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院落式民居建筑功能空间组织研究及启示*

2019-07-25 11:28郑东军李晓东
中国名城 2019年7期
关键词:合院空间组织白俄罗斯

毕 昕 郑东军 李晓东

白俄罗斯东、北部与俄罗斯为邻,南与乌克兰接壤,西、北部与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是我国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路上丝绸之路”上亚欧文化的重要连接点。白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呈现出强烈的东西方融合性,对该地区民居建筑的研究对了解东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形成与变迁具有重要意义[1-2]。我国东北地区分布着约1.5万俄罗斯族人,该民族聚集区的民居保留着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类似的井干式民居(当地称为“木刻楞”)的建筑特征,室内空间形制一般分为两间,外间是以厨房为主的操作空间,兼具保温防寒作用,里间作为会客和起居空间,这些室内空间形制特征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传统民居极其相似,但其院落布局形式和空间组织形式则呈现出中式合院或前后院的形式。对白俄罗斯院落民居空间形式的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境内俄罗斯组民居的演化过程,为其民居建筑的传承与更新提供依据[3]。

地处东欧平原的白俄罗斯领土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寒冷的内陆平原性气候和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其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白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源自民间智慧的民居建筑真实反映地域特点、生活习惯与民族性格,各时期的白俄罗斯民居建筑都沿用特有的功能和空间组织方式,并不断加以更新,使其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却依然保留固有的空间组织形式。十月革命前的白俄罗斯地区长时间处在小农经济模式下,该地区发展出特点鲜明的集居住和日常劳作于一体的院落式居住空间,这种院落式民居(Усадьба)也被称为“农庄式民居”,该民居类型丰富,均包含建筑和院落两部分,各类型的规模与空间组织方式差异较大[4]。

1 空间组成单元的功能分类与释义

白俄罗斯院落式民居功能空间单元可分为五种:人居单元;操作单元;储存单元;牲畜饲养单元;交通单元。各功能单元间彼此穿插,形成紧凑的空间组织形式,空间单元组织形式的差异形成白俄罗斯院落式民居的不同类型。各单元功能空间组成见表1[2]。

起居室中的壁炉(Печь жилого дома)在白俄罗斯民居中占据室内空间的核心位置。对于冬季漫长而寒冷的白俄罗斯而言,室内采暖至关重要,壁炉因此成为民居中的必备设施,一般被设置在室内中部位置,使其散发的热量能辐射整个居住空间。壁炉也曾是白俄罗斯民间烹饪的主要燃具[5]。

2 空间组织形式分类

白俄罗斯院落式民居按照各空间单元的组织关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形态关系)被分为四类:院落组合式、合院式、直线式和L形式。

1)院落组合式,该类型民居整体功能单元分区明确,建筑成平行或L形排列,院落由建筑和围墙围合而成,居于中部。院落窄长、紧凑且相对封闭、尺度相对较小。白俄罗斯地区自古牧业发达,牲畜和饲养是常见的农家生产方式,因此,牲畜院一般在此类民居中占据空间布局中的核心位置。院落组合式民居空间布局大多规整且分区明确,纵横两个方向都有对称关系。居住单元和饲养单元通过交通单元相互联通,通过门扇、部分操作和储存空间阻隔,互不干扰(图1)。储存空间根据具体功能需求穿插在居住单元和饲养单元内,谷仓是面积最大的储存空间,多居于建筑后段,毗邻饲养院。饲养院单独设置对外大尺寸出入口,用于牲畜和谷物进出[6]。

表1 白俄罗斯院落式民居功能空间分类及释义表

2)合院式,白俄罗斯地区的合院式民居分单院式与两进式两种。

单院式院落三面被建筑围合,一面由围墙围合,院落较集中式更开阔。与我国多数传统合院民居的正、厢房概念不同,白俄罗斯合院式民居的居住单元通常放置于庭院入口两侧,主要的储存空间和饲养空间位于正对入口的中轴线上(图2)。

两进式合院民居的两个庭院被过廊分隔,一进院主要包括居住单元、操作单元和部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储存空间;第二进院主要是储物空间(谷仓)和饲养单元围合而成的农用院落。过廊(“棚”)兼顾交通联系及半室内饲养功能,过廊由墙面和列柱围合而成,靠近居住单元的实墙阻隔单元间的干扰,靠近农用院落一侧的列柱用来栓大型牲畜[6]。

合院式民居院出入口在围墙(栅栏)上,出入口数量由民居主人的生产活动方式和起居习惯相关,无论出入口数量多少,均大小交错,区分人行、非人行(畜、货)流线。

3)直线式,分直线连续型和直线平行排列型两种。直线连续型各单元空间首尾相连或首尾相邻。直线式的建筑单体窄长,并联布置。该类型空间单元功能组织明确,彼此不交叉、不干扰。窄长的院落位于建筑前或建筑间(图3)[6]。

4)L形式,与直线式的空间组织形式相似,建筑空间单元以L形首尾相连,形成有夹角的半围合庭院空间。该类民居院落中都有半开敞棚“过廊”空间,其中靠近庭院一侧设柱,是饲养牲畜的主要半室外场所[6]。

院落组合式和合院式是更为封闭的民居类型,相较直线式和L形式,其私密性、安全性更佳,空间组织更丰富,单元关系更复杂。这两类院落民居的空间布局紧凑,各功能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和通达性佳。直线形和L形院落民居对场地的适应性强,空间之间的组织关系更为灵活,与场地交通的连通性佳(图4)。高寒气候下白俄罗斯院落式民居的起居室(Хата)均不设直接对外出入口,大多通过门厅中转,且起居室内均设有壁炉[6]。

3 随时代演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摆脱了小农经济束缚的白俄罗斯地区农村在十月革命后快速进入苏联式农业集体化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逐步被农庄的集体机械化生产所取代,随之而来民居中各空间的功能属性和整体功能配置也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操作单元中农用院功能的模糊化(开始由单一的操作空间转变为人居空间甚至休闲空间)。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下居民不再需要独立的大面积储存空间,室内储存空间通过增设壁炉等方式被转换为居住空间,农用院也逐渐开始承载人居空间的作用(多代或多户混居的共用庭院)[7]。当代院落式民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演变。其中对空间功能进行精细化划分的院落组合式民居愈加少见。直线式与L形式民居也因较差的私密性而越来越少。合院式民居因其具有集中且私密性佳的大尺度院落空间而更加适应现当代白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居住需求,逐步成为白俄罗斯地区最常见的院落式民居类型[4]。

当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物资来源更加为稳定、采购更加便利,致使民居中储存空间的作用日渐削弱,随之而来家庭成员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居住单元逐步取代储存单元成为白俄罗斯民居建筑中的最主要空间类型。

舒科夫家宅位于明斯克州普济齐河(река Птичь)沿岸,户主舒科夫将原有L形民居通过加建居住、储存单元和围墙的方式改造为合院式民居,加建部分作为自住单元,原有的居住单元作为民宿向游客出租。开敞的院落空间作为共用室外空间同时承载部分饲养功能(图5)。该建筑功能空间的当代演化随时代变迁呈现出由开敞向私密;由储物单元为主向居住单元为主的趋势。

4 地方性当代传承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白俄罗斯当代居住建筑广泛融合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与设计手法,也同样注重本土民居特色的传承与转译。如图6所示建筑是新落成的二层院落式居住建筑P-house,该建筑由当地“四人组工作室”设计建造,建筑整体外观造型是完全的现代主义简约风格的几何形态,结构也采用与当地传统民居无关的混凝土结构。但其空间组织方式却有极深的白俄罗斯传统印记:L形半围合庭院空间;庭院开敞且规整;主要人居空间直接面向庭院,通过交通空间通向内庭;主要人居空间内安放具有象征意义的壁炉;建筑内设置大量集中的储物空间(存储或衣帽间);厨房操作空间直接布置在主要交通流线上。这些当地居民熟悉功能空间的传统组织形式恰巧符合当地的日常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从建筑层面体现地域传承。

我国当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的回应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地域性材料的使用(砖、石、木、土等传统材料);传统建筑元素(屋顶、细部等)的复制;人文艺术的转译(文字、器物等的当代表达);山水格局的模仿(古典园林意向等);传统工艺技法的应用。而白俄罗斯当代建筑师在追求传统风格传承时则抛弃视觉要素的模仿,回归对传统生活方式及空间体验感的追求,采用现代材质、当代设计手法和建造工艺,继承、更新传统民居空间布局形式,设计出既能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又能尊重民族生活习惯的建筑作品,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新思路。

总结

白俄罗斯传统院落式民居按空间组织形式可分为院落组合式、合院式、直线式和L形式四类。每类民居中的空间被划分为人居、操作、储存、饲养和交通五个单元,单元间彼此穿插,流线清晰。

当代白俄罗斯传统院落式民居建筑中各空间单元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演进而不断演化,功能组织关系也随之变化。其中居住空间配置数量增加,而储存空间减少。庭院空间的功能逐步模糊,基本成为休闲的人居空间,会承载少量饲养功能。

个人空间得以充分保护且庭院空间较开阔的合院式民居更加适用于当代的人居习惯和需求,白俄罗斯院落式民居的其他空间形态逐步趋向合院式演化。

白俄罗斯当代民居在整体造型和结构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但其功能空间组织方式却大量保留传统院落式民居要素,体现当代传承。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更新提供启示。

对白俄罗斯传统民居的研究有助于追溯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族民居建筑形式与空间的演变历程,对该类民居的发展、传承与更新提供启示。

猜你喜欢
合院空间组织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召回常驻欧盟代表
浅谈地产行业的中式院落住宅
白俄罗斯收获750万吨粮食
SmartKey脑力空间组织的全脑开发体验课开课
集体晨练运动与城市公园空间组织特征显著性研究——以哈尔滨市四个城市公园为例
武汉市东湖景区游憩空间组织及优化研究
传统民居中“合而不同”的两种构成形式
白俄罗斯一号通信卫星诞生记
直销模式视角下网上零售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
继承传统民居文脉 开拓现代住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