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的培养

2019-07-24 10:33严涵潇孟莉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严涵潇 孟莉

【摘 要】随着精神障碍患病率及各类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的逐年上升,各国都普遍重视精神卫生领域的发展,在这些国家中,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和社区康复的重要性均得到肯定,他们的社会工作者发展起步早、具有更加规范的管理、具备十分专业的能力,对于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力图总结分析其他国家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发展中值得借鉴的经验,促进我国精神卫生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关键词】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国外精神卫生社会工作

精神卫生社会工作(Psychiatric Social Work)是涉及社会工作与精神医疗双重领域的专门学科和实务领域。一般而言,涉及精神疾病防治及精神卫生措施中的社会工作实施,即可称为精神卫生或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在台湾亦称为精神病理社会工作(赵环、何雪松,2009)。在许多国家的精神卫生领域,都强调综合服务团队的建设,在团队的组成人员中,社会工作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国际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概况

(一)美国

2005年美国的《精神卫生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具有一支庞大的精神卫生工作者队伍,其中包括4万多名精神科医生,20多万名心理学者、精神科护士以及社会工作者。这样规模庞大、涉及领域丰富的综合队伍,一定程度上为美国的精神卫生领域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谭友果等,2008)。与美国相比,在专业人员的配備方面,我国还存在很大的空缺。我国约每万人中方拥有1张精神科病床每31000人中拥有1名精神卫生工作者每12600人中才拥有1名精神科医师,其中的差距在10倍以上。而在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方面,我国尤为缺乏差距达20倍以上(季建林、王祖承,2000)。

从美国的精神卫生领域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工作者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相比我国还需要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组建庞大的精神卫生工作者队伍,促进精神卫生领域的发展。

(二)英国

在《精神卫生法》的引领下,再加上传统精神病院的道德情况受到责难,从六十年代起,英国开启了“去住院化”治疗的进程,即从精神病院的封闭环境,向社区精神卫生护理的过渡,社区护理政策总体上意味着精神病院之外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社区精神卫生团队迅速地发展起来。最早的社区精神卫生团队出现在七十年代末,其特点是由顾问精神科医师所领导的跨部门专家小组。社区精神卫生团队的发展,凭借其灵活的形式,有力地支撑了社区精神卫生政策的执行,提高了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等各项服务的可及性(李明、赵宏斌,2008)。

(三)日本

在日本有专门从事精神健康的社会工作者(PSW),已经有60年的历史。以人的内心精神世界为重点,在探索自身专门性问题的同时,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寻求环境的调整和变革的视点为根据,坚持用‘支持生活者的观点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荒川宽,2008)。日本精神卫生领域的从业人员,截至1998年6月,精神科专科医师大约有12000人,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临床医师为10161人,精神科护士有34866人,精神科社会工作者有4338人,临床心理学家大约为1200人,作为临床精神科医疗成员的组成部分,精神科社会工作者是要达到国家统一标准的专业人员(浅井邦彦、季建林,2000)。

二、对我国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培养的启示

(一)重视社会工作者在人才团队中的作用

首先,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需要关注患者本身,也要关注患者亲属、生活环境等,试图以患者为中心,为其建立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利于患者康复期及康复后的正常生活;其次,由于涉及的工作对象多元,因此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加大,要处理与患者有关联的各方面事务;最后,社会工作者能够对患者的康复起补充作用,执业医师和护士更多的是治疗患者的疾病,即使康复后的患者,在将来融入社会仍存在许多不适和问题,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社会支持网络,从而使患者不仅生理上康复,更重要的是真正能够融入社会生活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专业医师的工作进一步补充和优化,更加凸显多学科团队在精神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重要。

(二)完善制定精神卫生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细则。

与其他国家相似,我国也在努力打造一支综合专业的服务团队,涵盖专业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这些不同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在同一个工作领域甚至同一所医院或社区进行工作时,需要一定程度的配合,也涉及到一些专业间的融合,那么更加需要明确制定工作细则,提高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与张明园等(2002)在对《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内容释析时提到的相似,需要尽快制定配套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如社区康复机构标准与康复工作技术规范、非精神科医师接受精神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办法、精神卫生各类人员的资格管理办法等。

三、总结

本文梳理出在国际精神卫生领域中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照亮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前进道路,但是良好发展契机的出现也应该引起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反思。更多的需求、更多的关注就意味着社会对我们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精神卫生领域的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社会、经济、文化、情绪、人际关系、家庭以及职业生活方面的多元服务,同时也要合理科学的划分与精神科医生、护士、临床心理学家的专业服务边界和责任,以达到各司其职、专业合作,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如何能够达到效果最优化,如何能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仍旧是值得研究和努力的部分,需要我们在面临大好发展前景时仍然保持冷静的心态应对,踏实做好自身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的建设。另外,本文基于相关内容梳理,有一些结论和建议,但仅未进行深入探究,希望之后的研究能够有所涉及和推进。

【参考文献】

[1]张明园.全球化和中国的精神卫生及其政策[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01):1-6.

[2]张明岛,张明园,谢斌.《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的制定背景和内容释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2(01):5-9.

[3]刘继同.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时代来临与实务性研究议题[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04):100-108.

[4]周蔚,肖水源.国外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0):721-728.

[5]荒川宽,史宇晖,刘继同.日本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足迹[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8(12):26-28.

[6]赵环,何雪松.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新的发展方向[J].社会福利,2009(09):39-40.

[7]谭友果,何映月,李金龙.美国精神卫生体系的概况及对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启示[J].四川医学,2008(04):473-475.

[8]周勇. 美国精神健康领域社会工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27-132.

[9]浅井邦彦,季建林.日本新精神保健福利法及其目前的精神卫生发展政策[J]. 上海精神医学,2000(01):36-38.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
优势视角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以系统观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