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和陈宫一起逃到吕伯奢家。曹家和吕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便想杀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却因听到磨刀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而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便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猜疑总是制造出一个假想目標,来来回回纠缠其上,一次又一次增强这种心理。这种封闭性的思路,几乎总是主宰正常的思维。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某个小镇上有对孪生兄弟,他们从小感情就特别好,长大后就一起留在爸爸经营的店里做事,直到爸爸去世,他俩就共同接手经营这店铺。生活一直很平静,直到有一天,一元美金丢失后,他们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那天,哥哥把一元美金放进收银机后,就和顾客外出办事,回到店里时,却发现收银机里的钱不翼而飞。他就问弟弟:“你是否看到收银机里面的钱了?”弟弟回答:“我没看到。”但哥哥却有些不相信,依然对弟弟咄咄逼人地盘问,语气中充满了质疑,怨恨也随之产生。由此,他们的手足之情出现了隔阂。
多年后的某一天,一名男子开着外地车牌的汽车来了,他走进店里问道:“请问,您在这个店里多久了?”哥哥告诉他一直都在这店里工作。这名男子说:“我有必要告诉你一件事情:20年前,我还是一个无所事事的流浪汉,一天来到你们这个镇上,肚子已经饿了好几天,我从后门偷偷溜进你们的店里,并且拿走了收银机里面的一美元。一美元尽管是个小数目,但是我的良心却一直深受谴责,我有必要回到这家店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若说这世界上还有比痛苦更可怕的事,那么就是猜疑。它可能会无情地摧毁对美好的信赖感,毒害人与人之间的相爱相亲。猜疑给人带来灾祸,当你反应过来时,可能已为时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