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峥 王勇
【摘 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的提高,加快了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在此大背景下,2010年2月至2018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确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这九大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刘士林团队发布了《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报告》,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8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估,在“综合实力”、 “中心作用”、“战略影响”的排名上,郑州都位列末位。本文从规模与区位竞争力、经济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开放竞争力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升郑州的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使郑州建成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提高郑州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竞争力;郑州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2007年,《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当具有全国范围的中心性和一定区域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一、郑州市发展现状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底郑州市总人口数为988.1万人、2018年底总人口数为1013.6万人;2017年GDP为9193.8亿元、2018年GDP为10143.3亿元;2017年进出口总额为596亿美元、2018年进出口总额为4105亿元;2017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94万人、2018年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为99万人;2017年建成区面积500.8平方公里、2018年建成区面积549平方公里;2017年科技项目1228项、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50544件,2018年科技项目1336项、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70128件。综合来看,郑州市在2018年均比2017年在经济、人才、科技与教育、开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和既有的国家中心城市武汉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根据武汉市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武汉市2018年总人口数为1108.1万人;GDP为14847.29亿元;进出口总额2148.40亿元;普通本专科在校生96.9万人;建成区面积723.74平方公里;全年专利申请量60511件、全年创投资本总额1337.9亿元。
2018年2月,郑州市政府正式公布《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行动纲要》提出,近期(2017-2020年),开启郑州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全面建成人民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高质量、高水平小康社会;中期(2021-2035年),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建成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等;远期(2036-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为了实现该《行动纲要》中的既定目标,应从规模与区位竞争力、经济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科技与教育竞争力、开放竞争力这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二、郑州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1.提升规模与区位竞争力
郑州市应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通过优化主城区布局,加快建设航空城,双城联动,引领城市与区域发展;通过实施组团式发展,区分产业差异,以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为纽带,推动新城组团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优先尽快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加快推进新密组团、登封组团、巩义组团建设,尽快实现全域城区化;加快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带动人口转移推动巩义市、武陟县、原阳县、新乡县、尉氏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新兴增长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培育形成新增人口集聚地,打造发展新空间;进一步优化省市公共服务机构布局,推动一般性批发市场和制造业外迁,鼓励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新城组团转移。在郑州大都市区发展的基础上,推动郑州与周边毗邻城市联动,按照“东扩、西拓、南延、北联、中优”的发展思路,带动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四个次级中心城区的融合。
2.提升经济竞争力
郑州虽然2018年经济总量破万亿,但是总体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空间。郑州应在“四新”经济的背景下,加快郑开“双创”走廊、开港产业带、许港产业带、郑新产业带、郑焦产业带等6个专项规划落地实施,围绕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提升高端服务与先进制造业核心功能,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集群为抓手,推进大都市区产业带互动耦合发展;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自贸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试验区、国家大数据试验区、通用航空产业综合试验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双创示范基地、新型智慧城市、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等政策性项目的支撑,带动郑州城区的高速发展,继而带动周边区域城市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下,推动“空中丝绸之路”强基扩面、“陆上丝绸之路”扩线提量、“网上丝绸之路”便捷便利、“海上丝绸之路”无缝衔接。
3.提升人才竞争力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郑州通过“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努力让各类人才在郑州创业有机会、创新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温度。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凭毕业证即可申请在郑州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地区落户;对落户的青年人才进行相应标准的生活补贴;对申领青年人才生活补贴的全日制硕、博研究生、本科生,首次购房给予购房补贴。郑州要坚持以人兴业、以业聚才,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循环,引进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吸附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重点项目、产业集群,着力优化创新平台,加快科技与金融、军工与民用、国家与地方、产业与院所“四个融合”,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综合体齐头并进,让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有平台、有载体。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一批能够承接重大任务、取得尖端成果、做出卓越贡献、形成“塔尖效应”的顶尖人才,出台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奖励办法,激励全社会参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郑州要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业等有序参与人才资源开发,开展双元制教育,统筹發挥人力资源优势与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强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综合利用,建设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
4.提升科技竞争力
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科技是推手。郑州要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持续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农业、做兴网络经济,不断提升产业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促进要素向优质企业、新兴产业流动,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郑州还要推动新兴未来产业集群跨越发展,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及医药、智能制造装备三大新兴未来产业集群,着力在信息安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北斗导航、节能环保、增材制造、生物制药、储能材料、智能机器人、精密数控机床以及量子通信、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实现技术率先突破,强化产学研联合攻关。设立产业奖补资金和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支持郑州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开展兼并收购。
5.提升开放竞争力
郑州要开放引领,提升内陆开放门户地位,深化与中原、沿海地区的联动,形成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中原和中部地区开发开放。通过构建空中、陆上、海上、网上丝绸之路,大力实施大口岸、大通关、大物流战略,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国际国内物流通道和集疏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和特色物流,努力建成制度优、成本低、时效强、集疏便捷、运转高效的国际物流中心。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郑州要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承办国际重要的文化活动、体育赛事和重要论坛、展会,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建成国家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加强新郑国际机场同国内外枢纽机场战略合作,建立国内国外“双枢纽”发展模式,推进航空枢纽由“以货为主”向“客货并举”转变。此外,郑州还应构建城市内部多站点的高铁枢纽格局,加快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建设,加强与海港功能对接,推进“四港”联动发展,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国际运输通道和米字形主通道。
郑州除了提升以上五大竞争力之外,还应着力提升城市的品牌塑造与营销能力。在郑州政治、经济、科技、人文、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明确的城市价值观、城市理念、城市文化等一系列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建立健全城市制度、制定城市内部行为规范准则、提高城市居民素养;加强对外宣传活动、城市公关等外部活动来形成郑州市的品牌定位。通过信息化的传播途径进行有效的郑州品牌宣传及推广,让全国乃至全球都了解郑州,来维持城市品牌的传播度。与此同时,郑州还应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展现要素,通过标志、建筑、色彩、图案造型等具体可感的物质实体,直观简约的来传递郑州的城市形象。这种城市形象要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程度,为郑州进一步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奠定基础;这种城市形象还应通过内外公众能够接触到的各方面和城市内部成员即市民进行有效传播;这种城市形象还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和传播渠道,开展整合营销传播活动。除此以外,郑州还应借助各种公关活动及事件营销进行城市形象传播,提高城市形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借助旅游资源、庆典资源等各种特色资源,着力塑造郑州特色鲜明的形象,扩大其影响力,进一步在全国和全球进行城市营销。
三、总结
综上所述,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国家中心城市的设置更加强调郑州对周边区域的服务辐射功能,更加突出郑州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是全国性的,所以未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一定是在空间架构和文化生态方面发挥自身在全国甚至是全球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沈璐璐,张争胜,罗丰,王晓亚; 谢丽娟.基于主成份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J].河南科學,2011( 04):124- 128.
[2]韩虎山: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品牌传播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
[3]倪鹏飞,侯庆虎,黄进等.40 年:城市星火已燎原《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4]田美玲,刘嗣明,朱媛媛.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1):117-121.
[5]王发曾,吕金嵘.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1,30( 1) : 49 - 60.
[6] 倪鹏飞,沈立.从城市看中国:经济集聚、人才争夺与产业迁移[N]. 经济日报,2018-6-23 (006)
[7]张璇.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J].开放导报,2016( 1)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