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鹏飞
(烟台港轮驳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0)
“烟港拖23”“烟港拖24”轮是烟台港2017年1月份建成回港的性能最先进的船舶。在2017年6月份时工作中“烟港拖24”轮突然出现齿轮箱滑油油位降低,液压油油位上升的现象。经检查为机带同轴泵故障,滑油泵油封损坏导致油液混合。在寻购备件过程中得知油封要20天到货,采购总成要30天以上到货。得知进口备件的采购难度后,技术人员即展开对滑油泵的研究,查阅技术资料,详细分析该齿轮泵的特性、工作关联及原理,寻求原系统的自有替代。
齿轮泵是靠齿间容积增大与缩小来产生吸排的。影响齿轮泵容积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密封间隙 (齿轮端面的轴向间隙、齿顶的径向间隙及齿轮啮合线不严密处的间隙)。高压齿轮泵一般采用轴向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在齿轮端面和泵体直接设浮动原件,工作时将排油引至浮动原件的外侧,使浮动原件贴向齿轮端面,自动补偿齿轮端面因磨损而增大的间隙。按改造方案实施,不改变泵的工作状态,间隙补偿装置的油路不受影响,仍然是从高压侧引至浮动原件外侧。分析过程中发现该泵的油封始终工作在高压区,提出质疑。查阅资料,确认不符合普通油封的工作要求,对耐压等级高的油封可以满足使用。结合我们的理论知识和油封的工作特性及油泵端盖的油路结构状态,我们提出封堵高压腔油路,低压腔处开油路保证轴承润滑,用国产同规格油封替代进口油封的方案。原泵设计高压侧引入滑油至泵壳的主要作用是为主从轴的轴承润滑,该泵轴承采用的是滚针轴承,理论上不需压力润滑。结合普通油封的工作要求是适用工作压力不高的旋转轴,是靠唇边的过盈量抱紧轴颈保证密封的。综合分析从吸口低压侧引入润滑轴承可行,且满足油封的工作要求。
技术人员先对“烟港拖24”轮左舵桨滑油泵实施技术改造,机加工后装复试验,油封密封效果良好,油泵压力等参数正常。工作一个月后拆检该泵,轴承、油封、泵轴、齿轮等工作状态正常。改造成功,又相继对其他3台泵进行了改造。经时间和工作的检验,泵的密封性能良好,工作压力稳定,性能上完全满足齿轮润滑和离合器合脱拍的工作要求。经查阅资料,得知德国产油泵由于油封的耐压等级高,可达10 MPa故该泵原设计理念也是可行的,采用的高压侧开油路保证滚针轴承的润滑效果更好,但必须有高品质的油封保证密封。从设备的使用寿命上看,认为在低压侧设油路润滑轴承的方式要优于原泵的设计方案,其采用的靠高品质的油封来保证密封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同时查阅资料,部分国产高压齿轮泵采取的方式是在低压侧设油路润滑滚针轴承,因此,对该类型泵的改造可广泛应用存在同类弊端的泵,其安全性在相关资料和案例中得到证实。
全回转拖轮舵桨是实现船舶正航、倒航和转向的执行机构,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和操纵的重要部件。本次改造的舵桨滑油泵是为舵桨装置提供系统润滑和舵桨的重要部件离合器提供动力油的设备。拆解齿轮泵分析:该齿轮泵为高压油泵,工作压力在30 bar左右。查看泵的端盖在排出腔位置设有油路通道,高压油通过该孔进入主动轴和从动轴轴套,为轴套提供润滑,油封安装在主动轴轴套外对高压油进行密封。油封通常是工作在压力不很高的回转泵的泵轴常采用的密封方式。此泵的工作压力有30 bar,显然普通国产油封是不适用的。根据油封的特性,提出在吸油腔对应的端盖位置开油孔,封堵排出腔高压侧的油孔的方案。这样既能保证轴承的润滑,又能使油封不承受高压,满足国产封使用条件。齿轮泵内部结构见图1。
图1 齿轮泵内部结构
(1) 端盖高压侧设计油孔的主要作用是引入滑油对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轴承进行润滑,轴承为滚针轴承不需压力润滑,在吸入口引入滑油不影响轴承润滑。
(2) 该泵是德国肖特尔舵桨配套泵PARKER PMD系列,属于高压齿轮泵,高压齿轮泵的特点是采用轴向间隙自动补偿装置,防止容积效率过低。其形式为在齿轮端面与泵体之间夹设浮动原件,在工作时将排出的压力油引至该原件的外侧,使浮动原件外侧的大于浮动原件内侧的压力,使浮动原件在泵工作时能始终贴靠齿轮端面,自动地补偿齿轮端面的磨损,以保证齿轮泵的容积效率。浮动装置见图2。
图2 浮动装置
对泵的内部油路的改造不影响该装置的工作,浮动装置仍然从高压侧的工艺槽处进油,实现补偿功能。
(3) 油封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的特性是工作于压力不高的回转泵轴的密封、内径比轴颈略小、装在轴上靠内侧唇边的过盈量抱紧轴面、唇边外缘常置弹簧增加唇边与转轴的接触压力,并补偿唇边的磨损。查阅相关资料国产标准型油封耐压≤0.5 Mpa,耐压性国内产品可达1~3 MPa,德国产品可达10 MPa,据此判断国产油封按原泵设计原理工作,无法使用。
(4) 虽然德国产品的耐压值可达10 MPa,但按照油封的工作方式和特性,不能无限地把其置于高压区,在满足使用的情况下应尽量低压延长使用寿命。
(5) 对该类型泵的设计理念持怀疑态度,与厂家进行探讨,出于对其产品质量的保护,对我方观点未给予否定。
(1) 专业性:用技术人员扎实的专业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创新性:打破惯性思维,敢于对既定成熟产品提出质疑。创新的思路攻克技术瓶颈,解决实际问题。
(3) 实用性:德国进口油封是可满足使用条件,但存在价格昂贵,采购不便的弊端。据情进行工艺改造,其实用性和通用性得到极大改善。
(4) 经济性:国产化替代降低成本,缩短停修时间,保证船舶营运,提高船舶收益。
此次对“7000H P拖轮”舵桨滑油泵改造的最成功之处在于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不盲目的认可进口产品的成熟度,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据情提出合理的改造工艺,解决棘手问题。技术创新点为科学分析、结合实际、理论自信、工艺革新。
改造后的设备状态参数是对性能指标最有说服力的证明。近四个月主机工作500 h左右,油泵压力正常,油封未有任何泄漏。
和国外同类技术的比较,通过和设备商沟通,对此类型泵在该领域的改造在国内属于首次,经时间的检验,厂家对此方案是赞同的,并表示改造对保证其设备的质量声誉,争取国内拖轮市场份额,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方案。
经查阅资料 (大连海事大学编写的船舶辅机),得知德国产油泵由于油封的耐压等级高,可达10 MPa,故该泵原设计理念也是可行的,采用的高压侧开油路保证滚针轴承的润滑效果更好,但必须有高品质的油封保证密封。资料显示,国产高压齿轮泵有采取在低压侧设油路润滑滚针轴承(见图3)。
图3 油路润滑示意图
由此可见方案是可行,技术上是成熟的。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解决设备故障了只能被动使用配套厂家备件的难题。
“烟港拖23”“烟港拖24”轮舵桨滑油泵工艺改造,大大缩短了拖轮停航时间,保证了船舶生产收益,虽然直接节省进口备件费用不过1万元,但是间接收益可观,统计从故障后的20天,拖轮生产收益近30万,因此对舵桨滑油泵的改造非但获得突出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凸显出技术保障作用的重要性,很好地解释了对技术部门的工作要求,“以技术保安全、以安全保生产、以生产保效益”。技术是基础,效益是追求。此次改造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可以说打破了供货商对备件的垄断。今后对进口同类型的泵可以大胆地进行质疑和改造,广泛应用,同样也是在新的领域的突破,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新方向,增强了信心。
综上所述,“烟港拖23”“烟港拖24”轮舵桨滑油泵工艺改造,经过时间的检验,改造是成功的,滑油泵各项性能稳定。统计德国肖特尔舵桨,目前国内装机的设备已经十几台,既保证了设备的稳定,也对同类型的产品提供了宝贵经验。在该课题轻松实现国产化配件的替代,可以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