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应着力实现“六个转化”

2019-07-26 01:03刘娜吴纪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校

刘娜 吴纪龙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的总体要求。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依据这一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求变,以提升高校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水平为基本目标,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关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六个转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3.015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3-0075-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1],为全面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明显增强,但仍面临着“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够时尚等问题。高校应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以“六个转化”不断提升課程质量和水平。

一、教学目标:由知识体系的打造向价值体系的培育转化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理论课就要讲理论,这是一种简单化的做法,也降低了理论课的定位和功能。理论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知理论、懂理论,认知仅是基础层次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是要发挥理论的工具性价值,是引导学生用理论,进而养成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更多地表现为思想启迪、价值引导和道德涵育。不过,在当今高校专业学科划分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中,人们也很容易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去评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批判地来看,如果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同于一般的知识传授,会降低教学的针对性,破坏教学内涵的完整性,窄化思想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维度。我们应认识到“认知”只是思政课教学的基础环节,更高的还有“认同”和“实践运用”环节。“认知”主要与理论的知识属性相关联,“认同”和“实践”则与理论的价值属性相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的层面,应当辩证地把握知识传授与价值培育之间的关系。从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性角度看,知识传授与价值培育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互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精炼地阐明了教学活动的完整性,他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不仅教学生求真,还教学生做人。知识的传授能够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或技能,而价值观培育则可以塑造健康的社会人格、优良的德性和精神修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一种作用于受教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们的思政课教学,要给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教会他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德性,更要教他们学会做好的价值选择,避免成为“单向度”的人。

二、教学理念:由“要我学”向“我要学”学生主体性转化

理念主导着教学方式方法,并在一定意义上主导着教学建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生师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必须由传统教学活动中“以教为主”转向教师发挥引领、指导、监督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倾力搭建互动平台,充分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参与度。早在20世纪30年代,胡塞尔就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他认为主体间性扬弃了人的自利性的自我中心取向,包含有集体主义、互利互助之意。[2]主体间性思想反思和批判了主客二分的哲学理念,反对主体中心化倾向,认为作为对象的客体应该受到尊重,应该保证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不被破坏。这种思想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者中心地位,更加尊重受教育者,调动和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学者甚至提出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设想,并解释为一种全面、真实、平等、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主客二分的、偏激的、片面的、过度的、单子式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3]主体间性理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范式,在新的理论基础上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和规律[4],它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努力遵行平等、尊重、交互、关怀等理念和原则。

首先,要树立双主体的教学理念。双主体教学理念,从教的角度说,教师是主体,要突出引导、指导和导向作用;从学的方面说,学生是主体,要积极、自主、能动的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当然,“教”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学”,教师要“唤醒学生通过教育达到自我完善的意识,让学生作为一个完全自主的个体主体参与到自身道德人格的建构中”[5],只有双方的主体性都得到发挥,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其次,要确立双方对等的教学地位。主体间性指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尊严上要求相互尊重,教与学的地位上要求双方对等,平等交流,信息的流向上要求双向互动。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引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都可以随时进行交流研讨,进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第三,树立双重导向的价值观念。传统教学中教育者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执行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更多地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学生个体的需要与个体价值;只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忽视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空话、套话的境地,容易给学生形成“高高在上”“晦涩难懂”的负面印象。树立双重导向价值观念的思政课教学必须坚持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既不能只强调社会价值而忽略学生的个人价值,也不能因迁就学生、取悦学生就削弱了社会价值,因此既要讲国家、社会层面的宏观大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又要讲个体的微观生活,尊重个体的价值追求。

三、教学关照:由“千人一面”向关注学生的个性转化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观、世界观和历史观等方面都实现了巨大的变革,超越了西方传统中先验化和超验化的思想方式,将理论的目光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世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变革,理论才真正变得关照现实和关心人自身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充分发扬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关照,将教学关照聚焦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关照层面仍然存在着“千人一面的大一统、一般齐”甚至讲“空话、大话”的缺陷。在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关照应该从整体化向精细化、个性化、人文化转化,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智慧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力避千书一面、千人一面的大一统、一般齐,力避脱离实际的‘空话‘大话,注意分析不同学生特点和实际。”[6]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关照好人的需要和利益,服务于人的发展和解放,[7]学生不再是“批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产品,而是充满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青年学生的文化特点。

当代青年学生较之以往的青年学生及其学习特点已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这一代青年学生更为崇尚个性,追求自身思想独立,更愿意凸显自我意识,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关注来展示自我。另一方面,他们思想更活跃,视野更开阔,易于接受新事物,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更为强烈,他们也很善于利用网络获取有价值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进行自我拓展。表现在学习特征上,追求富有说服力、新颖、前沿的知识,对熟悉知识的简单重复比较排斥,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乐于接受轻松活泼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对经过自我质疑、思考后而产生认同的观念、观点能够快速掌握和运用,对课堂中简单灌输的“定论”和苦口婆心的抽象说教则较为漠然。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必须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特点,准确抓住青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习惯和思维特征,实现精细化培养和个性化对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加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因此,我们需要基于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特征开展教学,在了解学生成长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导功能,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彻底批判旧哲学的同时创立了关照现实、关心人和旨在改变世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引导青年学生将价值理想与现实存在统一起来,树立理性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统一的原则。教育作为关注人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必须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利益诉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与青年学生“结对子”,多谈心,多了解他们的现实诉求,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关怀。另外,关心学生的个性和成长,还必须着力解决好青年大学生因学习、人际交往以及贫困带来的经济和心理压力等各种问题,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他们对党和国家、社会的感恩之情。总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是当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四、教学内容: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近些年來,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要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宣部、教育部在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工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是在抽象概括和总结经典理论内容的基础上,以理论知识的内在逻辑框架为支撑而构建的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是教学实践的基本遵循,是指导教学和规范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政课教师要在一定的教学时限内向学生讲授经典的、核心的理论内容和理论方法。因此,教材必然是教学的出发点,围绕教材内容灵活地设计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是,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教师的核心任务显然不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或者解释理论内容。解释说清理论仅仅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重点则是通过价值引领养成德性、修养和智慧,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教材中的经典理论只是育人路途中的出发点,而要克服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使理论不仅成为深刻解释世界的思想方法,还要成为改变世界的实践智慧,那就需要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题材和教学话语。只有将经典理论生动具体地延伸到学生身边,融入到现实问题中去,才能显明理论的生命力,也才能使理论和教学吸引人、掌握人。抽象的理论如果不能融入现实生活,不能转化为实践智慧,就会变成无人身的理性幻想。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经典理论融入生活和加强现实关怀,展现了它与人自身的亲缘性,在生成为实践智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曾指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9]。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更是要着重培养人的智慧,让人们把它当作实践智慧、生活智慧、人生智慧去践行,当作实现国家、社会和人综合发展的文化智慧去践行,而不是“局限于课堂、书本,就概念谈概念,就理论谈理论,那就只能是理论层面的逻辑推演和自我论证,学生对意义世界的探求不是从丰富厚实的生活智慧出发,而是从枯燥干瘪的语言符号和空洞浮华的意义气泡入手”[10]。

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讲什么”的同时,还要弄明白“怎么讲”,即“包装”的问题。如果在教学场域中,仅仅生硬地使用文件式和教材式话语、政治性和宣传式话语,把理论教育搞成宣传教育,把本应生动鲜活的教学弄成读课本、念文件,这等于扼杀了思政课教学效果。如果过多地使用学术性话语来表达,会增加学生接受的难度,而且心理距离的拉大无形中会产生生疏感和抵制情绪。只有将话语体系从天边拉到身边,理论难题通俗化、学术问题生动化,现实问题生活化,才能让大学生找到有生命力的坐标、形成有温度的共鸣。

五、教学方法:由知识论证为主向问题导向为主转化

传统的教学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设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现实化的合理性为前提,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利用各种材料、通过各种方式来论证其可靠性、可接受性。这种教学的最大问题是把马克思主义预定为既成的结论,把教学的任务简单化为让学生接受这些结论。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恩格斯也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2]这些经典表述都明确地告诉世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使现实世界革命化”[13]是马克思主义者即实践唯物主义者的永恒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使马克思主义掌握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把科学理论教条化,而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功能,通过研究性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仅是流于灌输可靠的结论,讲授抽象的知识,而不能在解释现实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穿透力和阐释力,引导学生在对问题的研究关注中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就不可能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中国化成果真正取得青年学生的理论认同和思想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解释和论证课,它的魅力不是用逻辑论证来说服人,而是用理论和理论现实化来说服人、教育人、改变人和塑造人。相比于论证式教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是更有效的教育途径。所谓问题导向,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以解释和论证现成的定论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围绕问题来设计教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多方引导,使学生“多问”,言传身教,使学生“会问”,引导学生一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很好地正视和探究问题,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公平正义等缺少深入的分析解答,要么简单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观点,要么对问题的解决止步于已有的形式和答案。这些问题大多是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解决他们思想问题的关节点,也是影响他们价值取向、决定他们政治态度的关键点。这些敏感问题如果不澄清,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困惑和质疑,甚至给非主导价值观留下传播的空间。

哪些问题应该成为引导学生研究关注的问题?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问题。“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1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突出问题导向,就必须研究中国问题,解答时代课题,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意蕴、时代内涵和时代精神。此外,体现课程特征的基础性问题,体现学科前沿的新问题,学生关心的切身利益和人生规划发展问题,迷惑和困扰学生的社会问题,社会思潮中的错误问题等也必须给予充分关注。师生围绕上述问题共同感悟、探究,通过学―疑―思―释―悟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研究性教学不是放任学生自由判断和选择。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控好课堂,既要澄清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又要对科学的理论观念加以引领确立;既要把问题研讨深入,又不能局限在問题本身,一定不能丢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本质,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六、考核方式:由“单一化”考试向“多方式”考核转化

“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乃至机构建设等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思政课考试考核方式依然相对传统,尽管广大思政课教师为改进考试考核做出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依然没有形成比较成熟和一致的新型考试机制。就现状分析,高校思政课考试考核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相对明显:一是考试形式缺少创新,考试内容、题型设计以及信息反馈分析等方面存在弊端,考试对教学的支持明显的不足;二是考试的设计过于简单化,成绩过分集中在一份试卷,忽视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和实际表现,不能真实检测出教学和学习的实际效果;三是考试的目的性价值过于突出。对教师而言,考试成了教学要完成的常规性任务;对学生而言,考试“过关”或拿高分成了学习课程的目的。教师和学生中都存在着考试导引教学和学习的现象;四是考试内容没有完全摆脱知识化取向。以知识性问答为特征的客观性试题占很大的比重,即使主观性试题,也是早已设计好标准答案和答题套路的“伪主观”。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规定“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考试本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但一些思政课考试被狭隘地理解,孤立于教学过程之外,仅仅成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失去了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这容易导致考试本身目的化,致使考试功能发生异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做人的思想层面、价值观层面教育的课程,其教育内容具有抽象性,教育效果具有内隐性。人的观念的形成和改变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完成的,仅仅通过考试一个环节并不能准确把控教育效果,既需要从态度、参与度、结果等全过程考核,也需要从认知、内化、践行等多层面考查。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定位、合理设计思政课考试,实现“单一化”考试向“多方式”考核转化,闭卷考试与开放式个性化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回归其本来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实现“多方式”考核,必须把考勤、课堂表现、实践教学、考试等有机结合起来,考核的内容更加全面,考核形式更加多样,既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又可检查学习效果;既考核理论认知,又检验能力和素养;既检查理论的接受和观念的变化,又分析理论观念的践行情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主张采取全过程、多模块的考核办法,通过考察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试来计算总成绩。平时成绩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的评定。依据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参与、课堂听课状态以及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成绩评定;学生获得实践成绩的形式可以很多,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或学术论文,也可以参加校内实践获得成绩。同时可以探索把思政课实践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的实践格局中;期末考试的试题必须紧密围绕教学内容调查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每个教学要点都要围绕从理论的认知、观念的认同向行为的转化等多个层面设计试题。每个试题从选题到备选项都必须精心设计,从学生的答案中能够准确反映出考核意图。试题的设计要隐性化。如果问题设计过于显性和直接,就容易暴露出试题的真实意图,学生会很容易按照答题的套路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总之,我们需要不断尝试打破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形成更加符合思政课课程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考试模式,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参考文献

[1][6][8] 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 12- 09(1) .

[2][3]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2,343.

[4] 邵西梅.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101-104.

[5] 古琳.论人文关怀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19-22.

[7] 张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7(5):7-10.

[9]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6.

[10] 雷艳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回归生活的“四化”路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1):157-161.

[11][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75.

[12][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284.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