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杯葛是英文boycott的音译,指一种斗争形式,即一方与另一方断绝政治或经济关系,或是某方抵制某项活动,用闽南话音译写成汉字“杯葛”,或意译为“抵制”。原是19世纪英国一个贵族上尉Charlie Boycott的名字。他退役后在爱尔兰帮助英国政府经营土地。1880年,Charlie Boycott拒绝当地农民要求降低地租的诉求,残酷剥削和压榨农民,还用收回土地相威胁,甚至派警察驱逐农民,从而引起地方公愤,爱尔兰农民组织联合起来与之绝交并断绝一切关系,使Charlie Boycott在当地的工作与生活难以为继,被迫离开了爱尔兰。该事件成为英国近代史上“杯葛运动”的起源。
在抗战以前,作为弱国子民,在强敌窥视乃至步步紧逼之下,抵制日货,中国有过8次对日“杯葛运动”。
第一次在1908年
导火索是“二辰丸事件”
1908年2月5日,日轮“二辰丸”号为澳门华商走私军火,在今珠海九州港附近卸货,为清朝广东水师巡船当场拿获,随即把船械扣留,并扯下船上的日本国旗。不料,中国的这一正义行动,引起日方的抗议,日方无理要求释船、还旗、惩官、谢罪、赔偿。
在葡、英两国政府的怂恿和支持下,3月13日,日本公使林权助向清朝外务部提出五项要求:立即放回“二辰丸”;放船时,清朝兵舰鸣炮示歉;被扣军火由清朝购买,货价21400日元;处置相关官员;赔偿损失。最终,清廷于3月15日表示全部接受日方条款。3月19日,清政府被迫释放“二辰丸”號,并鸣礼炮21响“示歉”。
清政府这一卑屈行为,让国人包括港澳华人都无比愤慨,特别是粤人深以为耻。粤商自治会将释船的3月19日定为“国耻日”,号召全国抵制日货,以示抗议。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第二次在1909年
导火索是“东沙岛事件”
东沙群岛,又名月牙岛,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是南海诸岛中距离大陆最近的一个岛屿,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岛面积不大,总面积仅1.8平方公里,面积虽小,但物产丰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东亚和东南亚往来的必经之地。
1901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因船只遭遇风暴偏离航道,意外飘到了这里,发现岛上有着丰富的磷质矿沙(富含磷质的鸟粪和岛沙)。翌年,西泽吉次再次率船前来,挖掘岛上大量磷质矿沙,运到台湾贩卖,获利不菲。1907年8月1 1日,西泽吉次纠集100多名日本商人和浪人侵占东沙岛,疯狂掠夺岛上富含磷质的岛沙和丰富的海产资源。西泽这
次不仅阻止中国渔民登陆,还大力抹除中国人的痕迹,把岛上中国渔民修建的简陋屋子、庙宇、天后宫及坟茔尽数拆毁,诡称其为“无知名之岛”将之命名为“西泽岛”,并在岛上升起日本国旗。这一野蛮行径遭到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抗议,但狡猾的西泽坚称东沙岛为无主岛屿,应遵循先占先得的惯例。在两广总督张人骏提供了大量资料及人证、物证后,日本不得不承认中国对于东沙岛的主权,但却拒不从东沙岛撤出,还派遣军舰前往东沙岛。
在国内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清政府决定对日本人采取强硬手段,向日本施压武力收复东沙。一时间,中日两国海军在东沙附近发生了军事对峙。
在对峙时期,中国民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在强大的压力下,日本人最终屈服,被迫放弃了东沙岛。1909年10月1 1日,中日双方签订了东沙问题条约,明确东沙群岛为中国固有领土,日本人立即撤出;中国以广东毫银16万元收购岛上已建设施,同时,日本人补缴各项税款及损坏庙产等的赔偿合计广东毫银3万元。
第三次在1915年
导火索是《二十一条》
1915年1月18日,日本趁一战欧美各国忙于战事,觊觎独吞中国,由时任驻华公使日置益向中国政府正式抛出共5号21条不平等条约,通俗称《二十一条》,企图控制中国领土、政治、军事、财政等各项权力。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自知军事实力无法与日抗衡,故意将《二十一条》内容泄露给中外报刊,暗中为之提供中日交涉的相关信息,挑起其他列强与日本在争夺中国利益上的矛盾,以达到制衡日本的效果。这一策略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日爱国情绪,在听到中日间种种交涉内容后,国内舆论一片哗然。1915年2月,抵制日货运动由此而发。在日本的胁迫下,袁世凯政府于1915年5月9日回应了日方的最后通牒,同意接受《二十一条》中1至4号的要求。这一天,后来被全国教育联合会定为“国耻纪念日”,史称“五九国耻”。1915年5月25日,中日双方在北京签署《关于山东省之条约》《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及13件换文,总称《中日民四条约》。这个外交文件仍然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但相比《二十一条》的侵略内容而言已经大打了折扣。
正是在这场抵制日货运动中,我国的民族工业第一次提出了“中国人用中国货”的口号,数以百计的工厂涌现出来,生产国货以替代流行的日货。此后每年的5月9日“国耻日”都成为了抵制日货的动员日,抵制日货成为我国社会的常态。
第四次在1918年
导火索是中日“山东问题”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两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县被杀,德皇威廉二世以此为借口,派军舰强占胶州湾,夺取青岛炮台,借机把山东纳入势力范围。一战时期德国战火缠身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排挤德国在山东的势力。1914年8月23日,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逐步蚕食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造成控制山东的既成事实。此后,日本一直试图让其在山东的权利合法化、永久化以至最终独霸中国。
1917年8月14日,段祺瑞控制下的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段氏的初衷不在战事,而是借参战之机壮大和加强自己控制的军事力量,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不过却苦于资金的掣肘。1918年初,日本抓住这一机会向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中方由时任财政总长的曹汝霖经办。9月24日,由驻日公使章宗祥和日本外相后藤新平交换了《中日参战借款合同》,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中日双方又于当月28日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史称《中日密约》,确认了日本在山东的驻军权和对胶济铁路的经营权。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这一换文被日本在后来的巴黎和会上据为口实,拒不交出山东主权。不过,此事又一次激起全
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阴谋的抵制日货、劝用国货的高潮。
第五次在1919年
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利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政府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青岛和山东的主权,但中国政府的合理要求却遭到美、英、法、意、日等国的拒绝,他们将德国强占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继承。消息传出,举国震惊,五四运动由此爆发。五四运动是由山东问题直接引发的,消息传到济南,学生、职员、商人和市民等各界人士义愤填膺,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恶行,同时也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起自民间,而后又有政府介入提倡国货,民间行为与政府力量的耦合使运动的覆盖面扩大,而且持续时间也足够长。
第六次在1925年
导火索是“五卅惨案”
随后的一次大规模抵制日货发生在1925年,同时抵制英货。1925年5月14日,上海日本纱厂工人为抗议资方无理开除工人罢工,日本厂主开枪打死工人代表顾正红,打伤10多名工人,激起上海各界抗议。5月30日上午,上海学生2000多人在租界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100多人。当天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竟公然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群众,当场打死13人,重伤数10人,逮捕150多人,造成震惊中外“五卅惨案”。为抗议英国的暴行,国共两党随后发动在香港、广州举行大规模、长时间的罢工,并封锁对香港的供应,令港英当局疲于应对。
这次运动,矛头主要针对英国,日货倒成了抵制的陪衬,对日本影响不大。
第七次在1928年
导火索是“济南惨案”
1928年4月,为反对国民党的“二次北伐”,日本出兵山东。5月3日,日军在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杀死中国军民6000多人,伤1700多人。
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怒火,民众情绪激愤,日货成为众矢之的。1928年5月,南京成立了首都各界反日運动委员会,痛陈国力衰微,经济绝交乃是阻止日军侵略的唯一方法,号召对日进行经济战。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在当时国民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激荡全国,违反抵制日货者,甚至被剥夺一定的公民权。
第八次在1931年
导火索是“九一八事变”
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抵货运动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这次抵制日货运动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郊外柳条湖段的南满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悍然对附近的东北军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九一八事变”。19日,日军侵占沈阳。之后,日军迅速进攻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
从此,抗日救亡成为时代的主题,在抗日救亡背景下日货被定名为“仇货”,也就是仇人生产的商品,是宁可饿死也不能使用的东西。人们还重新定义了奸商的概念,在传统意义上这是指卑劣、诡计多端的商人,而在民族危机的语境里,它被升格为叛国的商人,所有出售日本商品的商人都成了叛国者,而这是人人得而诛之的。这次日货抵制运动的激烈化和全面化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是近代以来最长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从总体上讲,这些抵制日货运动背后都有政治事件的诱因,曾经使日本商品在华销量受到一定影响,从而也给日本侵略势力一定的打击。但“杯葛主义”是弱国国民抵抗强暴最后的武器,是不可持续的消极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