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在文体特征的观照下前行

2019-07-26 01:01余灵芬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体特征寓言教学内容

余灵芬

[摘要]寓言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文学体裁,深受学生喜爱。寓言教学应当遵循寓言的文体特征,择定寓言文本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以故事为载体,以促进学生言语能力、阅读能力发展为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寓言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寓言 文体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寓言故事是人类文化长廊中的宝贵财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寓”即寄托,“言”为故事,寓言就是把要说的道理寄托在假托的故事里,以对人们进行劝谕、教育或讽刺。学生喜欢故事,一则则寓言或暗含或明示着成人想要传达给学生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寓言的这种连接和桥梁价值,使其在语文教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让事物以原本的状态去呈现,以自己的原始姿态去存在,万物自然则道法自然。寓言教学之道,也自当“法自然”。何谓自然?笔者认为,深刻把握寓言文体特征,精择核心教学内容,遴选有效教学策略,方能发挥寓言阅读的价值,提升寓言教学的效益。

一、尊重文体特征,法“寓言”之自然

寓言的基本特征可从故事内容、蕴含道理、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来认识。

1.故事小

(1)故事简洁短小

寓言往往是从生活或自然之中截取一个精彩片段加以呈现,有的只用寥寥几语就把讽刺对象的本质或阐明的道理揭示了出来。如《伊索寓言》中《燕子与乌鸦》一则仅有一句:乌鸦与燕子争吵谁最漂亮,乌鸦对燕子说:“春天才可以瞧见你美丽的样子,我的身体却能抵御冬天的寒冷。”

(2)故事情节简单

寓言通常不交代故事背景,也没有环境渲染。人物单一且关系简单,故事推进层次也比较简要。《扁鹊治病》只有两个层次:一是扁鹊劝蔡桓公治病,蔡桓公不听劝告;二是蔡桓公请扁鹊治病,扁鹊逃往秦国。

(3)故事情节虚构

最直接的表征体现在不少寓言以动、植物为主人公,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构造故事。即使是以楚国人、郑国人等为主人公展开故事,也只是作者假托的故事角色。如《战国策·楚策一》中《狐假虎威》的故事为荆宣王问群臣为何畏惧昭奚恤,如果将其当作史实来教学,那就与文章的宗旨相悖了。

2.寓意深

寓言着力凸显违背常情常理、矛盾荒谬之处,来达到告诫、劝谕的目的。如《掩耳盗铃》中,那个人把耳朵捂住去偷盗铃铛,以为别人也会听不见,愚蠢至极。读者就在这荒唐的行为中明白了不能自欺欺人的道理。

寓意的揭示方式大致有两种:有些寓意在文中用一两句话来直接揭示。《骆驼和羊》中,老牛的话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有的寓言的寓意则内蕴于文中。如《纪昌学射》的结尾为:“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学习本领要有恒心、有毅力”的寓意文章没有表述出来,需要读者细细揣摩。

3.表现手法妙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在寓言中贯穿始终,故事是喻体,寓意是本体。惊人的夸张手法,把哲理、教训、讽刺放大出来,使寓意的表达更加透彻。

(2)人物言行对比

同一人物前后态度对比,不同人处理方法对比……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人物形象,从而达到揭示寓意的目的。《学奕》中,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通过二人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对比,揭示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的寓意。

二、精择教学内容,法“教材”之自然

寓言的核心教学内容應包含其深刻影响人类的思想内涵及其独特的体式特征。

1.指向学科功能的内容抓手

寓言除了关注其“原生信息”(主要讲什么,想表达什么情感),还要深度探索其可能的“教学价值”,即探寻其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价值,发掘其蕴含的“语文现象”“语文知识”“语文形式”等。《扁鹊治病》以人物的对话展开情节,诸多对话前富于变化的提示语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范本。教学时,让学生画出提示语,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把提示语写丰富的。抓住描写时间的词语,体会情节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抓住扁鹊的动作描写,体会扁鹊的真诚和负责。通过蔡桓公病情、态度的对比,逐步深化对寓言内涵的认识。

2.指向文体阅读的内容抓手

不同文体的阅读取向与阅读策略不尽相同。根据寓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可以更有效地阅读寓言。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寓言阅读方法的渗透,应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基本思维”。如四年级下册第八组《寓言两则》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教学,发现《纪昌学射》的第二、三自然段,都是先写飞卫的教导,再写纪昌刻苦练习,最后写纪昌本领练得到家,而《扁鹊治病》在结构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比阅读,学生理解了寓言在表达上的一大特征:运用相同的结构、反复的情节,使寓意传达更鲜明,使寓言更具哲理性、讽喻性。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了寓言的共同特性,感悟到了寓言的个性表达方式,发展了学生对寓言的整体认知。

3.指向功能效应的内容抓手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提升明辨是非美丑的能力,理解寓意无疑是寓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分析人物语言、故事情节、关键性句子;分角色朗读、情景表演;想象续写、联系实际等都可以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寓意。如引导学生理解《扁鹊治病》中蕴含的寓意时,教师抓住文旁学习泡泡中的提示“我想对蔡桓公说……”展开教学,学生在与人物的对话中,切实领会了寓意,避免了生硬、直白的说教,寓意揭示水到渠成。

三、遴选教学策略,法“生本”之自然

依体而教,发挥寓言阅读的价值,寓言教学才更有语文味。

1.以故事为载体,发展言语智能

寓言的主体是故事,教师应抓住这一特性来设计教学,组织故事的读、讲、演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角色,感受故事内容,达到对文本的理解。

(1)分角色朗读

在朗读中体会角色的心理、情感、性格以及说话的意图,来达成对人物形象的揣摩。如《扁鹊治病》,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不仅感知了蔡桓公的病情变化,而且体会到了扁鹊的医术高超和蔡桓公的讳疾忌医。

(2)讲故事

如在《守株待兔》教学中,让学生看图,选用几组词语“野兔、窜、撞”“种田人、跑、捡、丢”,同桌间互讲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故事内容,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头语言,进而学习语言、内化语言。

(3)演故事

教学《纪昌学射》时,让学生扮演纪昌一角,体验纪昌“睁大眼睛,注视”“聚精会神盯着”的恒心和毅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会寓言的道理,比教师说教要有效得多。

2.以体认为方式,深化能力训练

寓言言在此意在彼,这一文体特征决定了理解寓言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

(1)推理能力

教师可通过节奏变化,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和判斷,对当下做出判断和选择。如《揠苗助长》教学中,让学生推演宋人想让自己的苗长得快一些,会做些什么。学生推演的故事内容和寓言内容大相径庭,宋人的荒谬更加显现出来,进而学生推导出,不仅把苗往上拔使苗长得快不对,所有违反事物自身发展规律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2)归纳能力

归纳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剔除细节的干扰,整体性地把握故事主干,从而有利于对寓意的理解。如《鹬蚌相争》一文,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为小故事“鹬蚌相争”与大故事“智劝惠王”,再用一句话把两个故事连起来:苏代用“鹬蚌相争”的故事智劝惠王,使惠王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故事的结构与主干在归纳的过程中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和明确起来了。

(3)评价能力

让学生对寓言的人物或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来分析、解释生活现象,这是一种积极的语用能力。如学习《扁鹊治病》后,让学生对蔡桓公这个人物进行评价,并说说身边有无类似蔡桓公的人。学生通过品评人物,与寓言类似的生活现象做比较,发展了思维,加深了对寓意的把握。

寓言是诸多文化现象中的一朵奇葩,是最具智慧的文化经典。寓言教学应当自始至终遵循寓言的文体特征,择定寓言文本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以故事为载体,促进学生言语能力、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掘寓言的教育功能和美学价值。把寓言教成寓言,我们才能使寓言教学朝着更为本真、更为自然的方向发展,这才是语文为法自然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文体特征寓言教学内容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
习作赏评课,“不教之教”的习作之旅
把握文体特征,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