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奇
(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天津地铁4号线某区间段长度为1 342 m,为左右线平行布置区间。该区间段由A站始发、B站接收,区间曲线半径为2 000 m。左右线相邻距离11.4~14.5 m,由A至B线路纵断面整体呈上坡趋势。线路出A站后,首先以短距离2‰的下坡,左右线先后以3.968‰、8‰的坡度上坡,而后以短距离2‰的下坡到达区间线路设计终点B站。区间结构顶上覆土厚度约为11~17 m。
区间盾构沿规划均富路,经宜白路、宜赵路、长安道,沿线长距离穿越宜兴埠镇大量老旧平房 (1倍盾构直径影响范围内124栋),区间所穿越的平房均为砖砌结构、条形基础,修建年代较早 (20世纪90年代),区间盾构平面示意图见图1。
图1 天津地铁某区间盾构平面示意图
天津地区地下为软弱土层,本区间垂直方向1.67~-39.9 m主要分布土层见表1。其中盾构区间土质主要为:⑥4粉质黏土、⑦粉质黏土、⑦1黏土、⑧1粉质黏土、⑧11黏土、⑧24粉质砂土、⑨11黏土、⑨1粉质黏土,其地质剖面图如图2所示。地层岩性特征见表1。
图2 天津地铁某区间段地质剖面图
续表1
(1) 软土地层稳定性差:本项目区间段大部分位于饱和粉质土地层中,地下水水量富足,地质土层自稳能力较差,触变性及流变性较高,极易引起盾构顶部建筑发生变形、沉降,为本地铁盾构区间的主要控制难点。
(2) 区间段内存在特殊地层:区间段贯穿路线局部路段存在夹杂液化地层,盾构施工需特别注重土仓压力控制及盾构密封性控制,避免液化地层流动引起地面陷穴及突然沉降[1]。
(3) 盾构顶部地面建筑物老旧、密集:区间上方地面为大量密集老旧平房,年代较久且局部房屋破损严重,房屋自身结构稳定性较差,对地面沉降敏感,极易发生开裂破坏。
(4) 盾构区间下穿距离较长,施工影响范围大:区间段距离全长1 342 m,全线上方均为老旧建筑物,影响范围大,施工全线过程变形控制难度大。
通过现场试推并结合现场实际条件,现场土仓压力计算如下式所示:
式中:
P—土仓压力上限值(kPa);P1—地下水压力(kPa);P2—静止土压力(kPa);
P3—被动土压力,一般取 20 kPa;γw—水的容重 (kN/m3);
h—地下水位以下的隧道顶埋深(m);
K0—静止土压力系数,对于粉质黏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取值0.32~0.64;
γ—土的容重(kN/m3);
H—隧道顶埋深(m)。
软土区盾构下穿平房建筑时,施工土仓压力施工控制在1.2~2.0 bar,根据地面监测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盾构相关掘进参数。
(1) 全线盾构机作业前,项目施工单位应调查平房建筑的状况,必要时进行保全性房屋鉴定,便于后期对比分析;
(2) 严格控制盾构机掘进参数:盾构机掘进应保持匀速、连续行驶,驱动速度控制在35~40 mm/min;土仓压力值不超过0.2 bar;盾构机穿越顶部建筑物施时,土仓压力值增加0.1 bar;穿越管道的压力应减小0.1 bar,刀盘扭矩为2 200 N·m。
(3) 为保证盾构穿越液化地层的密封性能良好,应优先选用优质的盾构尾油。盾尾喷油量≥50 kg/圈,盾尾密封压力≥5.0 bar,以防盾尾泄漏[2]。
(4) 为保证盾构机行驶稳定姿态,实现“认真整改,少整改”,减少因姿态调整引起的地质土层扰动,盾构机在纠偏时偏,纠偏幅度应控制在4 mm/环。
(5) 同步灌浆稠度的现场试验表明,同步灌浆的水泥含量应≥120 kg/m3,稠度应≤11,灌浆初凝时间≤6 h,灌浆压力应控制在2.6~3.4 bar。
(6) 将钠基膨润土或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注入筒仓及掌心面,提高开挖面工作性和稳定性。
(7) 根据地表沉降值及盾构环渗漏情况,在盾尾后5-8圈及时跟进二次灌浆,灌浆方式采用双桨灌注,灌浆压力范围为3~5 bar。
(8) 根据监测资料,及时增加监测频率,调整土仓压力、灌浆压力、灌浆量等开挖参数,对监测点采取保护措施:在监测点设置明显标志;定期对监测点进行检查。协调参与方的保护;及时重置和读取监测点,确保监测正常。
(1) 项目配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劳务协作队伍;
(2) 盾构机司机、门吊司机、电瓶车司机、管片拼装手、同步注浆等关键岗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取得上岗证书。此外还制定高风险岗位提示卡,让一线作业人员掌握各自岗位业务知识。
(1) 本区间盾构机采用中铁装备CTE6400型土压平衡盾构机,性能评估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配备2个班组机修人员对盾构机进行检修、保养工作,保持盾构均速、快速施工,避免非正常停机;
(3) 列车编组为采用1辆电机车 + 4辆渣车 (16 m3) +1辆砂浆车 (8 m3) + 2辆管片,每个盾构机配备2个列车编组,保证盾构机能够匀速、快速施工;
(4) 盾构机第6节台车上配备双液注浆加固机械,运转正常。
(1) 制定盾构隧道专项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应急能力和响应能力;
(2) 盾构机配备项目部技术人员,实时控制推进速度、土压力、盾构机姿态、分段姿态、同步灌浆量等关键参数。如果发现异常,可以在第一时间纠正;
(3) 试验段取断面起点200 m,根据施工监测确定盾构机施工参数;
(4) 为加强盾构隧道施工风险控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应急领导小组,实行领导班子制度,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强调职责分工;
(5) 项目经理负责预警、响应和危险。明确各成员在应急救援项目中的作用和任务,熟悉各自岗位的应急要点。发生风险预警时,应立即召开预警与响应会议,研究处置方案,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处置后,被处置人确认处置效果,并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及时履行消防控制程序。
本文详细介绍了软土地区盾构长距离下穿平房建筑物施工技术,施工过程关键控制点如下:①为确保地表平房建筑的稳定,软土区土仓压力应维持1.2~2.0 bar,并根据地面监测情况,及时修正掘进参数;②推进速度控制在30~40 mm/min( 保持匀速、快速);③土仓压力变化值范围不超过0.2 bar,穿越多层建筑物在理论的基础上提高0.1 bar左右压力,穿越有压管线在理论的基础上减小0.1 bar左右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