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阳 刘彤 陈文博 宋晓阳 杨慧花 王超
本文以蛋白质水平分别为5%、10%、20%、40%的饲料饲喂单环刺螠幼螠45天,测定单环刺螠幼螠体重,计算成活个数,并对单环刺螠表皮颜色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为20%适量添加螺旋藻粉组,对单环刺螠幼螠生长更有利,成活率更高,变色率更高。
单环刺螠,俗名海肠,属于螠虫动物门(Echiurioidea)、螠纲(Echiurida)、无管螠目(Xenopneusta)、刺螠科(Urchidae)、刺螠属。生活在海边潮间带,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岸。单环刺螠个体肥大,肉味鲜美,体壁肌富含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近年来,随着单环刺螠人工室内育苗技术取得突破,在大连市黄、渤海沿岸的育苗和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关于单环刺螠的报道主要是针对其繁殖生物学等方面,有关蛋白水平及螺旋藻粉添加对单环刺螠增重和体表皮肤颜色变化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蛋白质是水产动物有机体结构和功能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在各类营养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螺旋藻粉在扇贝、刺参等水产经济种类育苗和养殖过程中使用效果极佳。因此,本研究以不同蛋白水平和螺旋藻粉添加的饲料投喂单环刺螠,探讨单环刺螠最适蛋白需求量,为单环刺螠养殖饲料蛋白水平的选择和螺旋藻粉的添加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饲料以优质进口鱼粉为蛋白源,配以优质海泥,优质大叶菜粉经磨料机研磨混合,根据鱼粉添加量不同,分别制成蛋白水平为5%、10%、20%、40%四组配合饲料供实验使用。保存于-20℃冰箱中。
实验幼螠为大连市瓦房店某一养殖场培育的同一批幼螠,选择体质量为(0.2±0.02)g的无伤病单环刺螠幼螠180个,随机分配到18个40L方槽中,每槽10个,每个蛋白水平和螺旋藻粉添加设3个平行组。各槽随机摆放在室内,饲喂45天。
实验期间,每日分别于8:00和16:00饱食投喂2次。实验采用换水饲养,每3天全量换水一次,24h充气。
整个养殖期间水温18℃~22℃,盐度为(32.4±0.3),照度300lx~700lx,溶解氧(7.85±0.04)mg/L,pH8.0,总氨氮小于0.05mg/L,亚硝酸盐小于0.01mg/L。
增重率(BWG,%)的测定:实验结束后测定存活幼螠平均体重(Wt),然后与幼螠初始平均体重(W0)比较。
成活率(Rs)的测定:实验结束后测定存活幼螠个数(d1),然后与初始幼螠个数(d0)比较。
变色率的测定:实验结束后测定存活个体中变色个体数(d1),然后与存活幼螠个体数(d0)比较:
变色率(%)=d1/d0×100%。
不同的实验饲料对单环刺螠幼螠体增重率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见,增重率最大组是饲料蛋白水平20%同时添加螺旋藻粉组,与饲料蛋白水平20%组差异不显著。增重率最小的实验组是饲料蛋白水平5%组。
不同的实验饲料对单环刺螠幼螠成活率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饲料蛋白水平20%同时添加螺旋藻粉组成活率100%。饲料蛋白水平5%组和饲料水平40%组成活率为83%。
不同的实验饲料对单环刺螠幼螠成活率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见,饲料蛋白水平20%同时添加螺旋藻粉组体表皮肤变色率63%。饲料蛋白水平5%组体表皮肤变色率仅为10%。
蛋白质作为生命的基础在水产动物生长和存活过程中必不可少,如果投喂蛋白含量过低的饲料,饲料蛋白用以满足体组织的建构,修复和代谢需要的比例增大,而用于生长的蛋白相对减少,体增重较慢。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单环刺螠生长性能出现下降,过多蛋白消化不掉会因为脱氨分解转化成能量,降低蛋白转化率,增重降低。从实验结果看,饲料蛋白水平20%实验效果最佳,但是与10%蛋白水平饲料组差异不显著,考虑到生产成本可以用10%蛋白水平饲料代替。
图1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及螺旋藻粉添加对单环刺螠幼螠体增重率的影响
图2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及螺旋藻粉添加对单环刺螠幼螠成活率的影响
图3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及螺旋藻粉添加对单环刺螠幼螠变色率的影响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上被广泛应用于鱼、虾、蟹、贝的饵料或饲料添加剂。它具有高蛋白、高营养、高消化吸收率,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力等特性,并且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对养殖品种具有促进生长、增加食欲、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幼体成活率、改善品质体色等功效。从本实验结果看,螺旋藻粉的添加在合适蛋白水平情况下,不仅对单环刺螠幼体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发现对单环刺螠幼螠体表颜色变化有帮助。
综上所述,蛋白水平20%添加螺旋藻粉的配合饲料对单环刺螠幼螠生长、成活、变色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