55±0.62 6.45±0.39观察组 61 10.41±1.69 7.24±0.73 12.78±1.63 8.07±1.66 8.67±0.54 5.34±0.75 t 0.482 4.092 1.166 5.080 1.140 10.255 P 0.630 0.000 0.246 0.000 0.257 0.000
治疗中对照组出现:低血糖3例,荨麻疹2例、恶心3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9/61);观察组出现低血糖1例,荨麻疹0例、恶心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3/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6,P=0.032)。
临床上,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常用的药物。瑞格列奈进入患者机体之后,可对患者体内的胰岛β细胞产生一定的刺激,促进人体胰岛素的分泌,进而达到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但是患者易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二甲双胍可改善患者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