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华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人类对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建设步伐,信息技术与智能科技作为目前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正在引领人类社会开启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将会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也指出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注]《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http://www.gov.cn/xinwen/2017-07/20/content_5212064.htm,访问日期:2019年4月23日。,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的战略目标[注]《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http://www.gov.cn/xinwen/2017-07/20/content_5212064.htm,访问日期:2019年4月23日。,这不仅与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相呼应,而且还是深化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文化企业创新升级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文化产业存在着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与低质文化产品供给过剩的供需错配问题。此类问题之所以普遍存在,与现有文化产品供应链模式存在的弊端和缺陷有很大关联,传统供应链运行机制未能将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金融投资机构、文化企业、第三方物流、消费者等参与市场的主体们有机高效地勾连在一起,致使主体之间信息化共享不充分、不及时的情况频繁发生,这也是导致文化产业供给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是一个需求依赖于供给的行业,优质的产品供给可以拉动有效需求,促进消费。目前我国文化消费仅为1万多亿元,潜在的文化消费规模却达4.7万亿元[注]《我国文化消费的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603/15/t20160315_9497337.shtml,访问日期:2019年7月3日。,而人民群众雅俗共赏的高品质产品少与粗制滥造的低品质产品多的共存现象是造成文化消费低迷的主要原因,即供给端出现问题。如图书出版行业中,众多出版社只是出版中小学教材及国内外经典名著,相关的畅销类图书出版较少,造成无效图书大量积压,在2014年,平均每生产1.23本图书就有1本成为库存图书,而当年图书库存量更是高达66.39亿册[注]刘拥军:《中国图书市场与库存现状及对策》,中国出版传媒网,http://www.cbbr.com.cn/article/49396.html,访问日期:2018年2月27日。,需求端无法被满足,但供给端却出现产品海量积压。又如济南章丘区对于泉水文化的开发长期观赏、饮用、展览的初级阶段,开发模式的单一性造成泉水文化产品同质化与低质化现象严重[注]李泽华:《论供给侧视域下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以济南市章丘区为例》,《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很难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阻碍了泉水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还有很大不足。主要体现在很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只是简单的粗制加工,科技含量较低,处于产品生产链条的低端,“中国创造”的精神没有很好地得以展现。究其缘由:一方面诸多大型文化企业都是从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而来,之前体制性弊病与保守性理念遗留至今,存在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许多私有文化企业大多为中小微企业,资金的匮乏限制了这类企业对高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这也决定了多数文化企业只能以山寨模仿与初级加工的方式来制作文化产品,这就大大降低了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此外,虽然一些行业出现了文化企业巨头,然此类企业主要通过垄断文化资源与攫取社会资本的形式来维持其“先进”地位,并未对科研创新进行资本投入,这也是造成文化领域技术创新弱的原因之一。
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文化产业+科技”催生更多新生业态的时代,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职业技能、知识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许多高校开设了文化产业相关课程,人才培养体系也日益完善,人才培养趋势也朝着高端化、多元化、技能化方向发展,但高等院校更注重理论性人才的培养,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略微不足,造成人才与企业、市场的脱节,这在动漫游戏、影视制作、经营管理等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显示:2016年文艺科研从业人员数为5482人,比2015年增加521人,然而2017年的文艺科研从业人员数又降为5326人,比2016年减少156人[注]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Q02&sj=2015,访问日期2018年12月29日。,可见中高端人才数量与增长幅度不容乐观。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而随着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才的需求化也更倾向于复合型与创新型。
供应链的概念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界定,当前比较认可的就是马士华等提出的“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注]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页。。由此可见,供应链是一个研究企业间关系的结构范式,还是一个不断实现价值增值的链条。美国经济学家伊文斯研究了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他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注]Stevens, G. C.,“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Material Management, 1989(19), p.5.。在目前科研学术中,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供应链研究相对较少,多数只是考虑文化产业金融供应链或文化产业供应链运作模式等,主要用于处理文化产业融资难的问题。耿同劲从金融视角研究了文化产业供应链,认为传统融资模式不适应文化产业的融资需求,提出培育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技术平台、构建适配文化产业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注]耿同劲:《文化产业供应链融资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李晓晶、张潜提出了两种文化供应链运营模式,即实体空间的文化产业集聚供应链运营模式和虚体的网络层面上的供应链运营模式[注]李晓晶、张潜:《文化供应链内涵及运营模式探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期。。
依据马士华及相关学者对供应链的研究不难看出,供应链的内容主要围绕核心企业与参与主体供应商、运输商、生产商、销售商等开展,关注点在于如何解决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供需问题,这种供应链模式非常适用于传统行业。但文化产业是围绕“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兴起的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这也决定了传统供应链模式已经较难适用于文化及相关行业,需要对传统供应链进行一定创新,并把高校及科研机构、金融投资机构及人才等主体纳入考虑范畴。同时,以信息化、数据化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企业与行业呈现出人机协同、智能开放、跨界融合、自主操控的新特征愈加明晰。因此,基于前文提及的文化产业供给侧问题,本文在传统供应链模式上,结合当前人工智能科技与协同创新的有关理论,提出了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模式,该供应链应是一个以高新科技为技术支撑,完美实现主体多元化协作、信息流广泛共享,且重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型产业链。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也表明人民群众对物质和精神满足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文化产品的追求更侧重于品质,这对文化产业来讲既是机遇又是红利。高新科技与文化的交织碰撞促使文化市场瞬息万变,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被压缩,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使文化产品的创新频率一直处于加速状,传统纵向一体化模式(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分销等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全部由一个公司来完成)[注]赵志耘、杨朝峰:《创新范式的转变:从独立创新到共生创新》,《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11期。的创新不能满足于当下文化市场的有效需求。而协同创新是一种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以知识增值为核心,通过促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并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来有效执行[注]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科学学研究》2012年第2期。。协同创新强调多元主体的协同互动、深入合作、资源优化整合,通过不断交换、提炼、创造,最终促进各参与主体自身创新能力和价值的提升,同时,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又需要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使各方降低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注]苏屹:《基于系统科学的协同创新理论分析方法研究》,《科研管理》2013年第S1期。[注]蔡文源、张竹:《企业协同创新:理论视角与移动互联网产业实践中的探索》,《管理现代化》2015年第5期。。协同创新打破了原有独立主体间“各自创新”的范式,以生态关联的方式构成了一种协同互动网络。因此,协同创新作为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的理论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参与主体们在产品供应链中各自独立,经常出现信息化共享度低的情形,主体之间不能进行高效沟通与默契联动,这就容易导致生产与销售产生不融洽不协调的问题,即供给与需求的冲突。如动漫游戏行业中,若动漫游戏制作方提早知道用户群体更倾心于哪类作品(如历史、爱情等题材),便可对症下药,制造出适销对路的动漫游戏产品,可有效避免产品无效供给。协同创新理论主张建立一个主体们共同参与的“协调平台”,并通过此平台在所有的参与主体之间搭建一条信息化通路,实现他们彼此间的功能互动与信息共享,保障在源头上解决信息闭塞等问题。
其次,目前的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往往存在着利益不均衡不协同的问题,供应链中的参与主体彼此间很多都是一个核心企业控制其他企业,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并非多方协同关系。而协同创新理论不仅注重调和主体们彼此间的权益,还能促进参与主体们进行互动协同与交叉合作,可以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更加协调稳定。同时,还需搭建一个第三方协同服务平台来融洽上下游企业间以及企业与其他参与主体的关系,使整个供应链中参与主体们的利益分配更加透明清晰。
再次,传统产品供应链模式较难适用于当前复杂多变的文化产业生产,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牵涉行业众多,众行业间的参与主体又有很大差异,所要考虑的参与对象也较为广泛。但最大的不足在于传统产品供应链未能将产前环节纳入研究范畴,这恰巧又是造成目前文化产业“产学研用”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度过低造成了先进理论成果未能转化为高效生产力,之前文化产品的生产过于粗放,文化企业单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及注重产品数量忽略质量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现阶段低品质文化产品大量充斥市场,造成文化市场供需失衡、供非所需的不良态势。因此,原有的产品供应链模式需要改进和升级,而协同创新理论可以将政府、生产企业、消费者、资金投资方、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参与主体们全部容纳在内,注重“产学研用”的合理对接与深度结合。如政府作为宏观调控方,可及早了解研究理论、市场需求、企业生产、物流派送等诸多情况,以便出台更为有利的政策法规;高校与科研院所可及时将最新理论成果与技术转嫁至文化产品生产中;企业可及时了解高校的研究动向和掌握市场的消费状况,这对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具有根源性作用。
以协同创新为理论依据所创建的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应是一个把政府、消费者、科技研发方、理论研究方、资金供应方、产品生产方、供销方及第三方物流规整起来,且让各主体之间产生关联的扁平化网络供应链。该供应链主要以互联网为基础,以云计算、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最终以智能化协同服务平台的形式得以展现。同时,主体单位间的信息资源完全共享,实现供应、投资、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所有环节的有效联通,真正做到主体间由之前的线性单一链变为非线性网状链,可提高运行效率、节约成本,充分显现供应链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因此,该供应链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多主体合作性、信息化共享性和非线性协同性。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示意图
1.多主体合作性。与传统产品供应链不同的是该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依据协同创新理论,更加注重“产学研政需”的结合,将高校及科研院所推到供应链的前端,并且在政府的协同助力下,把优秀文化资源与先进科学技术提供于供应链中的文化企业,帮助文化产品生产方解决资源需求、技术应用及相关理论等难题,避免文化产品在供给端出现低质无效的情况。因此,该供应链不仅包含原有产品供应链中的参与主体,更把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投资机构以及第三方协同服务平台等主体全部囊括在内,涉及的参与方更为精细和广泛。这里的第三方协同服务平台是一个基于云计算、数字化、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手段而建立的线上线下O2O智能化服务平台组织,它必须紧密关联所有参与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是提供文化资源、先进理论、人才资源及新技术的智力机构;政府的作用在于颁布政策法规来规范企业行为和融洽企业关系,以“旁观者”的身份来优化该供应链;资金投资方是指为文化产品生产提供资金的机构,如投资银行、融资企业等。
2.信息化共享性。在该供应链中,信息化共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参与主体间的信息资源利用率,解决主体间发生信息闭塞、沟通不及时的问题,从而促使主体之间的协作和生产更为高效。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共享不充分也是造成文化产业供给侧问题的诸多因素之一,供给端无法有效掌握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倾向,很容易盲目生产文化产品,使供非所需的现象频频发生。在实现该供应链的信息化共享时,协同服务平台起到了媒介作用,可以对所有的主体信息自动进行采集、整合、存储、分析和管理,并根据各主体间的实际需求进行信息分配,是一个庞大的大数据资源服务库。它让主体间在供应链中的沟通更加及时有效,突破了传统供应链中的单一交流模式,是一种即时互动强、参与程度高的协同性网络,对实现供需两侧间信息的掌握具有极大推动。此外,信息化的共享还能为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供应最新的理论成果、先进的技术指导、科学的营销方式和良好的物流派送等,让参与主体充分了解市场动态,积极回馈市场需要,这可以有效避免供给端的盲目生产和销售,为实现真正的精准供需提供契机。
3.非线性协同性。在多主体合作与信息化共享下,该供应链中的所有参与对象可以达成协同创新、协同增值、协同作业与协同互补的共识,使整个供应链的增值能力极大提高,产生非线性网链协同效益。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层面:(1)经济效益。协同服务平台排除了主体间的信息沟通障碍,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流通,这不仅增进了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性,也让各主体们对市场需求的定位更加准确,可以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最终使供应链的全体利益得到有效提升。(2)社会效益。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知识研究方和技术研发端由于在协同平台上可以与需求方及生产商密切关联,可降低出现“产学研需”脱节的概率,并针对性地开展理论研究与科技研发。随之而来的便是理论成果和科研技术通过服务平台迅速流转到生产方,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与传播,实现文化产品在实际生产中的精准聚焦;而生产方通过协同平台获得最新理论成果、新技术、资金、政策等相关支援服务,在生产源头上保障了文化产品的高品质和可行性供给;另外,物流企业与协同平台的密切合作可保障文化产品的运输与流通,实现派送的高效便捷。
在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的整体结构中,各参与对象、各类要素及环境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主要表现是通过运行机制来完成的,而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协调机制则保障了该供应链能够有效协同运行。详细内容如下:
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中,能够驱动各参与主体有效协同运作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市场、利益和创新三个层面。
1.市场因素。市场化需求是该供应链能够整体运行的驱动力之一。需求侧要及时参与并反馈需求信息,协同平台则可以运用相关的信息化技术来搜集消费者的消费信息,确保第一时间掌握需求意向,并根据需求意向科学合理的预测消费走势,且以此作为产品规划的参照。同时,协同平台也要及时获取生产商的相关信息,并依据其信息提供对应的技术、资源、人力等。这对物流运输也同等有效,协同平台依据物流信息需要,高效整合物流企业并适时进行运输派送,提升对文化产品的运输速率。由于行业不同,文化产品可分为物质和非物质,本文主要针对前者(如图书、工艺品、文化饰品等)。协同平台在指导产品研发、生产、物流等活动的同时,也遵照需求端的实际需要对有关资源进行梳理整合,这对各环节而言更具导向性,不单去除上了部分非必要环节、提高运行效率,而且降低了成本,可实现精准供需。
2.利益因素。满足并扩大参与对象们的自身利益是供应链中各主体间产生非线性协同效应的基础。参与对象们性质的差异化决定了它们在谋求利益时的出发点也截然不同。对于高校及科研院所机构,它们更注重于如何为文化产品生产商提供高品质的文化资源及研发出适应于市场需要的应用技术,在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后以此可以得到更多的科研成果,如专利申请、撰写论文、基金申请等;资金投资方则更多关注的是如何能在投资后的未来预期内获取资金增值,它们根据协同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在及时掌握市场供需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分析出一款新型文化产品的前景状况进而判断对其投资与否,达到利益回报最大化的目的;生产商则更关切于如何减少相应的中间环节来降低成本、提高销售量,在协同服务平台上生产商能够与对应的资金投资方、高校及科研院所、需求市场等产生一系列的关联,这不仅保证文化产品的优质输出、增加科技含量,更主要在于实现精准营销,避免盲目生产。
3.创新因素。生产优秀的文化产品必须要从供给侧源头发力,而产品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则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驱动是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基本原则之一,《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注]《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http://www.gov.cn/xinwen/2017-04/21/content_5187654.htm,访问日期:2018年4月20日。。在文化产品生产中,协同平台要与文化资源提供方、产品研发方、产品服务方、市场需求方和资金供应方密切相连,按照文化市场实际需要,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创新频率和研发力度,高校与科研院所要提高理论研究层次、深化文化内涵及重视科技创新,切实做到“产学研”的结合。平台可以对先进的文化资源和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持续性归整,及时把理论成果与新技术应用于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在源头上保障文化产品的原创属性。
优化产品供应链结构和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在于是否对供应链中参与主体们的资源进行了合理有效整合。即整合机制在需求端开启后,必须要围绕协同平台来完成资源整合,这样才能确保参与主体间的紧密相连,保证该供应链顺利运行。内容如下:
1.需求侧信息资源的整合。消费者作为需求端是形成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众多的消费者会构成规模性的需求群体进而会产生大量的文化产品需求信息。协同平台和需求群体间建立密切相连的合作关系后,可以及时整合消费群体的市场需求资源并且反馈给产品供给侧,能够解决文化产业供给侧供非所需的问题。此外,协同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随时搜集消费群体的需求信息,并通过信息存储、数据化分析和行为应用等技术对消费群体进行综合性研判,这就可以适时掌握和了解消费群体的选购意向和需求动态,进而能够为其他参与主体们提供有效信息并指导其合理作业。
2.文化、科学技术及人才资源的整合。生产商(文化企业)是文化产品供给端的重要主体,也是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资源的需求方。协同平台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签署相关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紧密长存的稳固关系后,通过对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整合可以逐渐构建起一张高质量、多类型、宽领域、可持续的文化产业供应网络,可有效实现对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资源的整合。需要说明,在本研究中把高校与科研院所化为一类,但在实际中两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差别,高校更加侧重于理论研究,科研院所更侧重于应用技术研究,如数字化开发、信息技术应用、新传媒变革等。同时,生产商把自身需要的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科学技术资源告知协同平台,平台根据生产方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文化、科技、人才等资源的收集与整合并为生产商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如此一来,生产商还能将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需要与诸多难题反馈给高校及科研院所,各参与主体彼此间产生多方有效互动行为,能够实现“产学研需”的深层结合。
3.物流资源及其他相关资源的整合。物流服务是运输和派送文化产品的必要保障,这里的运输和派送主要针对实体文化产品,如图书、艺术品、文化饰品等。在物流企业与协同平台建立起相关战略合作之后,物流企业资源可以被平台所整合,进而能够对物流运作和派送服务进行合理化组织和安排,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成本。而其他相关资源的整合也是参与主体与协同平台建立关系后所进行的,如资金投资方面,平台与资金投资机构建立关联后,便可搜集到投资机构对文化产品的投资意向信息,从而反馈给研究方和生产方,实现投资与生产的对接。又如协同平台与政府关联,平台便可迅速搜集和整合现有的政策资源,然后对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技术投入、市场消费等进行合理化指导。如下图所示:
图2 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整合运作机制
供应链的协调是实现其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提高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保证[注]张京敏:《论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途径》,《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中的参与主体们由于其性质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它们谋求利益的出发点与关注点也有很大差异,利益冲突则成为了供应链中不可避免的主要问题,即各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整个供应链系统间的利益问题。协调机制的作用在于不仅要维护参与主体彼此间的合作协同关系,还要调节供应链中主体们各自的均衡利益,保证整个供应链系统能够协调运转。
1.牢固的协作关系。参与主体们在供应链体系中仅凭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制作出优秀的创新性方案是比较困难的,而协同合作可以有效处理这一问题。这不仅要求主体之间要有行之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更要让主体之间形成牢靠的协作关系。在协同平台空间中,参与主体可以实现完全化的信息共享,确保所有主体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彼此动态,突破原有的交流屏障,让各主体的协作关系更加密切,而且也让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愈加透明,对供应链的综合创新力也具有极大的提高。
2.利益均衡分配。协同平台与参与主体们建立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是在坚持各方平等互惠与利益分配均衡的基础之上。参与方在平台上能够直接进行交流或产生交易行为,在众主体们各取所需的同时也能让第三方协同平台获取一定的酬劳。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选购自身所需的高品质、深内涵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生产方可借助协同平台获得新技术、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支援,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还可直接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以此获取政策红利和财政支持,并且能与需求侧进行合理对接,提高产品销量。资金投资方可根据产品的潜质进行合理投资,实现预期分红收益。
人工智能时代环境下进行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的研究,顺应了时代潮流并且对传统供应链运作方式上具有很大提升。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不仅把政府、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宏观调控方、文化理论研究方、高新技术研发方及投资供应方等众多主体融入其中,还借力于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人工智能技术来构筑协同服务平台,让参与主体彼此间产生非线性协同效用,对之前链条式产品供应链结构是一种优化与升级,并通过内在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及协调机制等形成适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供应链模式。同时,该供应链不仅可以高效整合上中下游的各类资源,使科技研发、产品生产、物流运输、货物供应、售后服务等作业更加简约、方便和精准,迎合了新时代下我国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潮流趋势,在供给端的源头确保文化产品优质有效,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及良性持久发展。当然,文化产业涉及面较广,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只是一种统筹范式,根据行业的差异性原则参与主体也会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应用该供应链时应根据行业中具体参与对象来精确实施。同时,智能型文化供应链的广泛应用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深化与完善。但是,政府应该起到宏观统筹的作用,即根据实际状况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对所有参与主体们进行必要的科学引导,加大对“产学研用”合作的支持力度,促使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保障文化产品的优质性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性。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后进行不断反馈和修正才能使智能型文化产品供应链得以快速应用、完善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