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营下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研究
——基于调查的实证分析

2019-07-24 12:29:46薛桂霞王国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经营户意愿规模

李 丹,薛桂霞,王国刚

(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保障粮食的持续生产和供给,把我国十四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连续发布了16 个关于支持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和调动粮食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国家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种植粮食的意愿和积极性,但由于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失以及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严重,造成从事粮食生产活动的专业劳动力供给严重不足,农户的持续经营意愿容易受挫等问题,研究和解决粮食经营主体面临的现实困难和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我国国情和粮食经营主体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对种植规模、耕地质量和生产行为对影响农户持续生产意愿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经营主体的生产决策不仅受经济因素影响,还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1-2],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投入成本、资源的短缺程度、政府有关政策、择一成本、文化习俗、制度环境等[3-5]。根据以往多数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农户的个体和家庭特征、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以及户主的土地管理、产业发展政策和市场环境都是影响农户选择性偏好的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6-8]。当前农业经营制度和土地制度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水平,再加上农民普遍较低的文化素质,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发展规模经营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9]。

未来培育出专业种粮大户和规模经营户才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10-11]。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体现为是否愿意扩大经营规模,这取决于生产收益是否能够满足其自身期望[12-13]。本文根据对山东省粮食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对其持续生产意愿进行分析,所研究的粮食经营主体划分为两类,一是普通农户,二是规模经营户。其中,普通农户是指以个人的劳动投入和生产资料投入为基础,劳动成果归个人所得的一种规模较小的粮食生产经营者,主要包括一些种粮散户和部分种粮规模不足3 hm2的粮食专业户。规模经营户主要以商品化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户,其耕地规模大于3 hm2,在家庭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超过一半,能够将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应用于生产过程和独立应对市场化风险和自负盈亏的经营者。持续生产意愿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类为愿意继续生产经营并扩大种植规模,一类为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即保持原有的经营方式不变。因此本文基于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背景,从粮食经营主体的持续生产意愿的视角,评估影响经营主体粮食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稳定国家粮食生产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

1.1 研究区选择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北部,是山东重要的农业大市,2017年德州市在山东省各市粮食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中位居第二,粮食种植面积占山东省总种植面积的12.7%,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3.8%。陵城区是山东省德州市辖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原,2017年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3.4 万hm2,粮食种植面积12.8 万hm2,占总种植面积的95.7%。2017年底,全区土地流转面积有1.7 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6.5%。培育规模以上家庭农场68 家,培育种植大户359 户;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 039 家。临邑县位于德州市的东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2017年底,临邑县总面积为1 016 km2,全县总人口为54.19 万,其中耕地面积为10.6 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64.87%。临邑县也是全国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德州市的主要粮食生产县。2017年临邑县的粮食总产量突破100 万t,实现“十三连增”,已成为全国粮食增产试点县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临邑县现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 281 家,经营规模3 hm2以上的粮食生产经营户有408 户。基于以上研究区粮食产业的重要性,本次问卷调查选择在山东省德州市的临邑县和陵城区作为样本区域进行研究。

1.2 样本数据说明

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临邑县、陵城区两个县的实地调研问卷整理,调研区选择3~4 个镇,每个镇随机抽选10 户规模经营户,20 户普通农户以上。共调研了临邑县、陵城区两个县(市)下属的 7 个乡镇42 个村,如表1所示。发放问卷 220 份,回收整理有效问卷197 份,样本有效率89.5%。由于陵城区和临邑县的主要粮食种植品种为小麦和玉米,因此文中所研究的粮食经营主体主要是针对种植小麦和玉米的种植户,在数据统计整理后,将耕地规模3 hm2以下的划分为普通农户,共计93 户,耕地面积合计为110 hm2;3 hm2以上为规模经营户,其中,3 hm2至6 hm2为小规模经营户,共47 户,耕地面积合计为 205 hm2;6~20 hm2为中等规模经营户,共 32 户,耕地面积合计为342.2 hm2;20 hm2以上为大规模经营户,共11 户,耕地面积合计为729 hm2。

2 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的统计性分析

2.1 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经营意愿统计分析

根据表2统计的结果,有效样本数中愿意扩大粮食生产规模的经营主体共有90 户,而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的经营主体有107 户。通过分类比较各个类型的经营主体可知,普通农户中有39.6%愿意扩大生产规模,小规模经营户中有59.1%的农户愿意扩大生产规模,中等规模愿意扩大生产规模的占比为51.2%,而大规模经营户只有3 户愿意扩大生产规模。相比之下小规模和中等规模户的扩大意愿更强。

根据调研经营主体对不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主观意见整理(见表3),经营主体不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主要原因有:成本收益问题、体力问题、缺少劳动力、水利设施、土壤质量等原因。

2.2 家庭特征与持续生产意愿分析

2.2.1年龄特征与粮食持续生产意愿

调研区内经营主体的年龄结构普遍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为49 岁。根据年龄特征与粮食生产意愿的比较来看(见表4),40 岁至60 岁的规模经营主体其粮食持续生产意愿最强,而高于60 岁的经营主体其持续经营意愿相对较弱。可能的原因在于,处于中年的经营主体生产经验和抗风险能力更高,更愿意扩大生产经营,而年龄较大者,考虑到身体承受能力及沉没成本投入等因素,扩大生产意愿不强,因此更多地选择保持规模不变的状态,其主动扩大规模进行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2.2.2 文化程度与规模生产意愿

根据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研究区内粮食经营主体的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大都为初中以下学历,其中,没上过学的由1.52%,受小学教育者占23.86%,受初中教育者占53.81%,受高中教育者占16.75%,而本科以上学历者仅占4.06%。对比分析发现,从其受教育程度来看,愿意持续生产并扩大规模的经营主体数量与不愿意持续生产扩大规模的经营主体数量相差无几,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关系。

表1 调研样本分布Table 1 Distribution of survey samples

表2 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统计情况Table 2 Statistics on the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production of grain business entities

表3 粮食经营主体粮食非持续生产意愿原因统计Table 3 Statistics on the willingness to continue production of grain business entities 人

表4 经营主体年龄与粮食生产意愿Table 4 Age of business owners and willingness to produce food

表5 文化程度与扩大粮食生产意愿Table 5 Cultural level and willingness to expand food production

2.3 生产特征与持续生产意愿

2.3.1 生产收入与持续生产意愿

研究区内粮食经营主体有其他收入的粮食经营主体的扩大意愿更强,而纯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扩大生产意愿较低。经营主体的农业收入受气候不稳定条件和市场价格波动变化明显,由于经营收益的不稳定与比较效益低,使纯农业生产收入者的生产行为相对保守,在生产收益受到影响时不敢再扩大或者选择缩小现有的种植规模。

2.3.2 土地流转与持续生产意愿

研究区内规模经营户的转入地规模较多,而普通农户的流转耕地规模较小,规模经营户的土地流转规模在3~6 hm2,但仍有37.4%的经营主体转入规模不足1 hm2。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增加,粮食经营主体的持续经营意愿在不断下降。其中土地流转规模在3 hm2以下的,其扩大粮食生产的意愿最高,土地流转规模超过13 hm2的规模经营户,其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较强。经济学中提出规模经济效益表示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提倡适度经营,国家政策对小规模经营户的扶持力度更大,而大规模经营户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其成本投入更高,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因此大部分经营主体选择适度规模生产,来保证生产利益稳定。

2.3.3 投入成本与生产意愿

数据分析发现,普通农户和大规模户的单位土地资本投入成本接近,但由于大规模经营户的雇工成本和土地租赁成本较高,导致总成本高于普通农户,但相应的大规模经营主体的生产收益高于普通农户。研究区内的土地租赁成本平均为1 200 元/(hm2·a),雇工成本平均100 元/(人·天)。土地租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降低,其扩大生产意愿更强。

2.4 认知状况与持续生产意愿

2.4.1 农业补贴的满意度与持续生产意愿

近些年,山东省的农补政策主要包括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对于农业补贴政策,大部分粮食经营主体是满意的,但是有55 户(占总调研户的25%)对目前的补贴标准和方式不满意。由此可见政府还需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补贴方式,提高粮食经营主体的生产收益和生产积极性。

2.4.2 农业技术、服务的满意度与持续生产意愿

根据调查发现,粮食经营主体对农技培训和生产服务的满意度中,有14%的粮食经营主体对农推办的服务不太满意,有48%的人期望能加强农村保险服务,有56%的农户期望改进政府的政策信息服务水平。因此,国家应当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信息和生产服务,保障粮食经营主体的生产利益。

2.5 社会环境与持续生产意愿

2.5.1 国家政策与规模户生产意愿

根据表6数据显示,经常关注国家农业政策的规模经营户有128 户,其中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规模户占56.25%,不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占43.75%;对国家政策不太关注的有52 户,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规模户占28.85%,不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占71.15%;不关注国家农业政策的农户有17 户,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规模户占17.65%,不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占82.35%;是否关注国家农业政策对农户生产意愿影响还是较大的。

2.5.2 参加合作社与规模户生产意愿

在样本数据中愿意参加合作社的规模经营户有154 户(表7),有意愿扩大粮食生产的规模户有77 户,所占百分比为50.99%,不愿意扩大粮食生产的规模户有74 户,所占百分比为49.01%;不打算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有43 户,其中有13 户有意愿扩大粮食生产,所占百分比为28.26%,有33 户不愿意扩大粮食生产,所占百分比为71.74%。是否参与合作社对农户生产意愿有一定影响。

表6 国家政策关注程度与扩大粮食生产意愿Table 6 Atten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willingness to expand food production

表7 参加合作社与扩大粮食生产意愿Table 7 Participation in cooperatives and willingness to expand food production

2.5.3 参加农技培训与规模户生产意愿

在有效样本中,参加农机培训共有130 户(见表8),其中表示有意愿扩大生产粮食的规模经营户共有77 户,所占百分比为59.69%,不愿意扩大生产粮食的规模经营户有53 户,所占百分比为41.09%;从未参加农机培训的规模经营户有68 户,其中有意愿扩大生产粮食的规模经营户共有14 户,所占百分比为20.59%,不愿意扩大生产粮食的规模经营户有54 户,所占百分比为79.41%;参加农机培训的规模经营户更有意愿扩大粮食生产。

表8 农技培训与扩大粮食生产意愿Table 8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ining and willingness to expand food production

3 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3.1 模型设定

本文研究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情况,模型中的因变量为粮食生产意愿的选择行为,分为愿意扩大和不愿意且保持不变。文章运用农户选择模型,通过离散型二元选择模型概率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概率模型一般采用的是累计概率函数,研究被解释变量与多个因素之间相关性的模型。

式(1)中F 为逻辑分布函数,符合F~ex/(1+ex),其中i 是各粮食经营主体的排序,pi为粮食经营主体i 选择持续生产的概率,n 为影响概率的因素个数,Xi是影响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的第i 个因素,β 为估计参数。对式(1)进行整理,则有:

设y*为y 的连续潜变量且不可观测,则有:

建立影响种植户持续种植因素的Logit 模型:

由式(2)可知

ey*是粮食经营主体选择持续生产概率与放弃生产概率之比(4),通过对式(2)进行 x 的求导,得出:

其中,偏回归系数βi(i=1,2,…,m)表示自变量Xi每变化一个单位,粮食经营主体的持续生产意愿与放弃生产意愿的概率比的自然对数值的变化量。exp(βi)为发生比率,当持续生产概小于 0.1 时,发生比率值的大小和发生概率之比是非常接近的,可以近似地认为自变量Xi每变化一个单位,粮食经营主体扩大生产的概率与持续生产的概率之比是变化前相应比值的倍数。

3.2 变量描述

参考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本文研究将影响经营主体粮食生产意愿的因素变量分为家庭特征变量、生产特征变量、政策环境变量三大类,见表9。

①家庭特征变量。包括经营主体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劳动力情况等指标。生产意愿主要由户主决定,经营主体年龄越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低,在生产经营中越保守,不会倾向于扩大经营规模;经营主体的受教育年限越久,越愿意去改变生产经营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家庭劳动力中务农人数较多的有充裕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农业作业,从而扩大耕地规模。

②生产特征变量。主要包括粮食生产收益、兼业行为、土地流转行为和是否加入合作社也会影响粮食经营主体的持续生产意愿。

③政策环境变量。政策因素对经营主体的生产行为影响是不容忽视。本文引入对补贴满意度、对粮食价格满意度、对政策支持满意度、是否受过生产培训等指标。对补贴、粮食价格和政策支持的满意度也会影响粮食经营主体的持续生产意愿。另外,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参加农技培训等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粮食经营主体的生产决策,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同样受农业政策的影响。

表9 变量说明Table 9 Description of variables

3.3 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统计软件Stata 对模型进行二元Logit 回归得到回归结果,模型有效观测数197 个,显著性水平为0,结果显示,影响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兼业化、家庭收入、耕地流转、对补贴的满意度、政策环境、是否参加合作社,模型结果见表10。

①家庭特征变量的影响。在经营主体家庭特征变量方面,只有经营者年龄和农业生产收入对粮食持续生产意愿影响显著,通过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经营主体的年龄对扩大生产意愿的影响负向显著,年龄越大保持经营规模不变的意愿越强。处于中年的经营主体生产经验和抗风险能力更高,更愿意扩大生产经营,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很多年轻经营主体受多种因素限制,如照顾父母等,无法长期外出打工而选择留守,这导致务农是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扩大经营规模是增收的主要方式。而随着经营主体年龄的增加,劳动能力减弱,种粮比较效益低边际效益不高,扩大再生产动力不足,往往选择保持规模不变的状态,扩大生产意愿降低。种植业收入对“扩大”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家庭收入中的种植业收入越高,经营主体倾向于更多的进行农业生产投入,扩大生产意愿越强,反之种植业收入越小越期望保持规模不变。可以说是经营主体是否扩大粮食生产有着显著地“收入路径依赖”。

②生产特征变量的影响。与已有研究成果结论类似[14-15],经营主体的兼业行为对扩大生产意愿显著为负,说明兼业行为会降低其粮食生产意愿。与预判不同的是,土地流转、参与合作社对经营主体的粮食持续生产意愿有着显著正向生产影响,但生产意愿与经营规模没有统计的显著影响关系。

③政策环境变量的影响。补贴的满意度对经营主体粮食种植意愿影响显著,其满意度越高,越期望“扩大”生产意愿,这也说明经营主体对生产补贴的需求度高。对于国家农业政策和粮食方面的政策了解情况来说,关注程度越高,越期望“扩大”生产意愿,且通过网络、电视方式来获取政策信息的经营户其扩大种植意愿更强。

4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Logit 模型,重点分析了影响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的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主体农业生产收入、土地流转、参加合作社情况,以及对政策环境变量的补贴满意度和政策关注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可以说是经营主体分化背景下激发经营主体持续进行粮食生产的“密码”;而年龄、兼业情况对粮食经营主体持续生产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考虑到土地流转与参加合作社的正向影响,建议各区域制定并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有效推进主体组织化程度,鼓励土地向种粮合作社流转,降低种粮生产成本,确保区域粮食安全。鉴于农业生产收入及政策环境变量的显著正向影响,未来在强化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的同时,也要兼顾建立综合性收入补贴,对种粮农民的收入进行补偿,巩固“收入路径依赖型”粮食经营主体的种粮意愿与积极性。

表10 模型回归结果Table 10 Model regression results

猜你喜欢
经营户意愿规模
◆连云港:推动农药经营户健全电子台账 实现农药市场“说得清管得住服务好”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民族大家庭(2021年6期)2021-11-24 10:41:22
深入市场调研,推进“以展荣市”
规模之殇
能源(2018年7期)2018-09-21 07:56:14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汽车零部件(2017年2期)2017-04-07 07:38:47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09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