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谨豪
【摘 要】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导向分析,是当代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它具有系统性、基础性、以及引导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陕西大学生为例,着重对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进行探究,以达到把握当代大学生培养目标,实现高品质人才输出的目的。
【关键词】微文化背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微文化,是人类文明时代化发展的表现,它不仅是社会文明阶段化发展的体现,也是社会文化多样性变化的展示窗口。而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接班人,其价值观、人生观的趋向,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进步和文化创新的强度。为进一步加强对新时期发展正方向的引导,有要明确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實践要点。
一、微文化背景下陕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微文化的出现,是文化时代化转变形式,它带来文化传播形式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造成了负面冲击。
(一)微文化内容鱼龙混杂
依据社会文化传媒相关理论可知:微文化,主要是指通过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如,现代网络中出现的“微视频”、“微段子”等形式,都是微文化内容的一部分[1]。该类文化中既包含了优秀传统品德的传播,也包含了负面消极情绪的传播,因而,当前互联网环境中文化传播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自己的认知判断观念,但不够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若大学生在浏览微文化过程中,受到不良情绪的干扰,人生观很容易向着消极方向发展转变。同时,当前国家关于微文化的管理上还存在着制度和法律上的欠缺,该种微文化传播态势,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形成来说是一种挑战。
(二)微文化传播形式多元
微文化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的一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它的传播方式自然也继承了互联网多样化的特征,如,音乐、视频、图片、文字等,由此,社会微文化的传播总是能通过猎取“新鲜事物”,博得大学生的关注度,导致诸多大学生沉迷于微文化的传播状态。该种长期的文化扭曲发展形势,会造成社会主流文化逐步被弱化,而以微文化为代表的亚文化成长之风盛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不可规避的隐患;另一方面,当前社会中诸多微文化往往是对传统文化“借用”。过于变质的文化消费方式,逐步变成了一种对主流文化的消遣,或者是“移花接木”似的恶俗文化嫁接。如《盗将行》等流行音乐创作上,仅仅是借着“古风”的调子,而没有真正的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传承。这些错误的价值导向,也是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导向上的阻碍因素。
(三)微文化发展趋向不够明朗
微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它的发展、实践过程是人类文明演变的阶段性特征,由此,微文化往往具有一时热潮,而不能真正促进社会艺术、文化的进步。同时,微文化是信息时代“文化品质”提升的自我整理过程,若学生不能辩证的看待文化成长中的问题,会导致自身也逐步陷入迷茫的发展状态,从而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
二、微文化背景下陕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随着社会文化信息传输渠道逐步拓宽,虚拟环境的信息交流形式也出现了双向性发展,而微文化就是新媒体中最具代表的文化形式。为有效规避其劣势发挥其长处,需做到:
(一)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引导
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主要动力,他们具有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又就有大胆的创新精神,是时代前沿信息的重要传播载体。在微文化环境下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效性培养,需在思想和认知高度上进行引导。其一,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教育,让学生借助优秀的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趋向。其二,帮助学生形成微文化辨证探究框架。
如,陕西某高校为在微文化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经常组织传统文化感知活动。该活动开展期间,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诗歌、宋词等基本文化知识,还可以参与穿汉服、学礼仪、品美食;同时,该高校还经常组织大学生通过“我看微文化”话题互动的方式,对社会生活中常见微文化传播“美丑”进行辨析,让学生在多样性校园文化交流期间,形成正确的微文化欣赏导向。
以上关于陕西某高校微文化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日常学习中传统文化知识学习渠道的思想传播方式,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素养、民俗文化的趣味性,进而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感知中进行价值观培养。同时,以微文化相关课题为互动讨论的过程,可直接针对微文化的传播态势,实现辩证认知思维的趋向性引导,自然也能够起到对大学生价值剖析的目的。
(二)巧妙利用微文化传播窗口
大学生核心价值培养机制的科学性培养,在于巧妙的利用微文化渠道,帮助大学生多视角的明晰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形成方式。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方向文化传播内容,均作为微博、微信、抖音、头条等虚拟文化传播的一部分。同时,为增加正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快速传播性,可将其转变为动画、互动采访等形式。其次,利用微文化传播窗口,搭建更有趣文化引领渠道[2]。
如,陕西某高校为在微文化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培养,一方面,高校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假期活动,其活动中包:爱心传递、社会文化正方向传播、家文化传承等,让学生以具体的社会实践来感受微文化中正向、积极的内容;另一方面,该高校还开设了艺术选修培训班、信息技术创新研究平台、自主创业体系等,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趋向视角上,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微文化。
以上案例中所叙述的内容总,是高校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提升两部分入手,探究微文化环境下价值观培养的新思路。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理论说教方式相比,这种微文化环境下文化艺术传导与剖析的方式,完全是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生活经历层面入手,主动的进行价值观趋向转变,它自然要比被动式说教灌输所取得的效果好。
(三)形成清晰价值观发展趋向
为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应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发展趋向。一方面,家长应通过互动沟通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微文化品读视角。另一方面,学校教师也应随时与学生进行心理、行为上的帮助。
如,陕西某高校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期间,高校就开展了家校联合互动微文化引导活动,高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定大学生微文化亲自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建立校园大学生引导体系,学生可通过网络、信箱、面对面交流等,获得专业的教师进行成长引导。以上案例中提到的高校实践方式,是微文化时代中高校人才培养策略综合探索的有效方法,也是微文化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要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微文化背景下陕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是我国高校教育抑制实践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价值导向的引导、巧妙利用微文化传播窗口、形成清晰价值观发展趋向三种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因此,本篇文章的探究结果,将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实施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冯晓晓.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
[2]赵莉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高教学刊,2017(21):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