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摘要:历代正史的本纪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书写规范与书写内容,职官调动是其永恒不变的共同内容。而中晚唐正史的本纪中出现的职官多为使职,体现了中晚唐以使职治国的时代特征。复杂官衔的书写取舍也体现出了使职的重要。
关键词:本纪 使职 中晚唐 官衔书写
在历代的正史中,本纪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简明扼要地书写一个王朝的重要事件,是它永恒的任务。不同于列传较为自由的行文,本纪的书写需要严谨的格式与规范。那一行行语气严肃的文字,往往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历朝的本纪无疑都存在着对书写内容的取舍与书写方式的规范。民罔修《清史稿>寸,史馆工作人员更是对义例、书法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规范。
《旧唐书》取材于唐代罔史与实录,其本纪书写大量沿袭了唐人原文。而对于职官的书写,则是本纪中重要的内容。本文试图探讨《旧唐书》本纪中书写的职官,阐明其蕴含的书写意图与时代精神。
一、书写哪些职官
唐朝中央、地方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流内、流外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职官的活动一一书写。毋庸置疑的是,本纪中书写的必定是相对重要的职官。而在提及某官时,十有八九是书写其职位调动。①下面笔者以《宪宗纪》中记载的人事调动为例,试图指出在宪宗一朝本纪中此类记事涵盖的主要职官类型。
己酉,以道州刺史路恕为邕管经略使。②
这是《宪宗纪》中出现的第一条职官调动的记事,并没有说明调动的意图。③此类关于节度使(或经略使、防御使)类的藩镇长官的记事,是本纪中占比很大的内容。某官或是由京官出任节度使,或是由地方官出任节度使,或是节度使移镇。
相反的情况也大量存在。本纪中记载了许多节度使调入中央的事迹:
甲寅,以常州刺史穆赞为宣歙池观察使,以前宣歙观察使崔衍为工部尚书。
此类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
此外,还有许多拜相罢相的记事。唐代的宰相群体关系着大局的走向,他们的拜罢,明显是必须书写的内容。
而对于词臣④、财臣⑤的任免,本纪中也会忠实地记录:
以考功郎中、知制诰李吉甫为中书舍人,以考功员外郎裴垍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并充翰林学士。
癸卯,判度支李巽为兵部尚书,依前判度支盐铁转运使。
除了上述的宰相、节度使、同臣、财臣,还有以下几类官员出现频率较高:
庚子,以东都留守韦夏卿为太子少保,以兵部尚书王绍为东都留守。
辛未,以兵部侍郎韦武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己巳,以简王傅王权为河南尹。(两京府尹、留守)
辛巳,以兴元元从功臣、右神策护军使副薛盈珍为右神策护军中尉。
丙辰,以内常侍吐突承璀为神策护军中尉。
壬午,以第五国轸为右神策军中尉。(神策军长官)
之所以要举这么多的例子,笔者意在说明本纪中大部分的职官调动都与使职有关。⑥
为何这么说呢?首先我想说明一下“有关”的含义。一个官员的调动无非是由A官到B官。而在本纪的大部分职官调动的记事中,A或B必定有一个是使职。
但这个结论并非那么牢不可破,比如:
己卯,京西神策行营节度行军司马韩泰贬抚州刺史,司封郎中韩晔贬池州刺史,礼部员外郎柳宗元贬邵州刺史,屯田员外郎刘禹锡贬连州刺史,坐交王叔文也。
己卯,再贬抚州刺史韩泰为虔州司马,河中少尹陈谏台州司马,邵州刺史柳宗元为永州司马,连州刺史刘禹锡朗州司马,池州刺史韩晔饶州司马,和州刺史凌准连州司马,岳州刺史程异郴州司马,皆坐交王叔文。
壬午,谏议大夫去左、右字,只置四员。以前司封员外郎韦况为谏议大夫。
这些官员的官职与定义为“使职”的那些职官并没有太大的联系(除了韩泰),却依然出现在了本纪中。究其原因,刘禹锡等人是因为身为永贞党人而被特别贬官,韦况是因为成了谏议大夫官制改革后的第一人而进入本纪。他们都属于一种特殊的情况,并非官僚系统中的常态运转。
类似的情况不少,但都是“事出有因”。普遍情况下仍是以使职为主。⑦这种叙述的高比例或许可以说明中晚唐使职群体的重要性。
有一类记事也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为了充分说明问题,笔者对《宪宗纪》中找到的同类型记事进行全引:
元和元年
九月丙午,以太子宾客郑余庆为国子祭酒。
元和三年
十月癸亥,以太常卿高郢為御史大夫。
元和四年
四月甲辰,以兵部侍郎权德舆为太常卿,仍赐金紫。以御史大夫高郢为兵部尚书,以刑部郎中、侍御史知杂李夷简为御史中丞。
元和五年
三月以兵部侍郎王播为御史中丞。
十二月以吏部侍郎崔邠为太常卿。
元和六年
四月戊辰,兵部尚书裴珀为太子宾客。
元和七年
十二月丙戌朔,以吏部尚书郑余庆为太子少傅。
元和八年
九月壬申,以恩王傅于顿为太子宾客。
元和九年
十一月甲申,以吏部尚书韩皋为太子宾客。
元和十年
九月丁酉,以太子宾客韩皋为兵部尚书。
元和十二年
八月戊午朔。以河南尹辛秘为潞府长吏、昭义军节度使、代郗士美。以士美为工部尚书,孟简为户部侍郎。⑧
九月乙巳,以刑部郎中知杂崔元略为御史中丞。
十二月丙子,以右庶子韩愈为刑部侍郎。⑨
这是我找到的为数不多的“职事官转职事官”并且没有“特殊原因”的记事。孟简的例子也许存在脱误,韩愈的例子也并不符合筛选标准,那么这类记事的数量还要再打折扣。可以发现,这些记事都和东宫官(师保傅、宾客)、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太常卿有关。
东宫官或多或少担负着教育太子的责任,肩负着培养帝国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御史台长官“掌持邦罔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监察百官,匡正风纪,对于唐朝的吏治起着重要的作用。太常卿掌管邦罔礼乐、郊庙、社稷等事务,而这些正是王朝强化自身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这三类官分别影响帝国的未来、吏治、形象,不可谓不重要。
赖瑞和先生在《唐代高层文官》中对使职的定义有一条标准——没有官品。如果不拘泥于这个标准,来审视这三类官的话,笔者认为他们也同样拥有“使职”的意味。这三类官可以说是一种“特使”,并非随随便便任命的。
本纪中出现的职官,无疑体现出其重要性。使职与这几类带有官品的“特使”,明显是唐代史官认为最值得大书特书的群体。我们或可从中窥见中晚唐人对于职官的认知与评判结果。
那么,许多其他的京官就真的没有可以书写的吗?比如仆尚丞郎之类。在宪宗一朝中,六部尚书在朝内的迁转(与使职无关)的案例,到底存不存在呢?
很明显是有的:
许孟容:元和初,迁刑部侍郎、尚书右丞。
柳登:元和初,为大理少卿。
这些官的官品不可谓不高,但在本纪中依然没有位置。实际上按照笔者的标准,在列传中很难找到几条符合的事迹。因为官员都与使职深深地交融在一起。或是出任地方长官,或是入朝担任台省官,或是“判某事”“知某事”之类。
再回到本纪。笔者总结出本纪中的职官调动无一例外地都与使职群体与一部分传统定义下的职事官有关。本纪中的记事表明这些人的变动是重要的,表明使职群体的改变是重要的,如果能把笔者提到的三类官也定义为“使职”的话,那么《宪宗纪》中正常的职官迁转竟无一例外都与使职有关!
中晚唐的本纪书写的是哪些官?就是使职群体。
二、书写官衔的规范
众所周知,从玄宗朝开始,使职渐渐活跃在历史舞台上。随着内地藩镇的稳同,唐代官员的官衔也因此变成了冗长的复式官衔。原来的“职散勋爵”后面跟上了长长的使职。以藩镇长官为例,可以发现其同定的官衔构成:散官+检校官+宪衔+使职+勋爵+封爵。
试举一例:甲子,以剑南西川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临淮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武元衡复入中书知政事,兼崇玄馆大学士、太清宫使。
但实际上还是不完整的,漏了任命武元衡为西川节度使中的“营田观察处置统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围云南安抚等使”⑩。可见其官衔之复杂冗长。
本纪追求简洁,不可能对如此冗长的官衔一一直录。即便上面的例子是简化版,但在本纪中也是为数不多的“高大全”。可以发现本纪中对于冗长官衔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比如散官与勋官,其作用是给官员叙功分级。但在宪宗时,早已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尤其是勋官,即使是藩镇中的军士都存在大量的上柱罔。所以在本纪中,通常并不书写这两类官,但这两类官又时不时地冒出来。举几个例子:
壬戌,以朝请大夫、守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上柱国郑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学士。
丙寅,制以正议大夫、守太常卿、上柱国、襄武县开国侯、赐紫金鱼袋权德舆可守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己丑,制以朝议郎、守尚书户部侍郎、骁骑尉、赐紫金鱼袋李绛为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癸巳,以金紫光禄大夫、守司徒、同平章事、崇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上柱国、岐国公杜佑为光禄大夫,守太保致仕,宜朝朔望,佑累表恳请故也。
辛未,制以正议大夫、守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权德舆守礼部尚书,罢知政事。
甲子,以剑南西川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临淮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武元衡复入中书知政事,兼崇玄馆大学士、太清宫使。
癸卯,制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高邑男李绛守礼部尚书,累表辞相位故也。
乙丑,制以朝议郎、守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飞骑尉、赐紫金鱼袋裴度为朝请大夫、守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丙子,制金紫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弘文馆大学士、上柱国、晋国公、食邑三千户裴度可检校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丁酉,以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朝议郎、使持节怀州诸军事、守怀州剌史、兼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令狐楚可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乙酉,制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汴宋亳颍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侍中、汴州刺史、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三千户韩弘可守司徒、兼中书令,宣武军节度使。
这些例子与其他较简洁的例子,形成了鲜明对比。史官在编纂时,明显是取材于行文铺张的诏令。上述例子有许多是关于拜相、罢相的,这是必有诏令的事件。在不同地位官员的诏令中,也可以注意到行文用词的变化。对于某大官,往往在诏令中把它的官衔写得十分完整,而对于小官,则往往十分简略。墓志铭的结衔也可以折射出唐人的心态。冗长的官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震撼,使人深深地感受到做官的荣耀与威严。
既然任命大官的诏令书写官衔普遍冗长,那为何其他许多宰相拜罢很简洁呢?笔者猜测,这也许和史官个人的书写习惯有关。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史官凭个人的主观意见对官衔进行了整理和删削,那么保留下来的那些一定是史官觉得最不可缺少的。这些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职事官和使职。如果进一步删削,则一定保留使职。
我们阅读纪传时,常常可以看到“x节度使y如何如何”的记载,削去了其他所有官衔,只保留了他的节度使。很明显,对于一个藩镇长官而言,节度使这一头衔是最重要的。
《新唐书》对唐人官衔进行了大量删削,其原则也是保留最重要的职事官和使职(甚至只保留人名)。对比二书中晚唐的本纪,《新唐书》显得简洁很多,就是因为删削了大量“次要成分”。
无论是唐代史馆的简化,还是宋人大刀阔斧的删改,其精神始终如一。那些最重要的官衔被保留了下来,中晚唐好以使職治罔,这种简化事实上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三、结语
本文以《宪宗纪》为中心,探讨了中晚唐本纪中出现的职官。发现其基本上都是使职。虽暂未扩及其他朝,但情况确实大同小异。又从本纪中官衔书写的变化,推测唐人与宋人简化官衔的原则,阐明官衔中最重要的部分——职事官与使职。这两种小细节,反映出中晚唐使职群体的重要性,折射出中晚唐的时代特征。
①本纪以帝王为中心,帝王对官员施加影响最主要的方式即为人事调动。
②[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文中相关引文均出自书,不再另注。
③ 不可否认职官的调动存在着统治者或管理者的主观凶素,但是这类没有特殊理由的普通迁转的确占了大多数。
④ 如知制诰、翰林学士等。
⑤ 如盐铁使、度支使、转运使等。
⑥ 对于使职的定义,参见赖瑞和《唐代高层文官》;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
⑦两京的地方长官与藩镇长官可视作一类。
⑧此处的孟简并没有在上文出现。《旧唐书·孟简传》载:“九年,出为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东观察使。承李逊抑遏土族、恣纵编户之后,及简为政,一皆反之,而农估多受其弊,当时以为两未可也。十二年,入为户部侍郎。”则孟简南浙东观察使入朝为官,点校木未出校记,疑有脱误。
⑨单看这句话会让人觉得韩愈在中央由太子右庶子转任刑部侍郎,观察上文,朝廷对平淮西的功臣进行了人事调动,韩愈是由“太子右庶子兼御史中丞,充彰义军行军司马”入朝担任刑部侍郎,不符合笔者筛选的标准。
⑩《全唐文·授武元衡西川节度使制》,卷三十。
参考文献:
[1]刘晌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赖瑞和.唐代高层文官[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6
[3]陈素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M].上海:中西书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