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
当智慧的“基因”化为极富意蕴的设计元素融入到城市建筑中的一砖一瓦,又将产生怎样的1+1大于2的化学反应?
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吹响了号角。城市作为最大的应用场景,也将迎来智能化改造后的新形态。正如威廉J米歇尔在《比特城市》一书中所说: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广场颠覆、动摇、彻底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公共场所、社区和城市生活所持有的观念。
当智慧的“基因”化为极富意蕴的设计元素融入到城市建筑中的一砖一瓦,又将产生怎样的1+1大于2的化学反应?
看得见的智慧
再也不需为停车难发愁,因为连接城市“大脑”的智慧住区系统已经为你贴心地准备好就近的停车位;家中有故障的水管,只需在智能APP预约保修,附近的师傅便为你上门维修;迈入家门,宜人的气温和光线已经调到你最喜欢的状态,桌上的咖啡温度刚好……
以上生活场景或许将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即人工智能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之一——智慧住区。据青岛理工大学科发集团总经理杨卫东介绍,智慧住区是将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了住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智慧住区凭借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讯技术把物业服务、安防、通讯等体系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讯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服、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
连接至“大脑”的各个终端间有机配合,根据住户需要,提前做好智能化的规划,为住区大众提供便利。这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服务体系,不仅会使住户的出行和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高效,还能根据用户使用习惯,为住户量身定制一种适合的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住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
“云”里看世界
这个由青岛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城市建筑云大数据平台,便是实现智慧住区的“大脑”。杨卫东向记者介绍, “城市建筑云”平台是运用新一代IT+DT+ET多学科融合技术,3M5D多维度数字模型技术(即BIM建筑信息模型、CIM精细化动态信息模型、GIM地理信息模型),AI智能物联网5G技术,北斗网格智脑大数据科学场景应用技术,打造的属于“数字中国”范畴的面向服务惠民、数字经济发展、一流学科建设、注入产业新动能和未来可持续绿色城乡建设的融合共享平台。作为青岛大数据发展管理局重大项目、青岛市城乡建设唯一的大数据平台肩负着为青岛绿色建设科技发展和数字城市建设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的重任。
“大土木”+“大数据”的战略,颠覆了传统行业的格局,也释放出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可能。目前,“城市建筑云”平台已录入3000多万平方米建筑信息模型( BIM),200平方公里GIM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每天实时采集几百个楼宇的城市消防报警数据、建筑节能数据、建筑停车数据、校园网近万学生的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数据,存储容量达到近2TB。搭建的平台已在青岛历史城区建筑与风貌保护项目,市北区数字化模型项目,青岛上合峰会消防监控项目等地推广应用,平台数据最低价值已接近2.0亿元、间接应用价值也成倍增长。
智慧以人为本
“智慧城市是围绕城市治理、人居环境等核心问题,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的深度探索。真正的智慧城市是要让这个城市有温度,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智慧带来的幸福。”
城市建筑云大数据平台首席科学家、青岛理工大学高伟俊院士坚信,人工智能不是概念上的炒作,智慧城市要有更深层次的考量。他认为,目前有许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表面,比如一些智慧城市其实只是做了语音、面部识别的嫁接,很难称之为真正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要善于发现问题,比如上下班時的交通是否拥堵、信号灯能否根据车流灵活设置、医疗就诊时排队是否太久等等。说到底,建设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是让管理更便捷更高效,让市民更方便更幸福。而智慧城市要做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为居住在此的人量身定制一个让大多数人感觉舒适便捷、幸福高效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