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沙萍
[摘 要]文章利用物理学动量规律对股价运动进行研究,阐述了股票具有的物理属性及基本规律,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形态对冲原理及运用的相关规律。
[关键词]股票动量;形态对冲;平衡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3.044
众所周知,股市有四个基本要素即量、价、时、空,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股市的基本运动形态。同时这四个要素就决定了股票具有物理属性,那它就适用于物理学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股票的运动进行物理规律探讨。文章利用物理学动量规律对股价运动进行研究,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 股票基本元素的物理学量化处理
本文所有图表采用前复权和对数坐标。
(1)股票质量:股票的净量(流入与流出的成交量差值);
(2)股票的速度:单位时间内价格变动量;
(3)涨停板的净量:当日股票涨停板不开板,净量为正。当日若中途开板,开板时段成交量取负。封板之间的成交量取正。其他以外盘与内盘差值计算净量;
(4)跌停板的净量:当日股票跌停板不开板,净量为负。当日若中途开板,开板时段的成交量为正。封板之间的成交量取负。其他以外盘与内盘的差值计算净量。
2 计算公式
MV=∑mivi/n
M表示某交易时段的平均净成交量;V表示某交易时段的平均价格变动速度;mi表示单元(日)净流入(流出)成交量;vi表示单位时间(日)价格变动量;n表示交易时间段的天数;mi表示某日外盘成交量-当日内盘成交量。
vi(某日平均价格变动)=|(H-S1)+(L-S1)+2(S-S1)|/4
其中,H表示最高价,L表示最低价,S表示当日收盘价,S1表示昨日收盘价。
3 基本规律
MV>0表明股票具有向上的动力或股价即将转为向上;MV<0表明股票具有向下的动力或股价即将转为向下。
在盘整区域连续出现MV>0表明即将出现一波趋势性的向上大涨行情;在盘整区域连续出现MV<0表明即将出现一波趋势性的向下大跌行情。
动量平衡点: 实际上是MV=0的点。股价运行方向需外加动量打破平衡,若此时外界以正动量打破平衡,会形成向上的趋势性行情。若外界以负动量打破平衡,会形成向下的趋势性行情。
盈亏平衡点:这个点是所有投资者的平均成本点,当前一个盈亏平衡点到后一个盈亏平衡点之间的总动量若为正,之后将出现趋势性向上行情,直到另一个盈亏平衡点出现后结束。反之,则将出现向下的趋势性行情。
4 案 例
案例一:可立克的动量运用(2015.12~2016.6)。见图1。
第一,笔者先计算开板后(A点)的两条阳线的动量,查数据:
第一条阳线:外盘成交:9.45万手,内盘成交:18.96万手,m1为-9.51万手。股价平均变动v1=|(18.2-16.54)+(15.2-16.54)+2(18.2-16.54)|/4=0.91
动量m1v1=-9.51×0.91=-8.65。
第二条阳线:外盘成交:7.39万手,内盘成交:17.47万手,m2为-10.08万手,股价平均变动v2=|(20.02-18.2)+(17.96-18.2)+2(20.2-18.2)|/4=1.31
动量m2v2=-10.08×1.31=-13.15。
这两天股价虽然在上涨,动量却反向运行,A点为动量由正转负的动量转向点。预示大跌就在眼前,接着股价出现暴跌,从20.02暴跌到11.11,跌幅达到45%。
第二,再研究一段时间的动量规律,选取从动量转向点A到B这60天股价的运动,A点的股价和B点的股价收盘价相等,意味着这60天股价的总位移等于零,A到B的股价运动的平均速度为零,那么从A到B的平均动量等于零。AB的连线就是一条动量平衡线。若有新的向上的动量加入,就会形成一波向上趋势性行情。上图可以看出:在B点后有新正动量加入,所以形成了一波较大的上升行情。
案例二:中国平安的盈亏平衡点运用:(为了计算方便选取月K线,短、中、长期均线选用5月、10月、20月均线)见图2:截至2016年8月的图表。
分析1:图2标注的3个点都是短、中、长期移动平均线的交聚点,这是所有投资者共同的盈亏平衡位置。笔者称为盈亏平衡點,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一个盈亏平衡点到前一个盈亏平衡点之间的运动,如果平均动量为正,之后会形成上行情。否则会形成下行情。
分析2:图2第一个盈亏平衡点之前的交易平均动量为-31.2,之后出现下跌,跌幅为19.2%。第二个盈亏平衡点到第一个盈亏平衡点之间的交易平均动量为+543.6,之后出现上涨,涨幅为133%。第三个盈亏平衡点到第二个盈亏平衡点之间交易的平均动量为+112.8,由于这个盈亏平衡点的平均动量为正,如果没有大的系统性因素异常,应该会出现一波趋势性上升行情,现在才刚刚开始。
注: 2015年7月27日进行了10送10股,这之后的成交量采用减半计算。
5 形态对冲原理及运用
股票运行通常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形态,顶部形态积聚了向下的动量,如果要阻止股价下跌,必须有底部形态的动量给予对冲。笔者想到了动量平衡线(在形态对冲中笔者也称它为对冲平衡线)的几何图解方法,下面用案例详述。案例三:上证指数2002—2005年形态动量对冲几何图解(详见图3)。
分析1:2002—2005年上证指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头肩顶,振荡幅度为39%,如果破颈线,向下最小量度跌幅为39%即跌到827点的位置,由于一个小型双底形态2和头肩顶形态1发生了对冲,头肩顶向下的动量发生衰减,最后仅跌到了1061点(月线收盘价)而出现动量平衡点。
分析2:这条对冲线就是动量平衡线,线上只要加入新向上的动量,就会形成趋势性行情。不需要复杂计算,只要从形态2双底的高点向下量39%的位置就是对冲平衡线(动量平衡线)的位置。
分析3:这个案例很好地解释了长期困扰股市中很多标准形态完不成量度幅度而无法解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证券分析[M].巴曙松,陈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王玉霞.证券投资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