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进荣
【摘 要】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作为长寿养生旅游区域的职业院校应着眼于地方文化,分析长寿养生旅游产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探寻长寿养生旅游产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研究符合地方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途径,为促进地方长寿旅游产业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
【关键词】长寿养生;旅游产业;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
巴马是著名的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长寿养生因子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未来,巴马将成为国际一流的长寿养生健康旅游目的地、国际长寿养生旅游示范区③。酒店是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酒店业的基础性作用,酒店行业的发展,人才需求是关键。
一、长寿养生旅游产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区域酒店管理及服务接待中将需要一支既能提供符合酒店行业标准的管理服务、又能展现本土特色文化的人才队伍,人才能力要求体现在:
(一)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
酒店管理及接待服务能力是一个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之一,巴马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现代酒店标准化的管理及服务模式。酒店从业人员必需具备当代酒店管理综合素质及能力要求,拥有较为全面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
(二)熟悉当地民族及长寿文化
巴马不仅是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有瑶族、壮族等,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巴马瑶族的“备棺”、“补粮”文化,壮族的山歌文化等。把民族及长寿养生文化引入酒店将会是当地酒店的一大特色,作为地方酒店的工作人员,应熟知当地的民族文化,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介绍及民族活动的表演能力,掌握巴马的长寿养生因子相关知识,熟练地为客人推介旅游目的地、长寿养生食品、长寿养生旅游项目等。
(三)旅居管理服务能力
旅居是当前新兴的一种旅游活动,游客不仅需要基本的生活需要,更应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所谓的 “三分居七分养”。依托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及长寿因子,每年前来巴马旅居的“候鸟人”络绎不绝。但目前巴马的旅居产业发展不规范,服务不全面,只能为客人提供简单的食宿需要。因此,旅居管理服务人才将是巴马未来旅游人才的生力军。旅居管理服务人才能力包括:
1.标准的酒店管理服务能力,需要为客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管理,以满足客人的基本食宿要求;
2.较强的康乐活动组织设计能力。旅居活动的“七分养”中,包含了让客人适当参与相应的康乐活动,娱乐休闲活动等,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
3.掌握一定的养生保健知识。包括养生食品知识、环境因子养生体验等。
4.熟知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给他们提供周到,细致认真的服务,尊重客人的要求,为客人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四)酒店英语服务能力
巴马县多年来就是河池市境外游客的首先旅游目的地,旅游区建成后势必进一步提升她的國际知名度,前来旅游的外国游客也会随着增加,掌握酒店服务英语的对话能力必将成为旅游区酒店工作人员必备的一个能力之一。
二、地方院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巴马县位于河池市,河池市的高职院校只有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一所,学院于2008年开设酒店管理专业并进行了统招,历经几年的专业发展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社会输送了近1000名毕业生。现对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调查并提出了分析:
(一)重视专业基础教育,无法形成特色教学。
几年来,学院专业在课程设置及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中,重视专业基础教育,没有探索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形成教学特色。除酒店管理基础知识及技能教学外,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学生就业后没有真正的“一技之长”而丧失有力的竞争力。
(二)实训室功能不健全,技能教学难以实施。
由于专业学生招生限制,学院对专业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专业实训室为两间,包括餐饮客房前厅综合实训室,茶艺调酒实训室,实训条件无论在设置更新上还是在功能使用上都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有些实训的内容还与社会存在脱节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前厅实训设备、客房控制软件、插花实训空间等存在空白,无法满足酒店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忽视职业素养培养,毕业生没有竞争力。
职业素养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根据“素质冰山”理论,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隐性的职业素养,这也是区分职业优劣的重要因素。
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毕业后对酒店行业存在茫然而无所适从。导致竞争力低,不热爱酒店行业,更有些学生一入行便转行,极大影响毕业就业对口率,不利专业建设发展。
(四)脱离地方经济文化,专业教育没有特色。
纵观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几年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的人才培养忽视了地方文化特色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体现这一点。培养的毕业生对地方文化不了解、不掌握,专业教育没有地方特色,无法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削弱了专业建设的竞争力。
三、长寿养生旅游产业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立足行业及地方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每一届学生的人才培养规划,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立足于行业人才需求,结合地方特色。
1.深入调查知名酒店品牌人才需求,与企业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从一定意义上讲,知名酒店品牌人才需求代表了酒店行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应建立在行业人才需求基础上制定。通过这两年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企业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反应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技能用不上,所学内容滞后,跟不上酒店的服务模式,不能运用酒店客房管理系统,外语服务水平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对酒店管理没有深入理解等,入职前需要进行基础技能及岗位技能的培训。因此,在制定人才方案的时候首先应对企业的人才需求深入调查了解和掌握,尤其是知名的酒店品牌企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划、课程设置方面应邀请企业参与把关,共同制定。
2.以职业能力和地方特色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课程设置模块应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结合地方特色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设计为:
(1)必修课程设计分三大模块
专业知识模块:涵盖了酒店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包括《酒店管理》、《前厅、客房、餐饮管理》、《茶艺》、《酒店吧管理及调酒》、《康乐服务与管理》、《宴会设计》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各课程的教学要结合行业需求安排教学设计。
职业能力培养模块:课程安排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进行设计,包括:《服务礼仪》、《酒店岗位素质培养》、《服务心理学》、《酒店应用软件》、《食品营养与健康》、《酒店营销》等课程。
地方特色文化教育模块:课程设计要结合地方特色及文化,培养地方文化知识及能力。包括:《河池民族民俗》、《河池山歌文化》、《河池旅游资源》、《巴马长寿养生知识》、《保健护理基础》等。
(2)选修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及基础素养为主。
公共选修课包括《普通话》、《演讲与口才》、《就业指导》等课程,专业选修课包括《导游服务》、《饮食文化》、《人才资源管理》等。
3.邀请职业教育行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核评估。
专业人才培养制定后须邀请职业教育专家进行审核,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划、课程设计、教学进度安排、课程考核及毕业要求等方面,避免出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二)探索特色教育,增强专业培养竞争力。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和发展职业教育,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先后提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弹性学制、现代学徒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应结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竞争力。一些发达国家的院校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育,较为著名的有美国康奈大学“高质量课程学习和实践体系”、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高级酒店管理人员培养模式”、爱尔兰香侬酒店管理学院“三明治授课模式”等。
(三)加大专业建设,为专业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1.加大专业实训投入,完善实训功能。
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增加实训室及实训设备,实现酒店管理专业所有实训功能。加强校企合作,与酒店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把部分课堂转至酒店进行实景教学,让学生在实景课堂中体会岗位环境,增强课堂授课效果;与企业联合建设校外特色实训基地,组建有特色主题元素的酒店,如壮乡民族酒店、长寿养生酒店、瑶家风情酒店等。
2.加大专业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提升专业教师素质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应从制度上保障专业教师的培训机会,每年固定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国培、区培、行业培训等。应在经费、培训途径等方面给予支持。
3.投入专项经费,构建特色专业教学资源。
组建资源完善、功能齐全的教学资源库,包括试题库存、参考资料库、专业视频动画库、专业文献库等。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专业教师对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共享和建设完善,为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提供参考与保障。邀请地方民族文化研究学者合作进行开发,编撰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专业教材。
(四)通过各种渠道培育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
根据对与学院密切合作的上海虹桥万豪大酒店、万怡大酒店、沪华酒店集团等高星级酒店的调查与解,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重要的考量标准之一。通过分析和总结职业素养相关理论知识,以酒店岗位胜任能力为视角,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养应包全面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服务意识、强烈的职业认同感、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良好的仪容仪态等。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应拓宽渠道,从各方面注重培养。
1.创新教学,基本素养在公共课培育。
公共课是学生基本素养形成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模式及手段要创新,改变传统大班授课的模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授课。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授方式,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课堂,真正体现课堂特色,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效果。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教学中应引入大量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积极开展室外活动,导入拓展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团队信任意识、突破自我意识等。为专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教学以专业素养培养为先导
(1)创新教学模式,模拟岗位环境。
专业课程教学是培育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及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把教学环境与岗位场景对接,在教学中融入企业岗位操作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意识,让学生在企业模拟岗位上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长期的酒店模拟环境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2)引入酒店文化,培养职业意识。
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应按酒店岗位要求让学生身着工作制衣,在意识上进入职业角色,上课过程所有仪态均按岗位要求进行,提升专业学习效果。每堂课授课之前可运用几分钟时间模拟酒店各部门的晨会进行旧课复习及新课任务布置,同时鼓励学生针对每门专业课对应的部门岗位创作服务理念或口号,在“晨会”上让学生齐声高喊,确保每堂课学生均能提前进入职业角色。此外,专业课程考核应按酒店岗位要求进行,整个考核要做到全过程、多元化,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及能力,对表现出色的学生按酒店考评方式授予“服务之星”、“每周明星”等,将考核结果公布于众。
3.开展职业课堂,培育职业认同感。
职业课堂是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邀请酒店职业经理或行业专家进行职业讲座,召开酒店企业文化宣讲会,学生职业角色演讲比赛,部分課程可邀请酒店经理担任授课教师等方式进行。通过职业课堂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培育职业信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育职业素养。
在授课之余,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来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也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如可开展职业展示周活动、校内专业技能大赛、学生实训室设计文化设计大赛、服务礼仪展示赛等,让学生在活动氛围的熏陶下培养慢慢培育职业素养。
(五)采取多种机制为地方培养优秀的特色人才
为培育出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优秀特色人才,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文化,把地方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可采用多种机制进行培育:
1.在长寿养生旅游区培育实训基础
据调查,巴马已拥有包括巴马寿乡大酒店、圣都大酒店、华昱假日酒店等一大批高星级酒店,长寿养生及民族文化成为各酒店的特色招牌,如果与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酒店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让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感受长寿养生及民族文化知识,为培育地方特色人才奠定基础。
2.成立五年一贯制特色班——“长寿民族班”,推进专业培养模式改革。
与巴马中职学校、旅游酒店合作培育专业人才,建立五年一贯制特色班——“长寿民族班”。通过深入合作,实现特色班的共建、共管、共育的教学模式,推行“专业培养、民族文化、长寿养生”为一体化的人才培育机制,达到“校企合作、实境育人”的教学效果。
特色班中职阶段的教学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及技能培养、壮族文化灌输、长寿养生知识普及等方面,让学生将民族文化及长寿养生知识融入酒店工作岗位中,采用“知识与技能共抓,岗位与特色同步”的特有模式。
在高职阶段采用现代酒店管理模式教学,经过五年专业学习教育,毕业生可拥有现代酒店管理知识及能力,毕业后可直接安排到长寿养生旅游地酒店就业,整个专业教育体现出学校实现特色教育,企业能展现特色服务,让学生、学校、企业三方互利共赢。
3.推进地方特色课程教学,组建特色团队。
(1)推进地方特色课程教学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把长寿养生及民族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通过聘请民族、养生专家担任专业顾问及课程教师,开设地方特色课程,让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长寿养生和河池民族文化知识。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还通过多种手段培育学生的长寿及民族知识,如带学生到国际长寿旅游区进行学习见习、生活体会、观看及学习河池山歌文化、通过场景设置及教师教学等有趣味的方式引入长寿饮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
(2)组建旅居能力培育研发团队
组建一支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行业专家为主导的旅居能力培育研发团队,研究具有地方特色的康乐养生知识、康乐活动项目开发,把研究成果应用于专业特色人才培养。
巴马长寿旅游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地方特色人才的培育,地方职业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地方旅游资源及文化特点,依托行业,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之路,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區发展和改革委和自治区旅游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南宁: 2013.
[2] 李天元.旅游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巴马县人民政府网.巴马县人民政府.巴马:http://www.bama.gov.cn/.
[4] 陈盛荣.酒店人才学[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