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雅
摘 要: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乐器宝库中,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吹管乐器之一,也是世界上所有自由簧乐器的鼻祖。从古到今,音乐艺术的发展不仅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要能够适应现代音乐发展的潮流。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音乐文化历史的发展,各种形制的笙层出不穷,“L型36簧笙” 正是顺应了中国笙音乐艺术发展的特点,在保留传统、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目前,针对“L型36簧笙”乐器的研究还较为少见。本文以“L型36簧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制者的采访,结合文献资料搜集获得相关信息,对“L型36簧笙”的形成作简要阐述,审视“L型36簧笙”艺术的历史意义、当代意义,引发当代笙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问题的思考,为完善“L-36簧笙”的理论研究以及未来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努力。
关键词:“L-36簧笙”;历史动因;形成
笙,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传统乐器,历史渊源久远,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在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笙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分子,承载着对于历史传承的重要使命。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访英期间,出席了多场中英人文交流活动,在伦敦参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时,向该学院赠送了中国乐器笙,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音乐文化历史的发展,各种形制的笙层出不穷,“L型36簧笙”在保留传统、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应运而生。1993年,“L型36簧笙”由刘荣光先生与其子刘瑜(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在上级领导以及各文艺院团的大力支持下研制成功了“L型36簧笙”,此乐器在1993年7月荣获了中国文化部乐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创始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契合党中央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赋予了笙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笙音乐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较为成功的改革范例。
1 “L型36簧笙”形成的历史动因
在有典籍可证的笙的发展历史中,笙属同类乐器的名称众多,有“竽、和、巢、笙”等,虽然同属簧管乐器,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他们并非指的是同一种乐器,他们在形制音位排列上有所不同,演奏方法与音律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尔雅·释乐》中记载: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1]《周礼·春官·笙师》郑玄注: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2]由此记载可以看出,古人以“竽、和、巢、笙”来区分大小种类不同的笙。《乐书·俗部》中有记载:“圣朝太乐诸工,以竽、巢、和并为一器,或二十三簧或十九簧”,这指的是宋代以后,各类笙属乐器管簧数由多到少、由少到多朝各自相反的趋势不断发展,管簧数不断接近,逐渐并为一器——即“笙”,竽、和、巢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战国时期竽是三十六簧,到了兩汉时候是二十二和二十三簧,到隋唐时代只有十九簧,到了唐代笙簧数仍然多样化,到了宋代,当时所使用的十九管笙只装入十七个簧片,因此又叫“义管笙”,而这种十七簧笙的使用一直延续到近代。
1957年,胡天泉先生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中演奏了一曲《凤凰展翅》,他运用首创的呼舌技巧将凤凰展翅的意向表现的惟妙惟肖,用十七管十七簧笙向世界音乐爱好者展示了笙的独特魅力,一鸣惊人,获得了无数掌声,由此,树立了笙独奏艺术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胡先生说:“1956年,我在创作第一首笙独奏曲《凤凰展翅》前,笙仅有十七管十三簧,由于创作《凤凰展翅》《芦笙舞曲》才促使我把笙改制成十七管十七簧,这样,丰富了笙的表现能力”。[3]
胡先生的创举为我们揭示了音乐艺术发展中的一个道理,即演奏艺术的发展与乐器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乐器本身除了作为载体表现其音乐艺术的内涵外,同时也体现了当代音乐发展的水平与科技工艺的关系。当乐器不能满足作品演奏的需要时,对乐器的改革就势在必行。这也就是说,音乐在不同时期里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演奏家、作曲家和乐器制作家对乐器的改革和创新。随后,胡先生又在《白鸽飞翔》和《草原骑兵》的乐曲创作中,将笙的音域扩展,使之成为我们今天常见的二十一簧传统笙。二十一簧传统笙的成功问世及其运用为改良笙的进一步研制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随后,为了丰富笙的音乐作品,演奏家及笙制作家们又在二十一簧圆笙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的改良,相继出现了二十三簧、二十四簧、二十六簧、三十二簧等不同形制的笙。
然而改良之后的传统笙保持了四五度、五八度和音以及滑音等演奏技巧,但由于左右手大拇指和右手食指控音数过多,在演奏三度叠置的七和弦、九和弦、非三度叠置的四个音以上的和弦以及复调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之后还有由王慧中老师改革的现代键笙,此笙能够轻松演奏单音以及三个音、四个音以上的和弦,但由于全部采用按键控制发音,无法演奏传统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历音以及快速四五度、五八度和音等),从而对传统笙乐曲中的特色技巧(如滑音)无法展示。以上这些问题导致演奏家们在日常演出中常常需要准备至少2把笙,并且,由于音位排列和持笙方式的不同,演奏者对不同形制笙的学习会耗费大量的精力,这给习笙者带来了许多额外的负担。“一人多笙”的现象成为笙艺术发展中的一大瓶颈,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2 “L型36簧笙”研制历程
为了适应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要求,笙演奏者对笙的改良都有着非常迫切的愿望。国内已有多种三十六簧甚至更多簧的改良笙,比如,有的改良笙保持了传统笙四五度、五八度和音以及滑音等演奏技巧,但由于左右手大拇指和右手食指控音数过多,在演奏三度叠置的各种七和弦、九和弦以及非三度叠置的四个音以上的和弦以及复调时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有的改良笙全部采用按键控制发音,这种笙能够轻松演奏单音以及三个音、四个音以上的各种和弦,但却无法演奏具有传统笙特点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历音以及快速四五度、五八度和音)。由于在兼顾笙的传统性特点与现代笙演奏技巧方面存在的不协调性,这就还需要演奏者及研制者进行不断探索。
1950年,刘荣光先生进入重庆文化馆担任小提琴演奏员,同时还兼任了二胡、钢琴的演奏,是文化馆里公认的综合性人才。1953年3月,又由重庆市文化馆乐队转入重庆杂技团民族乐队工作。1954年,由单位派遣,他进入西南军区组织的全省性的器乐训练班,跟随来自河南的两位吹笙师傅学习笙艺,一位老师教授他吹笙,另一位老师教授他笙的制作及修理。至此,刘荣光才正式开始了对笙的学习,同时他也对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之后的一生便与笙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专业的指导训练之后,加上他对器乐演奏具有特别的天分,刘荣光的专业技术突飞猛进。回到重庆杂剧团民族乐团之后,开始主要担任笙声部的演奏及独奏,并随团开始到全国各地进行演出。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刘荣光跟随乐团在陈毅同志的带领下赴藏参加文艺汇演重大演出,并获得极大好评。随着演出经验的不断丰富,刘荣光深刻体会到了十七簧笙在乐队使用中的欠缺,少簧的传统笙特别不能适应在乐队中的演奏,于是,他开始从事笙的改革与研究。1957年,他将传统笙从十七个音增加到了二十四个音,研制出了自己的第一把改良笙,在实际的演出运用过程中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评价,他的研究在音乐界颇具学术价值。同年,他创作的《走马串亲》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获得了一致好评。随后,根据乐队演奏的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与研究,在1978年,他与其子刘瑜共同研制出了三十四簧笙,至此“L型36簧笙”基本成型。1983年,为了使之不断完善与成熟,在三十四簧的基础上又作调整,增加低音,最终改良为三十六簧。
1993年,刘荣光先生与其子刘瑜(现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在上级领导以及各文艺院团的大力支持下研制成功了“L型36簧笙”,这种笙不仅可以解决上述笙顾此失彼的现象,同时能使乐队用笙与独奏用笙得到统一,并使笙繁琐的指法学习周期得以缩短,提高了学习的功效,减轻了演奏者的学习负担,使有一点传统笙演奏基础的习笙者都能很快掌握此乐器的演奏,适应当今精英培养与大众培养相结合的双学路子。
1993年10月,在国家文化部组织的乐器科技进步奖的评审中“L型36簧笙”获得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的佳绩,这份嘉奖肯定了刘氏父子的改革成果。多位专家对“L型36簧笙”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乐器的音域、力度、靈敏度及音色四个方面进行测试。测试音高采用的是KORG AT—12测音器,力度测试是用13人的川剧乐队进行对比演奏,灵敏度采用独奏快速乐曲进行测试,音色则用独奏乐曲的演奏进行主观评价。测试报告如下:第一,音域:从小字组g至小字三组升f音,且半音齐全。第二,有效力度变化为:pp—ff。第三,灵敏度:发音灵敏,无明显滞后音,能演奏快速音列。第四,音色:传统笙音色。
在鉴定意见中,专家们作了如下评注:第一,“L-36簧笙”的音位排列科学、合理,并且半音音列齐全(从小字组g至小字三组升f),它包括了一般高音和中音笙的全部音域,并保留了传统笙的全部演奏手法及风格,既能演奏传统乐曲,又能方便的演奏现代多声部音乐作品,是演奏家易于掌握的一种独奏和合奏乐器。第二,综合应用推键、按键与按孔,采用控制发音气流的推键方式和控制发音管共鸣的按键方式,并且与传统按孔相结合,设计新颖,属国内首创。第三,复合扩音装置的设计合理,高音区用附扩音管式扩音器,低音区用喇叭型扩音器,乐器顶端采用圆形罩式扩音器,使之达到高、中、低音的音量平衡,音色统一,保留了传统笙的音色特征;设计构思精巧,外形美观。第四,恒温器的设计合理、适用,解决了笙簧音准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并减少了笙斗内剩余空间,使其发音灵敏;恒温器采用接口方式,为使用其他热源的恒温器装置提供了可行性。第五,经鉴定,“L-36簧笙”在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及新颖性方面均有突破性的进展,居国内领先水平。建议组织生产,推广使用。
四川音乐学院实验乐团在当时的“关于‘L-36簧笙的使用说明”中写道:从1985年至今,我们在多次演出、录音、新人作品视奏等活动中使用了“L-36簧笙”。我们发现,这件乐器有以下特点:第一,音色优美,在乐队中黏合性好;第二,各个音区的音量较平衡,力度反差大;第三,各音反应较灵敏,能够自主完成快速旋律的演奏;第四,和音及和弦演奏方便,转调自如;第五,能够流畅的演奏二声部复调。因此,受到我团指挥及乐队同志的欢迎。它确实是一件优秀的改革乐器,很值得推广。
上海音乐学院徐超铭教授在使用证明书中写道:早在15年前,刘瑜同志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本科学习笙专业时,在他学习期间(1978—1982年)就已使用刘荣光同志研制的二十八簧笙和改进的三十四簧笙。该笙无疑是“L-36簧笙”的前身。我作为刘瑜的专业教师,充分了解该笙的结构特点与演奏性能。该笙不但保持了传统笙的演奏特色和演奏技巧,如:快速的传统和音运指、颤指、抹指、历音等。而且转调方便自如,在音域内能任意演奏各种音程、和弦与复调多声音乐作品。在他的学习期间,高质量的演奏了《凤凰展翅》《挑担茶叶上北京》;他自己创作改编的《姑苏行》《蝴蝶恋花》以及移植改编的外国乐曲《马刀舞曲》《查尔达什》等乐曲,这一切足以证明该笙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如今,由刘荣光和刘瑜研制,并由四川省鉴定通过的“L-36簧笙”,无论是设计方面,还是在制作工艺方面,均比刘瑜原先使用的笙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教务主任刘定余先生在《四川戏剧》上发表的《介绍一种最新36簧笙》一文中对“L-36簧笙”的优点及特点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L-36簧笙既保持了民间传统的演奏风格,又由于音域广阔、半音齐全,可以自由转调而能适应现代化创作乐曲的技术要求;不管是独奏或是参加大、中、小型的民乐合奏,都是目前最理想的一件乐器”。
这些评价都极大地肯定了“L型36簧笙”的科学性,然而一切新事物在刚出现的时候难免有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改良和完善,保留其原有的特色与优势之处,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思考,还需要我们不断对“L-36簧笙”的理论研究以及发展不断探索完善,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笙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尔雅·释乐[A].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2601.
[2] 周礼·春官·笙师[A].十三经注疏[M]. 1980:801.
[3] 胡天泉.略谈笙的演奏与发展[A].中国笙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
[4] 李光陆.中国笙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 高沛.笙学艺术文集[M].上海: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
[6] 范元祝. 20世纪笙的改革与笙曲创作[J].中国音乐学,2001(03).
[7] 岳华恩.论笙的改革与规范化问题[J].交响,2003,22(1).
[8] 刘瑜.改革笙“L-36簧笙”解析[J].音乐探索,2008(01).
[9] 刘定余.介绍一种最新36簧笙[J].四川戏剧,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