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绩效评价及规划建议

2019-07-25 03:05郭盛裕
智能城市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园绩效评价广州

郭盛裕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

文化创意产业已被公认是能够引领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广州的产业发展战略已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实现这一转型的重要途径。自2000年开始建设以来已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 (基地) 过百家。然而也存在发展理念不科学、规划定位不合理、集聚效应不明显、创新能力不显著等问题。对于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展开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更全面地评估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绩效并提出规划建议,文章参考2013年王怀和栾峰提出的对上海市属创意产业园区的量化绩效评价方法,从空间发展绩效、创意集聚绩效和经营绩效3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

1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概况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始于1999年12月天河软件园的建设,在2006年达到建设高峰,2010年后进入发展的调整期。据调查统计,目前,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计113个。分布集中在越秀、海珠、番禺、天河、荔湾等区,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占多数,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次之,发展程度各异。

1.1 园区发展类型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归纳为五种发展类型,一是政府推动并实行统一管理的政府主导型。这一类有较好的政策支持和特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如广州荔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中国进出口产品交易会展文化集群。二是企业自行聚集和孵化后由政府保护的自发聚集型。如广州科学城ABC组团和天河软件园。三是依托于某区域内的特定文化资源的资源依赖型。如广州西关古玩城和猎人坊。四是以某一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企业引领型。通常是龙头企业先落户园区,形成地区吸引力,其他企业随后入驻园区,带来产业链的延伸和规模性效应。例如广州的羊城创意产业园。 五是利用“三旧” (旧工业区、旧村、旧城区) 整治改造而形成的腾笼换鸟型。如广州的信义会馆和羊城创意产业园等。

1.2 园区产业结构

根据调研情况,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主导产业大部分以文化创意和设计为主,然后是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用品生产。从结果可以看出,首先艺术设计 (含工业设计) 在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因此诞生出众多的以设计为产业主体的文化园区。其次,广州是全国小商品市场的生产批发集散地,对于各类工艺品、文化用品生产批发已形成优势规模。再次,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传媒业中心,新闻出版发行等园区发展反而较为滞后,表现出广州市文化产业园区与优势产业的脱节,如图1所示。

图1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类统计示意

1.3 园区空间集聚模式

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广州中心城区创意产业园区空间组织动力机制呈现出城市更新驱动、科研驱动、景观资源驱动3种驱动模式。

“三旧”改造集聚模式:由政府和多元主体参与的旧厂城市更新活动,对中心城区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力。旧厂改造解决了产业园发展所需的空间问题,同时,还提供全面连贯的政策支持。根据相关的统计,广州推出“退二进三”政策后,首批企业有21家通过更新转型为创意产业园,改造面积达到81.2 万m2。亚运会前后改造完成和再建创意产业园区达到30多个。

依托高校与科研资源的集聚模式:广州五山高校区的创意产业园集聚区,包括了天河创意港、金脉创意产业园、天河软件园、天河国家网游动漫基地等多个创意园区的集合。高校与创意产业园区能够产生协同发展效应,一方面体现在高校为创意产业提供科技资源和人才支持,另一方面创意产业园为高校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实践机会,促进了科技向产业转化的进程。

依托滨水景观资源的集聚模式:伴随广州城市能级的提升和区域职能的强化,中心城区原有的内河货运港口逐渐向南部下游地区转移。腾挪出的旧厂房在“三旧”改造政策的推动下进行功能置换,其中,大部分选择了发展创意产业,由此形成了广州创意产业园沿珠江延展分布的空间特征。

2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绩效评价

本次选取中心城区113个调研对象中的86家共6大类具有一定占地规模和企业数量的园区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综合绩效评价。上述园区经历了颁牌后,通过几年长时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具备了进行绩效评价的可能性,详情见表1。

2.1 空间发展绩效评价

表1 六大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统计

本次共收集到全部样本中的73家园区的占地面积数据。据统计,各园区占地面积比例跨度较大,占地面积在10 万m2以内的园区数量近65%,其中低于1 万m2的占15.07%,1~5 万m2之间的占35.62%,5~10 万m2之间的占15.07%,其他占地面积比重均不超过10%。而在园区建筑面积方面规模差异较大。本次收集到建筑面积数据的共36家,据统计,建筑面积在

1~ 5 万m2的有12家,占园区总量的近33%,其他区间比重依次下降,如图2、图3所示。

图2 占地面积比例示意

图3 建筑面积比例示意

以上数据表明,以占地和建筑规模来看,与北京、上海的园区相比,广州中小规模的园区数量明显较多。这也与现阶段广州园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广州又是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区土地资源更加紧张有一定的关系。

2.2 创意集聚绩效评价

(1) 创意产业集中度状况。创意产业集中度考察的是入驻园区企业中属于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等普遍意义上被划定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数量比重。调查发现广州仅有两家园区的创意产业集中度超过70%,广州日报报业集团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 和1850创意园。除以上两个集中度较高的园区外,入驻创意企业数量比例在40%~70%之间的园区有33家,以上园区合计达到了总量的40.1%,更多的园区,如红砖厂、白云国际单位等一批被社会舆论视为非常成功的创意园区,创意产业企业占园区全部企业总数低于4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园区早期入驻的企业都有比较高的忠诚度,譬如对金山谷、羊城创意产业园的访谈调查表明,几大早期的园区企业,对逐年上升的租金反馈不敏感,更加关注于企业与园区对外形成的共同形象,以及既已建成的良好环境设施。

(2) 主导产业集中度状况。从实际的调研状况来看,广州各类文创园区在主导产业发展上呈现以下主要特征:一是超过50%的园区在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方向上不清晰,与各园区在颁牌和宣传时的主导定位不切合。二是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门类集中于广州的传统优势产业部门,如新闻传媒、动漫影视、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软件设计等行业。

2.3 经营绩效评价

本次调研仅收集到了14家园区部分数据。从目前已知数据进行分析,广州创意产业园的经营状况总体上脱离了低租金的初期阶段,但也存在两极分化的状况。目前,全市甲级写字楼同期租金的平均水平是5 元/(m2·d),结合广州招商网的有关信息来看,如果以2 元/(m2·d)作为低租金标准,则有10%的园区位于标准线以下;如果以3 元/(m2·d)作为低租金标准,则有30%的园区位于标准下以下。个别发展较好的园区也出现了5.2 元/(m2·d)的高租金水平,导致一些企业经营成本增高,难以为继。以上表明以市场导向的园区经营方式已经对政策扶植导向的经营方式造成了冲击。

2.4 综合评价结论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综合绩效偏低,可能有以下3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各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的侧重点不同,广州的动漫、电影业占比较高,文化媒体类企业前期都需要大量的投资,利润回收期相对较长。其次,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偏重于硬件投资,主要在于土地供应和园区建设,但是产出效率并不高。再次,目前广州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处于绝对规模较高,但利润率较低的过渡期。相对应创意产业的劳动密集、资本密集、知识密集三个发展阶段,处于资本密集的第二阶段,不同阶段对应的利润率有较大差异。

3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建议

完善园区认证评估体系、挂牌一批有特色的市级创意产业园区重点扶持。参考上海、天津的有关经验,制订适合广州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市属文化创意产业园认证体系与认证标准,使准入门槛有一定的规划条件,从而推动文化产业补贴和扶持政策的落实利用。

编制产业发展及园区层面两级空间规划。由市级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编制市级层面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并将产业发展的需求落实到园区/集聚区空间规划中。通过园区城市设计和概念策划,为园区提供合理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建议。

与广州市“城市更新”“微改造”战略相结合,拓展发展空间。在中心城区功能调整和城市更新过程中,结合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政策选择适合的创意产业类型,积极调整用地性质,同时加强腾挪厂房、仓库及老建筑的改造利用。

猜你喜欢
产业园绩效评价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