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乐
断虹桥与十八槐是挨着的。
断虹桥位于熙和门外、武英殿之东,为一座南北向汉白玉石桥,是紫禁城内较著名的桥之一。桥上有大名鼎鼎、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子,关于它们有着各类传说,而我却更喜欢桥下两侧虎头虎脑的蚣蝮。相传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喜水(也有传是由它来掌管故宫水系),故而总与桥相伴。另外,桥头两端的「镇桥」石兽也雕刻得栩栩如生。
断虹桥北面道路两侧各有一片树林,著名的十八槐就在这里。虽然被称作「十八槐」,但这里的槐树却不止十八株。事实上除了十七株古树外,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栽种的十八棵国槐,还有一些银杏也穿插种植其间。由于树的种类、年龄不同,造成了这片区域每个季节风景各有特色。在画画儿的人眼中,它们被四种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春天是青绿色,夏天是深绿色,秋天是金黄色,而冬天光秃秃的树枝则是褐色。
印象最深的是夏天与秋天。夏天天气闷热时路过这里,一片片绿荫总能带来凉意与湿润,焦躁的心情也平静下来;秋天银杏树叶黄了,再加上夕阳作衬,总能让人想起小柯的那首《北京秋天的黄昏》。更有随秋天而至的银杏果实(白果)相继落下,虽然闻起来臭臭的,但拾回家去做白果炖鸡或盐焗白果都是好滋味。
同事们喜欢这里,闲暇时会结伴来散步。小动物们也很喜欢这里,运气好时能偶遇小猫和小松鼠。这儿还是一处乌鸦聚集地,每天都能看到它们或盘旋或落定集结,发出「啊!啊!」的声音。法国画家夏尔·乔得龙(Charles Chauderlot)也很喜欢这里。他擅长以水墨绘风景,「用黑白两色表现阳光」。他曾于二〇〇二年十月十日开始进入紫禁城写生,前后长达三年,《紫禁城》杂志还对他进行采访并刊登了部分画作(见《紫禁城》二〇〇五年第三期《穿越时空的永恒阳光—— 一位法国画家笔下的故宫》),其中一张便是他画的断虹桥。他写道:「二〇〇三年十月五日断虹桥、武英殿。坐在紫禁城里最古老的桥栏上,这座桥记录着从明朝初期开始直到现在的历史,它只有一个名字:断虹桥。」
十六年后,阿乐重画此处,不禁有一种隔着时空与这位画家先生对话的感觉,还真是奇妙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