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9-07-26 10:33张燕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价值观价值目标

张燕

摘要:本文在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现状基础上总结出“95后”高职学生价值观呈现出的新特点:价值目标功利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标准宽容化、价值选择矛盾化等,着重分析高职学生价值观新特点成因,高职价值观教育在应对新问题时存在的不足,为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數据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95后”;高职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5-0093-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职学生是我国新时代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引导高职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成为思想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可靠接班人,有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为此,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95后”高职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了解高职学生价值观新特点、形成原因及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和加强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提供数据和现实依据。

一、“95后”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

1.高职学生价值目标功利化。对于问题“你的择业标准是什么?”有33%的学生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26%的学生选择“高收入”,26%的学生选择“稳定性”,只有6%的学生选择“对社会贡献大”。价值目标可以分为理想主义价值目标和现实主义价值目标两个层次,从高职学生以上的选择来看,他们的价值目标正从理想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铮铮誓言已被逐渐淡忘,他们更关心自己的事业、家庭、社会地位;“奉献社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力量”被讥笑为“傻”,取而代之的是以“工资高、稳定、机会多”作为择业标准。今天的高职学生重实用轻理想,缺少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精神与抱负,过分关注自我利益的实现和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

2.高职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面对矛盾、冲突、关系时,如何进行选择、判断的一种倾向型态度,对主体的价值选择具有决定作用。为了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笔者设计了一道题,让学生指出自己“最赞赏的思想”,其中有31%的学生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19%的学生选择“大公无私”,10%的学生认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也有12%的学生选择“名利双收”,28%的学生赞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单一的只强调集体利益、奉献精神的价值观不再独领风骚,当代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有的人讲奉献、重集体,有的人重索取、先个人;在人生面临的各种选择和矛盾中,有的重物质、有的重精神、有的重享受、有的重自我实现、有的重服务社会,堪称是一幅多彩纷呈的价值世界图。但要指出的是,主导价值观的弱化可能会带来社会无序和思想混乱。

3.高职学生价值标准宽容化。价值判断标准是价值主体评价事物、事件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准绳,由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决定。功利主义的泛滥和价值观多元化影响了高职学生的价值判断标准,尤其当涉及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时,他们普遍表现出极大的宽容性。例如,当问到“您对社会上‘第三者的看法”时,有28%的学生认为“不用努力就可以获得安逸的生活,也是人生的一种选择”,41%的学生“认为不道德,自己不做,但不好评判,每个人情况不同”,11%的学生觉得“只要当事人同意,随便他”,只有28%的学生选择“违反社会道德,破坏他人感情,坚决反对”。对道德失范现象的宽容和理解,表现出高职学生价值标准出现了很大变化,趋向于庸俗化、肤浅化、实惠化。

4.高职学生价值选择矛盾化。当问到“如果为了申请学校的助学金,您会如何描述您的家庭情况”,7%的学生选择“大肆渲染,把家里说得很穷”,25%的学生选择“基本照实说,但为了增加被选上的机会,会有一些与实际不太相符”。对于“在食堂打饭时,是否会自觉排队”这个问题,27.7%的学生选择“遇到熟人会插队叫他帮打饭”。这突出反映了当前部分高职学生在价值选择中的矛盾、冲突和对立,他们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践行、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是不一致的。他们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价值观,但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在行为上却又会屈从社会不良风气;他们在思想层面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但实际上却崇尚实惠。他们大谈爱国,却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他们渴望事业有成,但又缺乏勤奋敬业、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高职学生价值观影响分析

1.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为“80后”、“90后”的高职学生带来新思想和新思维,但是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和弱点也不可避免地为高职学生价值观形成带来负面影响。首先,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益原则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它促使一部分同学以金钱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重物质层面追求、轻精神层面追求,有利可图趋之若鹜,无利可图远远避之。其次,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导致高职学生价值观目标功利化,价值选择自我化。部分高职学生把“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付出就要获得看得着、摸得到得实惠,因此他们重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强调自我发展,把自我利益的实现和满足作为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出发点,轻集体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忽视对国家和社会利益应承担的责任。

2.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网络文化迅速渗透到高职校园,它以传播快捷、信息量大、娱乐丰富、环境开放为特点,广受高职学生欢迎,但随着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它的负面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网络文化给学生带来大量西方的具有混乱性和蛊惑性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范式,这必然使学生陷入各种价值冲突之中,给他们带来价值选择的混乱和茫然。

三、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价值观教育目标定位不恰当,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目标是蕴含在政治价值观教育目标之中的,政治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主线和核心,即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和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光荣献身精神的接班人。对于当前的高职学生而言,这种目标脱离了当今多元化时代发展特征和高职学生的客观现实情况,是许多高职学生难以企及的,因而显得过于政治化、虚空化、理想化,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和抵触。

2.价值观教育内容理论性强,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一方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普通本科使用完全相同的教材,这一教材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的体系和完整性,对学生的理论素养要求较高,而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理论水平普遍较低,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很多学生一看到教材内容便望而生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是通过阐述自身与他人、社会及法律的关系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内容过于理想、宏观层面较多、说教色彩浓厚,针对学生个体关注的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矛盾和情感冲突等问题,涉及较少,学生难以学以致用。

3.价值观教育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近些年,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等因素的变化,多种教学方法也被应运到高职价值观教学中,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价值观教学方法不够丰富,缺乏真正意义上革命性的变革。目前,在高职价值观教育中仍以“灌输法”为主导,而“灌输法”注重的是理论灌输,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以教师权威主导模式为主,课堂成了教师个人风采展示的舞台。在这样一种单向封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的探索性、选择性、积极性被抹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爱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8.

[2]张秀萍.全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

[3]周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J].教育文化论坛,2011.

猜你喜欢
价值观价值目标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