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贵
(贵州省纳雍县农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贵州 毕节 553300)
冠心病属于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脂蛋白氧化装饰引起慢性炎症也是主要的发病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蛋白代谢异常存在很大的联系,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胆红素是机体内天然生理性抗氧化剂,能有效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装饰,从而避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出现。另据研究报道,低血清胆红素可能是诱发冠心病发病的一个新危险因素[1]。为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LDL-C之间的联系,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上级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满足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无其它严重脏器性疾病与血液疾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8~75岁,平均(61.3±13.7)岁。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8岁,平均(61.8±17.2)岁。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清晨空腹采集两组静脉血3 mL,Mindray BS-43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标本。钒酸盐氧化法用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与直接胆红素,计算间接胆红素。通过直接法测定LDL-C水平。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更低,但LDL-C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e积距分析法对两个变量关系进行分析,证实LDL-C与血清胆红素呈负相关关系。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血清胆红素与LDL-C水平(±s,μmol/L)
表1 对比两组血清胆红素与LDL-C水平(±s,μmol/L)
组别 LDL-C DBiL IBiL TBiL对照组(n=30) 1.22±0.15 2.52±0.84 12.92±3.26 15.44±2.96观察组(n=30) 4.85±1.66 1.71±0.54 12.49±2.66 14.07±2.33 t 14.276 8.132 8.075 15.492 P<0.05 <0.05 <0.05 <0.0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单核细胞、纤维细胞以及平滑肌细胞增生,从而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栓。这将引起管腔变窄,血流流动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冠心病发病。其中,血脂异常与血管内膜炎症反应均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原因。血脂异常可引起LDL-C水平上升,而LDL-C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研究认为,无论是单因素还是多因素,人体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因此,断定低浓度血清胆红素是冠心病发病的一大危险因素[2]。血清胆红素属于人体天然抗氧化剂,是由血红蛋白分解与代谢所产生的。该物质能清除自由基,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装饰活动,从而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因此,对预防和减少冠心病发生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血清胆红素浓度下降,LDL-C水平则会升高。氧化装饰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毒性作用能改变血管内细胞功能,引起内皮细胞受损,从而形成脂质斑块,堵塞血管,使冠心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3]。
本次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健康者相比明显偏低,但LDL-C水平却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一致[1]。通过Pearson分析发现LDL-C与血清胆红素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可见,血清胆红素抗氧化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脂代谢活动,二者协同作用可增大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综上所述,可将血清胆红素与LDL-C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客观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