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鑫
摘要:近年来,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央视出品的众多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都成为了难得一见的“爆款”。本文通过对《经典咏流传》这一案例在节目形式内容、传播方式手段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其获得广大观众认可的原因,并对中国传统诗词音乐化传播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浅见。
关键词:经典咏流传 和诗以歌 音乐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2-0163-04
一、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诗词的传播现状分析
(一)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诗词的传播现状
2017年,一档《中国诗词大会》引发了全民对于中国传统诗词的关注。据央视数据显示,第二季10期节目的收看观众累计高达11.36亿人次。节目的冠军——00后复旦大学附中学生武亦姝一夜之间成为了“网红”,一度占据微博热搜榜榜首。主持人董卿、比赛的环节设置、飞花令也都成为了人们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在这个流量小生霸屏、网红丛生的年代,《中国诗词大会》如同一股清流,彰显着我们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
然而这档“现象级”节目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诗词短小精悍,意味深长,因此真正做到欣赏、懂得其中的滋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节目通过竞赛的形式,短暂的答题时间以及激烈的竞争碰撞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受众对于诗词內容的关注度。因此,从很大程度上说,受众只是对节目的形式、节目所传达的东西感到好奇。然而真正的文化自信是应该溶于血液、思想当中的,因此想要真正做到让受众真正的接受古诗词、了解它、读懂它,仅仅只靠这样一档节目是不够的。
(二)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诗词音乐化传播的创新探索
尾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潮,2018年大年初一,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以“文化+音乐”的创新形式,引发了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的又一波“中国传统诗词热”。这档音乐文化电视节目收视率在34城平均达1.418%,开创文化节目新高,豆瓣评分高达9.4。《广电时评》连续7次发表对该节目的评论文章,这也是唯一一档被《人民日报》连续三天刊登评论文章的电视节目。除此之外,新华社、光明日报、共青团中央、紫光阁、央视新闻等100多家权威媒体都纷纷报道了该节目的相关内容。节目引发的效应也成为了今年两会讨论的热点。究竟《经典咏流传》这档节目是如何在众多电视节目当中突出重围,引发中国传统诗词音乐化传播新时代的?下面笔者将对其制作、传播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
二、以《经典咏流传》为例分析中国传统诗词音乐化的创新传播
(一)节目概况
《经典咏流传》是2018年,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节目采取“和诗以歌”的形式,以流行歌曲搭载中国传统诗词,将中国文脉展示给普通大众。观众可以通过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三个平台聆听节目中的音乐并与好友分享音乐。节目秉承着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宗旨,将中国传统诗词进行重新谱曲,邀请了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著名音乐人庾澄庆和著名主持人曾宝仪四位大咖担任“经典鉴赏人”。每一期节目都会精选5-6首诗词进行演绎,节目主持人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担任,主持人小撒会将原诗朗诵一遍,随后由经典传唱人进行曲目的演绎。
(二)节目内容形式创新
1.重现诗歌相合,旧词谱写新曲
在我国的文化类节目中,以歌的形式来演绎诗似乎还从未有过。可以说,《经典咏流传》开辟了“和诗以歌”的先河。其实,所谓“诗歌”,早在诞生之初,二者就是相互依存的。只不过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由于记谱法等一系列原因,只有诗词被保存了下来。其实,今天这种“和诗以歌”的形式,与其说是一种创新,不如说是一种回归。回归到诗与歌原本相处的模式当中。
只不过在这种诗歌相和当中,节目赋予了其更符合当今时代的创新表现形式。歌词以中国传统诗词作为基础,有些歌曲还会对歌词进行现代化的加工,将旧词新语相互融合。例如,引起千万人泪目的《苔》,除了袁枚的“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经典传唱人梁俊还加入了自己的创作——“如果没有那次眼泪灌溉,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现代的表达和经典诗词完美结合,赋予了中国传统诗词现代的表达。
2.放弃对抗赛制,注重内容诠释
众所周知,在电视节目中一贯会采取对抗性的赛制,这样能够增强比赛的戏剧性效果,剑拔弩张的气势能够给观众造成一定的心理紧张感,从而提升其对比赛的关注度。但是《经典咏流传》节目放弃了这样一种对抗性的赛制,回归节目最本质的部分——内容。想要继承,理解是第一步。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放在今天并不是一种能够直接与现代人沟通的事物。所以,节目放弃了对抗性的赛制,而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上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如同百家讲坛一般对于每一首诗词的解读,能够让观众真正理解诗词所表达的含义,从而达到心灵上与诗人的真正沟通。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则是从专业作曲角度为观众分析,将音乐这种抽象的表现手段转化成了语言解释给普罗大众。
3.大家携手新人,传统衔接流行
《经典咏流传》作为央视文化类节目,承担起了“流传”的重任。流传,就是延续,就是一辈一辈的继承。节目多次通过老艺术家携手流量新人的形式,营造一种年代的过度感。例如著名歌唱家杨洪基和青年歌唱家王晰共同演绎了经典作品《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老师的美声唱法和王晰的流行唱法相互衔接,时代的过度感油然而生。观众在他们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血脉的延续。再如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枉凝眉》,节目邀请到了原唱陈力老师进行诠释,陈力老师的演绎将观众的思绪拉回到了经典的87版《红楼梦》中,回到了明清年间曹雪芹书写的贾府盛世,然后内地年轻男演员余少群继续演唱。二者各有韵味,各有时代。
同时,在这些经典传唱人中,节目组邀请了很多有潜力的流量小生,如TF boys的王俊凯、“中戏第一”的张雪迎、“明日之子”的毛不易、“古风新唱”的霍尊等等。这些“新人”往往自带话题和流量,为节目吸引了相当多的粉丝群体。同时,由于这些“新人”的粉丝大多都是90后、00后的年轻人,所以,节目也正好借此吸引年轻人的观众,向年轻人传递中国传统诗词,让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4.扎根中国土壤,蕴含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诗词当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因此,以音乐的形式呈现,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中国特色元素。经典传唱人曹轩宾在诠释《送元二使安西》这部作品时,运用了陕西的唱腔,方言中悠长绵延的韵脚,将离别的哭诉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加入了古琴这样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元素,使整部作品的意蕴更加深刻动人。谭维维演唱并参与创作的作品《墨梅》更是加入了中国传统的“戏歌”元素,让整首作品洋溢着浓浓的中国风骨、中国特色。
(三)传播方式手段创新——融合各种媒介,提升传播力度
节目组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力量,所以在《经典咏流传》中,使用了“1+4”的创新模式,即电视大屏的“1”与短视频、H5、微信公众号平台、音乐播放平台“4端”的融合传播。在节目播出过程当中,观众可以通过“微信摇一摇”,直接进入到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将微信平台中的视频、歌曲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这种形式很好地将电视这种传统媒介与新媒体连接起来。一方面能够改变电视传播以故事表达、艺术感染力为主的说教之感,让观众直接通过文字、歌曲去感受作品传达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这种“1+4”的创新互动模式,能够吸引众年轻人的好奇心,让观众自主参与到节目的互动当中,在无形当中也为官方微信公众号积攒了访问量。例如以节目第一期中的一首歌曲《苔》写成的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一夜之间,亿万中国人记住了它》,在短时间内获得了10万+的阅读量,大量转发使《苔》的短视频点击量达到了4000万,并成为了春节期间最热门的歌曲。《经典咏流传》改变了播出即终点的传统产业链条,将播出变成了传播的开始,在新媒体时代下,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传播力。
三、我国电视节目在传统诗词音乐化传播方面的未来探索
(一)创新形式内容,寻求创新突破
近些年,央视推出了很多文化类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等等,也都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在为这些傲人成绩感到欣慰之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中国人的劣根性——模仿。一部现象级的作品,尾随而来的是各种跟风模仿。中国的电视节目应该在内容形式上寻求双向突破,以更好的形式内容来传承中国传统的诗词、音乐文化。《经典咏流传》拉近了观众与诗词之间的界限。让平时背了忘、忘了背的枯燥作业变成了快乐哼唱、信口拈来的生活习惯,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二)正面价值导向,培养年轻血液
现代社会中弥漫着浮躁的风气,人们忙忙碌碌,总是容易忽视情感的表达。无论是家人之间的亲情,还是朋友之间的友情,还是对于家国的情怀,似乎都被慢慢的忘却。而在古人短小的诗句里,传递着“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处之,也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婉转离别,抑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的家国情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以歌唱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向他们传达这样向上的价值观念是相当有必要的。
而且,正像经典传唱人谷建芬老师正在奋斗的事业一样,我们需要培养年轻一代的血液,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年轻一代接触中国传统诗词,在看似随意的哼唱中牢记这些精练的文字。同时,注重对于中国传统诗词精神内涵的教育,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传递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剥离文字的隔膜,让他们真正走到诗词当中,用心感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文化之美。扩大受众群体,像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可以走进校园当中,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途径,来培养年轻的血液,传承我们中华千年的文化。
(三)打造中国原创,推动文化输出
我们一直在感叹,中国现在的电视节目没有自己的作品。放眼望去,收视率高的节目都是国外引进的,例如《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我是歌手》等等。《经典咏流传》的“火爆”也为中国电视人带来了自信,这正是真正的中国原创。千百年的传统诗词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模仿不来的,这不正是我们应该引以為傲的资本吗?美国有好莱坞电影、日本有二次元漫画、英国有神级剧本,他们跨越不同价值观来到中国,广受欢迎,相信我们的中国传统诗歌,也同样具有征服外国人的气魄。《经典咏流传》其实有在做文化输出方面的尝试,在第一期的表演中,有一首作品叫《登鹳雀楼》,邀请了果敢-疯马乐队来演唱,其中还加入了一段英文版《登鹳雀楼》,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译的。将中国的诗词翻译成英文的形式,无疑降低了文化输出的门槛。同时,音乐无国界。嘻哈作为一种舶来文化,通过《中国有嘻哈》等综艺节目,能够快速与大众文化的土壤融合,并且被加入中国传统的元素,成为风靡一时的音乐类型之一。可见,文化之间的隔阂,以音乐这种方式去打破,或许是最巧妙的一种方式。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更是如此,它蕴藏了我们老祖宗千百年来的智慧,如若以音乐作为媒介,相信能够很好的打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所向披靡。
四、结语
传承与发展文化自信,是当前整个中国的诉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中国诗词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是文化自信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但是,如何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中国传统诗词,真正理解它、传承它,是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央视推出的《经典咏流传》为我们开辟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和诗以歌的形式,更多的人愿意走进中国传统诗词,因其而感动、因其而自豪,更通过歌的形式,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更好的认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节目中所采取的音乐化的创新传播探索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把握好这种传播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传递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同时丰富我们的歌曲库。目前,弘扬中国传统诗词、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艺术管理者的我们,也应该好好借鉴节目的成功经验,思考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究竟该去向何方!
参考文献:
[1]陈鹏.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特色与优化策略[J].现代视听,2018,(04):5-9.
[2]刘维嘉.做有文化的文化类电视节目[J].现代视听,2018,(04):24-27.
[3]陈丽丹.《经典咏流传》融媒体创新传播模式分析[J].电视研究,2018,(04):66-68.
[4]任晶晶.《经典咏流传》让经典流行起来[J].文艺报,2018,(04):1-2.
[5]高婧璇.文化节目2.0时代趋势下央视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8,(02):23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