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 跨界对话 多元发展 人才培养

2019-07-24 01:12武心怡
艺术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摘 要:2018年5月12日至27日、10月20日至11月4日,国家艺术基金“舞蹈评论与制作人才培养”项目分别在上海、北京陆续启动。此次培训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是我国首个高水准舞蹈评论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项目,来自国内外的37位导师联合授课,通过跨界锋谈、教学研讨、观摩调研、实践交流等方式讲述了舞蹈评论、舞蹈制作、舞蹈创作、舞蹈运营、舞蹈写作等专业知识,同时丰富的导师结构也为我们带来了国际视野和多重思考。此次培训共有30名学员参与,在为期30天的学习中,逐渐建立起跨界的思考角度和多元的学习态度。可以说,立足舞蹈发展的当下,此次培训不仅是对我国舞蹈发展现状的一次梳理和小结,同时也是一次重塑舞蹈评论、发展舞蹈制作的良好契机,更是为未来舞蹈艺术的平衡有序地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口径。

关键词:舞蹈评论;舞蹈制作;跨界研究;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当今,国家倡导中国旋律、倡导文化自信,大量的舞蹈创作以井喷之势蓬勃发展,但其质量却参差不齐,这与舞蹈实践与理论不协调、内容与形式不匹配、评论与制作不发展有着深切的关系。此次培训,正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重要精神和舞蹈艺术的发展现状而展开的,旨在寻求舞蹈艺术发展的基本问题,谋求新的解决方法或探求新的发展途径。

1 跨界思考,多元建构

2018年5月12日至27日、10月20日至11月4日,国家艺术基金“舞蹈评论与制作人才培养”项目分别在上海、北京陆续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3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该项目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承办、英国密德萨斯大学表演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和《舞蹈》杂志协办,同时中国舞蹈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提供了大力支持。

在2018年5月12日开班仪式上,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张麟书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王延秘书长分别致辞。其中,许锐教授回顾了主办此次培训的初衷,分析了舞蹈评论的现状,并指出了当今阶段舞蹈制作人短缺的实质问题,进而阐述了此次培训的两个关注点——“舞蹈评论”与“舞蹈制作”的跨界思考和多元建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北京文艺座谈会、全国十次文代会上提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同样,舞蹈制作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重要性逐渐凸显,它存在于舞蹈活动的始终,从编创到表演、从观众到社会,其商业化运作对舞蹈艺术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舞蹈评论与制作人才培养”项目顺应了新时期舞蹈艺术发展的趋势,在打通“评论”与“制作”的鸿沟的基础上,加深了学术的思辨,拓宽了创作的思路,同时试图寻求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

2 顶尖导师,国际阵容

该项目立足国际視野,致力于培养高级的舞蹈评论和制作人才,此次培训的37位导师均是来自国内外实践经验丰富、艺术视野开阔、舞蹈技能高超的一线舞蹈批评家、舞蹈编导、舞蹈演员及舞蹈制作人,不仅引入了国际资源和先进经验,同时将舞蹈理论与创作实践紧密相连。国内外顶尖导师的阵容提高了此次培训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此次培训共邀请国内外导师37名,其中中国导师32名(大陆29名、台湾3名),国际导师5名(英国4名、美国1名)。37名导师为期30天的讲授让每一名学员受益匪浅。这不仅仅是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是一次换位思考的机会,假如我是编导、假如我是制作人、假如我是评论家……三维立体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以全方位的视角来审视舞蹈。如果说舞蹈制作是前期的统筹策划,舞蹈编创是中期的项目实施,那舞蹈评论就是后期的反馈评价,三者之于舞蹈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几十位导师的讲授过程中,我们尝试着建立这种互相关联的思考角度和评价眼光,努力跳出自己的专业看舞蹈,努力以更加国际化的眼光品评舞蹈。

3 科学架构,创新思维

顶尖的导师团队带来了国际化视野,丰富的讲授内容带来了跨界的角度,科学的知识架构带来了创新的思维。根据此次培训项目的重点和目标,37位导师的讲授内容大致可概括为舞蹈评论与写作、舞蹈制作、舞蹈编创三个方面。

3.1 舞蹈评论与写作

舞蹈评论与写作是舞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此次培训中讲授人数最多的一项,从国内舞蹈专业的教授到文艺评论的记者,从专业期刊的主编到国外的自由撰稿人,每位导师都根据自己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倾囊相授,让学员在开阔的视角下认识了什么是文艺评论,什么是舞蹈评论,同时又在专业的视角下学习如何进行各种类型的舞蹈评论写作。

北京舞蹈学院书记王旭东教授以“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促进舞蹈艺术繁荣兴盛”为题,向我们讲授了国家对于文艺评论的态度和观点,让学员们在准确把握政治方向的前提下,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探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王晓蓝教授根据自己多年在美国学舞、编舞、看舞、写舞的经历,为学员们讲授了有关舞蹈评论写作、美国舞蹈批评的发展历程、美国著名的舞蹈评论人及其观点;中国艺术研究院欧建平教授、江东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向我们阐释了舞蹈评论的基本性质、原理、流派、特点、目标和方法等;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罗斌教授以“中国舞蹈学的立场”为题,提出中国舞蹈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唯技术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激发了学员对中国当下舞蹈理论缺失、缺乏良好学术形态等问题的思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主编张延杰博士、《舞蹈》杂志主编张萍博士、上海音乐出版社舞蹈艺术中心黄惠民主编分别从自己在舞蹈核心期刊和出版社工作的经验出发,举例分析了目前中国舞蹈学术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高舞蹈论文学术质量的建议与对策;北京舞蹈学院慕羽教授在为期2天的讲授中,以“批评的共性和舞蹈的特性”为题,向学员们讲授了中国舞评的历史、舞蹈评论的类型、舞蹈评论的特性等内容,并进行了具体的写作练习和舞评研读;艺名为“骆驼单腿蹲”的中国舞蹈界新锐评论代表梁戈逻老师也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舞评课,他从“舞者思维构建”“个人成长过程”“舞蹈评论是什么”“舞蹈编剧如何做”四个方面展开,他犀利、有趣且幽默的语言让学员们迅速被带入“骆驼式”的语境中;英国独立评论家Donald Hutera(唐纳德·胡特拉)通过40余年的舞蹈评论经验,向我们讲述了舞蹈评论应有的写作视角和方法,Donald(唐纳德)强调了舞蹈评论家应有的好奇心和警觉心,舞蹈评论的作用要处在制作人、观众、专业影评者三者相互促进且循环的逻辑关系中;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研究所陈雅萍导师以“空间、历史与身体”为主题,以黎海宁作品《双城记》为蓝本,向我们展示了舞蹈评论的另一种思路和方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教授、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教授、副主任周由强教授分别从“传统美学与当代艺术”“芭蕾与音乐”“社会价值论视角看艺术”“当代文艺作品的评价”等主题进行讲授,开阔了舞蹈人的思路和视野,使得我们可以跳出舞蹈看舞蹈,从而拥有更加全面、更加清晰、更加客观的关注点;《北京青年报》资深记者、中国新闻奖获得者伦兵老师,《北京信报》文化记者、自由撰稿人张学军老师也从自己十余年文艺评论与写作的经验出发,举例分析了文艺评论写作的思路、过程和方法,让学员们看到了活跃在报刊上的舞蹈评论。

3.2 舞蹈制作

舞蹈制作是目前舞蹈领域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一部舞蹈作品从创意到编创再到展演,都离不开制作人对舞蹈宏观形式的把握和运作细节的统筹。优秀的舞蹈制作人能够判断舞蹈市场的群众取向,把控舞蹈作品的质量水平,协调剧组人员的分工合作。

此次培训共有12位导师讲述了有关“舞蹈制作”的知识。其中,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教授以舞剧《一刻》的制作过程为例,模拟案例、假定身份,从舞蹈创作和舞蹈制作两方面剖析了二者的关系;阿库·汉姆舞团金牌制作人Farooq Chaudhry(法鲁克·乔杜里)和英国密德萨斯大学表演艺术创意研究中心主任Christopher Bannerman(克里斯多夫·班纳曼)共同进行了题为“舞蹈商业——以阿库·汉姆舞团为例”的讲座,Farooq(法鲁克)讲述了阿库·汉姆舞团的运营现状和优秀制作人的基本品格,Christopher(克里斯多夫)将“舞台生态学”理念引入课程,阐释了舞蹈制作人、艺术家、观众之间的联系;伦敦国际舞蹈节“舞蹈伞”艺术总监兼首席执行官Emma Gladstone(艾玛·格拉德斯通)重点讲述了国际舞蹈节的策划和运营,她不仅介绍了英国舞蹈艺术发展现状和自己的艺术经历,更是让学员们通过Programming Task(编程任务)的练习了解了“框架建构”的问题;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研究所所长林亚婷博士、林雅岚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刘春研究员分别以“在后人类时代——与人/物共舞”“舞蹈与媒体”为题,通过经典的多媒体舞蹈影像的观摩和讲解,让学员们看到了现代科技下,舞蹈艺术与多媒体技术交互融合的多重可能性,并探讨了“人”和“物”的主客关系;中国青年舞蹈家刘岩博士从公益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儿童舞剧《26分贝》《天使的微笑》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上海华人梦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田元总经理通过自己在中国音乐剧产业策划运营20余年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经典音乐剧中文版制作和运营的过程;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运营副总经理江涛导师以“演出运营”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综合剧院内舞蹈项目的运营情况;杨丽萍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王焱武总经理从策划出品《云南的响声》《孔雀》《十面埋伏》《孔雀之东》等大型舞台剧的实践经验出发,从舞台、舞美、灯光、前期制作、试演、首演、巡演等多个方面演示了制作过程,强调了制作人应有的基本素养;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实践中心推广部长张昊导师以其曾在国家大剧院工作的相关经验展开,向学员们讲述了国家大剧院的运营模式,并介绍了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剧场和期刊的运营情况。

3.3 舞蹈编创

舞蹈评论是对舞蹈作品的评价,舞蹈制作是对舞蹈作品的制作。因此,舞蹈作品作为舞蹈艺术活动的核心,其辐射和连接着舞蹈活动的方方面面。舞蹈评论家和舞蹈编导经常会对同一舞剧持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于舞蹈评论家来说,或许不需要完全懂得编舞的技法或编导的思维,但要试着以编导的视角审视舞蹈艺术,从而为自己带来更全面的视野。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教授从《傩情》谈起,和学员们探讨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关于中国舞蹈教育发展的问题,让学员们从学科建构的层面对于中国舞蹈艺术的教育和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文化部艺术司、科技司前司长于平教授以“现实题材舞台剧十题”“从‘哑剧叙事到‘隐喻叙事”为题,对中国舞剧创作的题材及其叙事功能做了生动的讲解;国家一级编导赵明教授结合自身的舞蹈创作之路,分别从“古典意识的重要性”“身体语言的思维方式”“文化环境下编导的创作选择”三个层面与学员进行了分享;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创始人兼团长王媛媛导师、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导佟睿睿导师分别以其编创的经典作品为基点,探讨了自己的编创理念和形式特色,梳理了不同时期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手法,并提出了自己在编创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赵粱ART(艺术)艺术总监、具有东方神秘气质的“编舞鬼才”赵梁老师以其“东方灵欲三部曲”为例,分享了编创的过程和对待艺术的态度,探讨了宗教对创作的影响、制作人和舞台的关系等,传达了“以心为本,以舞为道”的创作理念;国家一级演员、舞蹈编导、舞蹈制作人王亚彬导师通过《生长》《青衣》《一梦·如是》等经典作品的分享,探讨了舞蹈创作的相关问题,并通过“舞影工作室”的策划运营,分享了国际合作的相关经验。

4 对话思辨,实践交互

为了更好地实现培训目标,培养具有跨界合作、互动协调和国际视野的舞蹈高级评论与制作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能够与舞台实践产生良性互动;另一方面,能够带动舞台制作、创作等舞蹈全行业链的发展。此次培训摒弃传统的“导师教、学员学”的形式,采取了“对话式”教学、“思辨式”研讨、“实践式”视野“三位一体”的培训方法和手段。

4.1 “对话式”教学

第一,导师跨界锋谈“对话”。导师跨界锋谈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舞蹈评论家、舞蹈编导、舞蹈制作人、舞蹈策划出品人共同针对某一作品或现象进行对话,撞击出新的火花,带来新的思考。双方的对话都基于某一点具体展开,产生学术的思辨或争锋,独特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对于作品理解的更多可能性,对于作品编创的更大驱动力,对于作品制作的更强意志力。舞蹈评论者的理解和关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舞蹈作品的构思和编创,舞蹈制作人的品格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舞蹈作品的前景和市场,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话式教学方式对二者的互相滋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二,导师学员作品“对话”。北京舞蹈学院慕羽教授是此次培训中讲授时间最长的一位导师,第一天的讲授引出评论的“共性”和舞评的“特性”,并进行了具体的范例分析,当晚学员们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云门2”的《十三声》演出,进行即时性的舞评写作。第二天下午,慕羽老师根据学员们的文章进行一一点评,进行导师与学员间的“对话”,针对同一部作品各抒己见、观点交锋,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

第三,学员匿名互评“对话”。此次培训十分注重学员写作能力的培养,项目组特意于上海培训期间安排了学员们进行“习作匿名批改与互评”,工作人员将论文随机发给学员,学员之间首先展开互评并撰写评语;再由各小组进行论文评议,并推选出每组的优秀论文;随后组长陈述各组论文互评的基本情况并推出优秀论文;最后獲评“优秀论文”的学员与大家分享写作心得和方法。可以说,舞评的快速写作可以有效地锻炼学员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匿名互评”的方式也更加直接地让学员之间实现良好的互动和学习,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2 “实践性”视野

此次培训注重学员“实践性”视野的培养,学员们先后赴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实验剧场、上海芭蕾舞团、国家大剧院进行参观走访,学习了演出制作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剧场与运营定位。同时,此次培训还特别为学员们预定了各种类型的现场观摩,以“实践性”的视野带动学术的思考和探讨。学员现场观摩艺术作品12场、学术沙龙1场、视频观摩艺术作品5部。

“对话式”教学激发了学术思想的碰撞,“思辨式”研讨提高了逻辑推理的能力,“实践性”视野拓宽了艺术欣赏的视角,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为学员们带来了生动的话题和多样的思考。

5 结语

近几年,我国舞蹈高等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此次培训正是教育改革浪潮中迈出的坚定而有力的一步,它首次提出“舞蹈制作”的概念,首次将“舞蹈评论”与“舞蹈制作”合并跨界,首次邀请到国内外优秀的“舞蹈制作人”讲授课程。

37位导师、30天学习、30位学员,在不预设学习成果的前提下,实现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角度,最终激发了我们对于舞蹈艺术“跨界”研究的自主思考。同时,此次培训深深唤醒了每个舞蹈人内心的激情和责任担当,一成不变的工作和生活打磨着我们的梦想与执念,而这次培训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闪光的自己,就像在漆黑的隧道看到尽头的光亮,铭记“不忘初心”的人生信仰,前进和拼搏是我们唯一的誓言。

作者简介:武心怡(1986—),女,陕西西安人,研究生,讲师,从事舞蹈人体科学、舞蹈历史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