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青 松
提 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之初就展现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一脉相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由一个目标与三大举措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拓展与体系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时代”定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两大逻辑创新与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的政党。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形成与创立的?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进路是什么?其思想体系是按什么逻辑建构的?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之初就展现出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创建新思想的过程。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形成之初就展现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先后提出“中国梦”“三严三实”“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理论界曾先后用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概念阐发和概括习近平创新理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基础性、标志性的重要思想、重大战略,是构成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四梁八柱”,为我们向新的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基本遵循。①黄坤明:《高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6年7月5日。有专家则用12345理论体系表述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1”就是“一个梦想”,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就是“三个伟大”,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4”就是“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5”就是“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读懂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书中的这些数字,就读懂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②参见蒋建国:《让人文精神成为中泰两国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泰文版首发式上的致辞》,人民网,2017年4月7日。这些观点对于从思想体系上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重要价值。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是,习近平创新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四梁八柱”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联系在哪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而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始的。
习近平同志最先是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提一个梦想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民族复兴中国梦,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提出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国梦“三个必须”实现路径;接着,提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目标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在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上研究全面依法治国,在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上研究全面从严治党,系统部署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间,习近平同志还阐发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必要说明一点,学界把“五大发展理念”与“五位一体”并提是不太妥当的,因为这两者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五大发展理念”是“五位一体”之中经济建设的理念,“五位一体”的经济富强目标要通过“五大发展理念”的经济建设来实现。因此,借用12345体系框架分析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要是由一个梦想、“两个一百年”目标、“三个必须”路径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2345体系不是平面的罗列关系,对其不仅要历史地分析框架要素,而且要逻辑地分析其内在结构。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济南高新区考察时说过:“一个国家要发展,明确目标和路径很重要。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①《深情似海 厚望如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回访记》,《大众日报》2018年7月3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逻辑支点主要在于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即目标和路径两大问题。“做什么”是要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目标,新时代就是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目标;“怎么做”是要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举措,新时代就是要通过“三个必须”路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中国梦。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最新理论成果“四梁八柱”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逻辑演进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作出理论准备的主要是中国梦引领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与保障。习近平同志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二〇二〇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248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目标”与“三个举措”的统一,已初步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基于两大逻辑之上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体系化拓展
党的十九大首次阐明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八个明确”思想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构成,这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两大逻辑一脉相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一个目标与三大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拓展与体系化。“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与举措,从理论与实践两大逻辑上架构起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指向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八大目标:明确中国梦的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是坚定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四个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是党领导一切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在“八个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八大目标中,前三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总依据、总布局上的总目标,后五个是改革、治党、治国、治军、外交等方面的总目标或大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三个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进行创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方位、新使命、新布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上一方面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另一方面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方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习近平同志一方面重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另一方面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化表达,中国梦目标不仅具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深刻内涵,而且是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使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五位一体”。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习近平既全面展开“五位一体”总布局,又充分阐明“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布局按社会结构五个层面纵向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社会发展四个方面横向谋篇,①汪青松:《“三个总”新阐述体现理论新境界》,《解放日报》2016年8月4日。纵横立体的总布局与新布局都立足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与新方位,都服务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与新使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八大目标的后五个方面的总目标或大目标对应的是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目标。明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开放稳定”中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内政外交国防”中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明确党领导一切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法治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是“治党治国治军”中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指向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十四个基本方略。十四个基本方略由三个方阵组成。
十四个基本方略的第一方阵是党和人民四个方略。在“十四个坚持”中,第一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后一个坚持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首尾呼应,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十四个坚持”的第二个坚持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党和人民四方略是十四个基本方略中最重要的,只有依靠党对一切工作领导和依靠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八大目标才能实现。
十四个基本方略的第二方阵是改革、安全、军队、内政、外交五个方略,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个基本方略的第三方阵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个方略,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改革、安全、军队、内政、外交五个方略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个方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八大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升和拓展。笔者曾指出,不能依据“四个全面”的第一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判定为仅是“十三五”时期的战略方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不局限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而是与中国梦“三步走”相对应的。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时,标志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第一个“全面”的目标实现,就要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调整为中国梦目标即建成发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①汪青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梦》,《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2期。党的十九大提出“八个明确”的八大目标,把“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拓展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大目标;“十四个坚持”的方略把“四个全面”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举措拓展为党对一切工作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十四个举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与举措,从总体上架构起理论与实践两大逻辑的思想体系。
三、党的十九大两大逻辑创新是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义与“新时代”定位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时代”定位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理论贡献。十九大理论上的最大亮点是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从而建构起以“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的理论与实践两大逻辑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命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在一些学者的预料之外又在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逻辑之中。党的十九大之前,学界之所以曾用“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概念阐发与概括习近平创新理论,是因为沿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标志性成果命名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我们党的理论主题与实践主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因而一开始就被称之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无比壮丽的崇高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①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2、114页。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中又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2、114页。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合乎逻辑的。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其理论创新点。笔者曾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都是双重主题及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问题,以中国梦这一标志性创新成果为中心建构起了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体系。④汪青松:《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双重主题及体系架构》,《观察与思考》,2016年第8期。然而,党的十九大并不是以民族复兴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某一创新理论标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而是提出“新时代”这一概念界定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建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全新的理论体系。
“新时代”既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合乎逻辑的发展。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就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⑤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3年5月27日。2014年3月4日,习近平同志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勉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2016年11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说:“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政新方略,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抉择。”②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2017年8月13日,习近平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时,希望大家投身到伟大事业中来,在新时代“两个一百年”中无私奉献。可见,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概念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
党的十九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全新体系,其理论创新不仅在于整合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在于以“新时代”表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新变革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论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阐明历史交汇期新的奋斗目标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而阐发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基础实现了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层级性的飞跃”③汪青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1期。。当我们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理论之时,就应自信地认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中华民族强起来的理论。
我们党创新思想成果遵循的都是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都是“做什么”“怎么做”的表述结构,都是回答“什么—怎样”的理论与实践逻辑。毛泽东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进行中国革命与建设;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的是新时代“做什么”的理论逻辑,回答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的是新时代“怎么做”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个新时代的伟大思想。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以新时代为历史定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