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鑫
【摘 要】地方本科艺术高校作为探索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应贯彻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微课教学中,高校教师致力于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正确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修养的生成。本文以微课的课程设计方法为线索,探索问题链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能力培养和执行方案的改革,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问题链与微课课程进行深度融合,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关键词】微课;问题链;课程设计
微课给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在于微课的课程设计短小精湛、对传统教学中难以讲解的重点和难点用动态的方式表现清晰明了,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故而,加强微课的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一、建立微课问题链课程模式的必要性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深化高校内涵发展,其中一点就是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根据此指导思想,构建微课问题链的课程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微课短小且主题鲜明,针对性强。从问题出发,延伸课程内容,用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贯穿课程的始末,实现动画专业微课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有机整合。
(一)碎片化的學习时间
网络媒体的时代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巨大,碎片化学习时间成为在校大学生的普遍学习现状。当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属于“90后”“00后”,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原因在于他们善于使用大数据和新媒体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接受新事物。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主要表现在有效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包括坐车、等人、排队等闲暇时间,大学生用手机或IPAD等看完一集5-15分钟的动画微课,感受动画的精髓。真正地让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线上到线下的多渠道自主学习。
(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准确把握问题链的架构,才能挖掘学生思辨能力。《人物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并且也是动画专业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的应用型课程。
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人物运动规律走路、跑步、跳跃、循环走跑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的能力。但传统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分配不均,实践(考核)作品完成的质量不高,动画作品的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微课问题链教学改变了这个局面,教师呈现课程的架构,把问题留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课程的精彩。
二、如何实施微课问题链的课程设计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后进行消化和吸收知识。反观微课问题链的教学模式包含教学配套的教学课程、试题库、课件、线上讨论和反思的模块,形成一系列的开放式的教学资源。微课的教学模式具有显著特点,一方面微课的通过视频进行学习,可以是课前课后,也可以反复观看,在线上就可以对知识逐渐吸收,微课强调交互式的学习方法。从另一方面看,微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水平互相促进,具有“协同合作”特征。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不要教学生这样那样的学问,要由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以问题为索引,并不意味着提问是教师单方面的权利,学生也可提出问题,甚至师生在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相互发出反问。
微课问题链的课程设计的探讨步骤如下:
第一,由于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知识体系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问题链下的微课选择主要是在精读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上的。
第二,由于微课的时间和内容的限制,在完成步骤一的基础上,一般在微课中自主选择2—3个问题,同时围绕每个问题组建专题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成员有着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专业背景,从多元的视角,不同路径聚焦同一问题,互通有无,博采众长,使整个教学不落入俗套老套,不拘泥于一人之谈。
第三,列出问题后,进行反复推敲。在一般情况下,问题需要创设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发共思,最终争发公论的模式。
三、微课问题链课程设计的执行方案
(一)选题
笔者结合参加微课比赛和制作系列微课的经历总结出微课选题的注意事项。例如动画课程《人物运动规律》包括人的走跑跳、人物循环走等内容。选题时基于两点原则:一是以课堂上难以讲解清楚的内容为主,尽量避免出现无创意的现象;二是选择个人擅长讲授的方面,深入剖析教学内容的内涵和问题链的衔接。
(二)课程教学设计
在执行中,主要实施“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链串联课程内容,反复筛选和斟酌课程的衔接和教学方法,以笔者获奖微课作品《人物运动规律——人的跑步》为例,整个微课以问题链串联,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具体来说,问题一:在动画中,动画角色想要跑起来如何协调身体、手臂和脚,引入课程内容。问题二:利用动画角色(模拟成学生)提问人的跑步的绘制步骤,此问题是在问题一的基础上的拓展,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动画人的跑步实践绘制。问题三是对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延伸,以期不断提高动画专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上,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基于问题链的模式设置和构建,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把理论文本知识和实践有机的整合,多层次、递进式的实施微课课程设计。
(三)拍摄脚本
在完成教学设计之后,每一个镜头衔接方式需要通过语言的描述进行操作。以笔者获奖微课作品《人物运动规律——人的跑步》为例,此微课时长9分41秒,涵盖共17个镜头,微课脚本的教学特色为充分发挥动画专业特色的主导作用,其一,利用真人拍摄和动画角色互动,使学生很自然地带进动画课堂,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这是现实授课不具备的特征。其二,在已有的微课中学生提问环节,多采用真人实拍。相反,本微课中的提问环节是动画角色在屏幕上自如的运动。既强调了动画的本体艺术特征又展现出动画微课的独道特色,在有问有答中熟练掌握本门课的内核部分。其三,本微课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讲解图例详尽且有相应的箭头、圆圈、弧线等标注,听课者会更加直观的汲取相关知识。
(四)微课录制和剪辑
一个完整的微课录制需要声音录制、绿幕抠图、后期软件剪辑等多个环节,对微课的声音特质和设备使用有很高的要求。譬如,教师出境和教学PPT展示都在不同的空间录制,声音的统一是制作的难点,教师就需要电视编导的的老师和学生协助完成,这些软硬件条件都为作品创作提供便利。在后期剪辑中,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问题链的设置是否背离教学初衷,全方位多层次的形成问题情景化教学,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五)修改和定稿
微课的制作修改是不断反复精益求精的过程,特别是对某个教学部分有多种视听的表现方法,需要教师在制作中反复斟酌和修改。如《人物运动规律——人的跑步》第二个问题的设置视听表现有三种选择,分别是真人录制、动画绘制、画外音形式,笔者经过与专家商讨最终选择动画绘制,其原因在于动画原动画绘制更加紧密的与动画的本体表现相连,而且更加完善的表现动画角色的运动,和微课的主题联系紧密。
【参考文献】
[1]朱德全.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5):83-88.
[2]李鹏飞.中外比较视野下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传媒, 2018,(11):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