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
本书编写组 编写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19年5月
美丽的广西姑娘小茜,是一名只有23岁的建筑设计师。2017年,她设计的九份建筑图纸被客户采用,设计才华让人惊艳。她在分享学习经历时说:“我很早就喜欢建筑行业,中华大地上风格迥异的建筑从小就走进了我的心灵。”为了考上好的建筑学专业,她从初中起就学习绘画,孜孜不倦地学习数理化,为将来学习建筑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心中有一座灯塔,人就能轻松前行。高考时,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上大学后,她系统、扎实地学习了建筑学专业知识;大四的时候,她顺利地考上了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
小方同学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选择了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因为这所大学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专业具有吸引力,还有出国交流的机会。但是上大学后,小方才发现自己的父母难以承担高昂的学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给家庭带来这么重的经济负担,他感到很难受。
小余同学大学毕业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比较郁闷:明明自己和其他人都从同一个专业毕业,但是用人单位规定只有“985工程”大学或者“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才有资格参加面试。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自己以前的高中同学,当年高考分数比自己低,去了偏远地方读大学,自己则因为喜欢大城市选择了沿海省会城市上大学,结果高中同学读的是“211工程”大学,自己读的大学只是省重点大学。
高考后,不同的选择,将领略人生之路上不一样的风景。做好生涯规划,尤为重要。
生涯规划也称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的计划的过程。生涯规划的意义重大,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比较中认清自我,找出差距;缩小范围,在茫茫生涯中抓住机遇;做出正确的生涯决策,实现自身价值;集中精力,专攻一处,增强竞争力;确定职业方向,避免浑浑噩噩的负面状态;确立人生方向,少走弯路;重塑自我,展现更美好的自己。
了解大学,是高考后生涯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按办学体制划分
1.公办高校
公办高校由政府财政拨款,国家出资办学,如武汉大学。
2.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开办的高校。
3.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与国外高校合作,引进国外资金以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管理机制,聘用外国教师授课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
4.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或个人)合作开办的高等教育机构,办学层次只有本科(不排除将来有其他更高办学层次的可能),但这类学校本质上属于民助性质,与民办高校有一定的差异。
(二)按科研规模划分
1.研究型大学,强调学术性、综合性、前沿性,一般以培养高素质创新性、领袖型人才为宗旨,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2.研究教学型大学,优势在于学科科研水平高,学校综合性较强,培养的博士、硕士数量仅次于研究型大学,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3.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设有一定数量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但以本科人才培养为主,多数为省属级别的高校。
4.教学型大学,以省属、市属高校为主,人才培养着眼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目标多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按学科类型划分
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可将我国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体育类、艺术类等类别。
(一)了解大学层次
大学可分为多种层次,比如“雙一流”大学、部属院校与省属院校、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可供参考的资料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出版的《中国高等学校大全》和武书连编的《挑大学选专业》。此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查看大学层次。
(二)了解大学专业设置
在大学专业设置方面,需要了解的是该专业的全国排名、师资情况、开设的普遍程度、面向的行业或发展方向、就业趋势等。
(三)了解大学师资
师资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可以通过这个大学所拥有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教授等的数量来判断其实力。
(四)了解大学隶属
大学的隶属可以反映其实力和特色,现今大学院校基本分为部属和省属,部属院校又有教育部直属与其他部委直属之分。教育部直属院校多是一流名牌大学、综合类大学,其他部委直属院校较多是特色鲜明的行业、专业类大学。
(五)了解大学图书馆
大学的图书馆,是学术积累、学术支持和学术氛围的体现,可以从建馆时间、藏书量、阅读方式等来判断该大学实力。
(六)了解大学实验室
大学实验室是大学(尤其是拥有理工类专业的大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大学实验室分为国家级实验室、省部级实验室和消极实验室等。国家级实验室比省部级实验室档次要高,设施更齐全,实验室的教师水平也更高。
(七)了解大学研究生培养
是否具备研究生推免资格、是否拥有研究生院、所拥有的研究生专业的数量、是否具备硕士和博士招生资格等,反映了大学的实力和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发展路径。
(八)了解大学特色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底色。大学有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的区分。以学科明明的院校多为专业性很强的大学,如校名中带有理工、电子、工业、交通、科学、科技、矿业、石油、农业、海洋、医学等字眼的大学。
(九)了解大学校区分布
现在国内的一些大学,尤其是经历了2000年以来的大规模合并重组的大学,往往拥有几个校区,各个校区大多互不相连,新校区基本都建在郊区,不同的专业有时候会分布在不同的校区。
(一)根据喜好选择大学
有些同学从小喜欢某所大学,非常期盼成为这所大学的一员,这是非常好的一份向往,因为根据喜好选择自己将来的大学是进入大学后学好专业课程的有利条件。有的同学,家里好几代人都毕业于同一所大学,对这所大学有感情。有了这样的感情,又在自己喜欢的大学求学,大学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自己也会更有收获。但是,一定要结合相应大学的专业情况、个人成绩、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等来做决定。比如喜欢的大学可能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实力并不强,而自己的高考成绩却远远超过喜欢的大学的往年录取分数线等,这是就不应该感情用事,而应该全面考虑再做决定。
(二)根据专业选择大学
大学学习,本质是大学专业的学习。因此,在选择大学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大学在你心仪专业上的实力。并非大学名气越大,它的专业实力就越强。有很多大学,虽然名气不大,但是某些专业的实力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
(三)根据成绩选择大学
不同层次的大学,有相应的录取分数线。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成绩情况,做出准确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大学。如果定位不准,可能出现高分低就等情况,影响巨大。
(四)根据实力选择大学
在成绩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大学的实力进行选择。比如大学的层次,是不是“双一流”大学、省重点大学等;大学的师资情况,如院士、长江学者的数量多少等;大学的实验室情况等,有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双一流”大学因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比非“双一流”大学具备更好的发展前景。又如两所理工类大学都有车辆工程专业,可能一所大学有国家级实验室,另外一所大学没有,当然是前一所大学更具优势。
(五)根据机遇选择大学
不同的大学,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发展机遇不尽相同。在选择大学时,应该考虑大学提供保研、出国交流、交换生、实习等机会的情况。具备保研资格的大学,对于想继续读研究生深造的同学来说,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拓展国际视野,是当今大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有的大学能够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学生就可以在比较安全和经济的情况下实现对国际社会的了解。
(六)根据就业选择大学
同一专业,不同的大学有着不一样的就业率。有些大学因为培养方向符合社会需求、就业配套措施到位等,在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有些就表现一般。比如同样是英语专业,有的大学因为还是按老思路组织教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职场上竞争优势不强。而有些大学,实行“英语+”的培养模式,学生在学好英语专业的同时,能够学习会计、金融、法律等专业知识并获得双学位,这样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就拥有更多的选择。
(七)根据地域选择大学
在地域上,同学们可以考虑的维度有省内、省外,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东南沿海城市、内陆城市等。不同地域的大学会有不一样的特点,在不同地域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状态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处于资讯前沿。省会城市作为一个省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些同学喜欢江南的风景,有些同学喜欢东北的冰天雪地,有些同学喜欢海南的热带季风气候,不同地域提供不同的选择。
(八)根据家庭经济条件选择大学
不同大学之间,因为办学性质不同、地域不同,在学费和生活成本方面存在差异。公办大学的学费比独立学院、民办大学低,而中外合作办学学校的学费相对较高,所以同学们应该结合家庭的经济实力来进行选择。比如很多公办大学一年的学费是四五千元,很多民办大學一年的学费是一两万元,而有些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一年的学费则高达好几万元。
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VS开始有意识地认识自己
英语老师教给我们“5W1H”法则(What,Why,Who,Where,When,How)用来思考人生最合适不过了。Beyond乐队的那首《你知道我的迷惘》从1990年发行到现在经久不衰,唱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声。我们本该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可很多人恰恰活成了最不了解自己的人。生涯规划让我们从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转变为开始有意识地认识自己。
强调单一角色 VS 多角色共同发展
人一生会扮演很多角色,不同角色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在不同的时期,角色的比重是不同的。家长总教育我们做好一名学生就可以了,但是生活那么丰富,我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只能拼命学习?人的一生是五彩斑斓的,并且人生的多种角色是可以共同发展的。
避短VS扬长
很多人都学习过“木桶理论”,即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木板,故也称为“短板效应”。老师们都告诫我们要全面发展,不能偏科,要形成积极奋斗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理论影响了很多人,大家只看到自己的短板,想尽办法弥补自己的不足。
近年来,“新木桶理论”开始盛行,它说的是一只木桶正常情况下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每一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否有一个很好的桶底。第一个因素大家好理解;第二个因素指木板与木板之间如果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很多水;第三个因素指如果没有好的桶底,盛水只能是空想。不管怎样,当教育开始强调扬长,关注人的不同、方法的多样时,生涯教育的作用就开始发挥了。
努力VS选择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天道酬勤”的理念,有的高三班级的警句是“天道酬勤勤能补拙,拼搏一年天高地阔”,好像所有的一切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只要坚持就能成功,但是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其实选择也好,努力也好,二者就像是生活之船的舵和油,缺一不可,选择让我们看清前路,努力让我们充满能量,积极前行。
自我学习VS共同成长
人是群居动物,合作是人类走上食物链顶端的秘诀,而学习的秘诀也一样。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才会生出力量,当我们致力于帮助他人的时候,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学习生涯规划让我们意识到,帮助他人成长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当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身边的人需要什么帮助。
喜欢做VS做得好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可有时候,兴趣、爱好好像和工作是对立的,人们往往要在两者间进行抉择。有些人认为自己爱好广泛,有些人认为自己没什么爱好。然而,有爱好的说不清楚爱好能不能成为职业,没爱好的则说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干什么,感觉总是浑浑噩噩的,生活没有意义。
学习生涯规划之后,我们会知道兴趣、爱好其实是人生发展的动力之一。不论兴趣大小,都要精心培养,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和未来职业注入活力。有人认为,兴趣等于“喜好+做好”,或者说想做并且做得到,才能慢慢形成兴趣。
取舍VS平衡
人生中很多选择可能是伪选择题,也可能是排序题或开放题。所以当我们需要做取舍或平衡的时候,首先要想一想:是否还有别的选择?看清自己的选择之后,要重新问自己:我一开始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一开始就没有选择,那么我最希望出现的又是什么?
(编辑/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