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智河 温金环 苏金燕 黄活灵
(1 广州市从化区城郊中学 广东广州 510925 2 广州市从化区第五中学 广东广州 510920)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原料是CO2和水,需要光和适宜的温度,场所是叶绿体,及产物是有机物和O2等。在人教版7年级教材中,将光合作用的多个要素分成3 个实验进行探究,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CO2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和“光合作用能产生O2”[1]。其中,前2 个是学生实验,后1 个是教师演示实验。这3 个实验的方法、材料和装置都不尽相同,并且有的实验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出现实验失误。
笔者对实验室固液反应实验中的发生装置进行改装,使其成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改装后的装置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合二为一。利用该装置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可将上述多个实验整合在一起,也可单独进行实验探究。
1.1 实验策略 首先,在温度和光照良好的条件下,设置对照实验:增加和减少养殖沉水植物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水中的CO2含量,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气泡的速度是否相同?如果增加水中CO2的含量,光合作用产生气泡的速度加快,说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中的CO2是否会被吸收利用而减少甚至消失?如果是,则再次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
其次,在光照下,当沉水植物的茎、叶或根的断截面连续不断地排出气泡时(沉水植物的根、茎、叶内存在着输送气体的通道),将装置移至阴暗处;如果观察到排出气泡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再将实验装置移回光照下;如果沉水植物又恢复连续不断地排出气泡,且重复操作亦然,即可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再次,将收集实验产生的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是O2。
最后,上述实验结束后,取黑暗组、光下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沉水植物的一段带叶的、长约5 cm的茎,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隔水加热,除去叶绿素的干扰。取出叶片,滴入碘液。如果黑暗组的茎和叶片都不变蓝色,光下对照组的都变浅蓝色或蓝色,而实验组的都变蓝色,则证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3]。
1.2 实验装置
材料与试剂:新鲜的沉水植物黑藻(250 g;凉开水、自来水、澄清石灰水、无水乙醇、碘液、500 mL CO2、火柴等。
仪器:500 mL 锥形瓶2 只、带玻璃导管的双孔活塞2 个,30 mL 长颈漏斗2 只、500 mL 矿泉水瓶1 只、500 mL 和100 mL 量筒各1 只、温度计、500 mL 烧杯、小烧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剪刀、小试管、30 mL 针筒、玻璃棒等。
实验装置由一个500 mL 锥形瓶和带导管的双孔活塞,长颈漏斗,带玻璃珠的橡皮管、玻璃导管等组成(图1)。
图1 实验装置
组装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用带玻璃珠的橡皮管与2 个玻璃导管连接好,注意导管不要伸入瓶内,确保瓶内气体全部排出。长颈漏斗要伸到瓶的底部,防止实验时产生的气体被排出。然后塞上带导管和长颈漏斗的活塞,检查气密性并确保气密性良好后,按以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①将250 g 新鲜的沉水植物黑藻放黑暗处用水培养24 h,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淀粉消耗掉。实验前将水草的茎剪断成为长10~15 cm的小段后,放回黑暗处备用。②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500 mL C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满一矿泉水瓶。加入100 mL 自来水,密封后振荡,使CO2充分溶于水形成100 mL 碳酸水饱和溶液。在常温常压下,CO2溶于水的体积比为1∶1。将100 mL 饱和碳酸水溶液倒入装有400 mL自来水的大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配制成500 mL 碳酸水稀溶液,即CO2与水的体积比为1∶5。③用油性笔在2 个500 mL 锥形瓶中标记A 和B。然后分别加入经过暗处理并被剪断的水草50~100 g。将A 瓶加满凉开水,B 瓶加满碳酸水稀溶液,然后用手拍打瓶身产生震动,或用玻璃棒挑动水草,排除瓶内空气气泡。④分别塞上带导管和长颈漏斗的活塞。这时,导管内是一小段空气,长颈漏斗内是一段水柱,而瓶内没有空气。⑤将A、B 2 个装置移至光下照射4~5 h。当长颈漏斗内被溶液填满后,用30 mL 针筒抽去溶液,共4 次。请按表1中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完成实验内容。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表1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数据表
图2 黑暗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沉水植物与碘反应的变色情况
实验结束后,让学生填写以下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得知,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O2;绿叶在光下会制造有机物淀粉;黑藻的体内有输送氧气的通道;温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为什么B 锥形瓶里的CO2会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从光合作用的公式:6CO2+6H2OC6H12O6+6O2中得知,水中的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沉水植物吸收利用了,且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的体积与产生O2的体积是相等的。实验前,在B 瓶中加入100 mL 左右的CO2,实验结束后收集到的O2也是100 mL 左右(CO2能溶于水,而O2不易溶于水),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合理的。如果一个教学班验证O2的实验需要15~20 mL 的O2,则100 mL 左右的O2可以满足5~6 个教学班验证O2实验的需要。这样,教师在课前无需再准备多套相同的实验。
沉水植物在凉开水、自来水和碳酸水溶液中进行光合作用5 h 消耗CO2和产生O2的情况见表2。
表2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 产生O2 情况的比较
反思1:实验结束后,A、B 2 个装置内收集到的O2分别为约5 mL 和110 mL,但如果用自来水进行实验,一天内只能收集到15 mL 左右的O2。原因是凉开水、自来水和碳酸水溶液中所含有的CO2的量不同,且含量分别为基本无、很少和充足。因此,仅依靠沉水植物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或依靠天然水中含有的少量的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制取氧气,获得氧气的量必然很少。为了完成多班教学演示实验的任务,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好多套的实验。因此,改进实验装置和增加水中光合作用的原料CO2,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反思2:使用CO2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优于使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其一,前者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学生容易接受,后者不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学生不容易理解。其二,饱和的CO2水溶液为弱酸性,pH=4,且实验时使用的是CO2与水的体积比为1 ∶5 的碳酸水稀溶液。这对植物的伤害不大,自然界中的水也含有CO2。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均为碱性,pH 值分别为8和11,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碳酸氢根或碳酸根离子被吸收利用,而溶液的碱性会逐渐增强;并且它们的腐蚀性对沉水植物的伤害较大,不利于连续多日重复实验的需要[4-5]。经过反复试验,400 mL 水与100 mL 饱和碳酸水溶液混合后(pH 值>4),用于沉水植物黑藻的光合作用实验,对它的生长影响不大,且可多次重复使用。
是否CO2的含量越高就越好?答案是否定的。有资料显示,在常温常压下,CO2溶于水的体积比为1∶1。CO2含量过高时,碳酸水溶液很不稳定,易分解出CO2,导致收集到的O2气体不纯净。如此导致实验失败,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思3:实验过程中发现,当黑藻的植株完整无损时,其根、茎和叶的表面均有气泡排出。但当其根、茎或叶被截断时,气泡主要是从断截口中排出的。因为其根、茎、叶内存在着输送气体的通道;输气通道既有单通道,也有双通道(图3)。将沉水植物的茎剪断成10~15 cm 的小段,使沉水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O2集中在它的输气通道中“连续不断地排出”,实验现象更明显,特别适合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光合作用能产生O2”的探究实验。直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增强,同时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
图3 黑藻茎断截面排出气泡示意图
反思4:用100 mL 无色的碳酸饮料与400 mL自来水混合配制成碳酸水稀溶液(pH 值>4),代替实验室制取CO2进行实验,也可以收到同样的实验效果。但是,碳酸饮料中除了含有CO2之外,还含有糖、酸和其他物质,这样做会影响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