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何春柳
摘 要:洛可可时期与中国清代的头饰和鞋的相似点的产生,是由于两者的审美趣味的相近。洛可可风格是延续了巴洛克风格和中国艺术的相结合的产物,在他的艺术中带着东方的玲珑剔透。虽然两个国家的,文化底蕴、社会发展、风俗习惯都完全不同,但2个时期对于服饰的欣赏了却出现了相似的审美观。
关键词:相似点; 审美趣味
起源于18世纪法国的洛可可风格,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的结合。所以洛可可艺术与中国清代艺术总能体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就以服饰而言,由于这2个时期发展的时间相近,所以在服装艺术风格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1 服饰文化产生的背景
古代中国,一个拥有超稳定结构的封建国家,几千年文化形成的坚实底座为古代中国树立了坚不可摧的封建统治。无论是异族入主或者是最新科技的传入都被这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吸纳、同化,甚至被拒之门外,只有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异族王朝——清朝,将自身的服饰元素强加于汉族服饰文化之上,形成了中国服装历史上的新潮流“旗装”。从历史发展上看,清代对传统服饰变革最大,服饰形式的繁缛复杂,是中国服饰史上的又一次深入变革。
而在法国,被称为造作艺术的洛可可继承了巴洛克艺术的精华,在服饰上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妩媚。它是受以奢华骄奢著名的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和以挥霍无度闻名的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娅·安托瓦内特两人的影响,同时在清代设计的侵蚀下产生的对装饰的崇拜。
由此可见艺术跨越了国界、文化、宗教信仰却呈现了相似艺术风格,艺术的共通性完美解释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2 发饰特色
2.1 清朝旗头
统治中国末代王朝的满族原生活于我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自然环境造就了他们渔猎、耕种、采摘的生活方式,满族作为游牧民族后代要求女子在年幼时与男孩一样学习骑射技术,满族男女都有辨长盘髻的习惯,在满清入关后也保留这一传统,纪念先祖在马背上打下的江山。这样的文化传统决定了女子直到16岁时方可蓄发,在婚后则需要盘发,由此出现了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即把头发梳到头顶,并分为2股,在头顶的长扁髻上橫插上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大扁方”的头簪,在脑后梳成“燕尾式”的发髻,压在后脖领上。作为满族上层阶级的象征,贵族妇女在梳理发髻时,把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或者选择两朵分插在两把头的两端,这称为头正和压鬓花。在满族的传统风俗上,硕大的花朵不仅仅是为了体现美观也是寓意“花开富贵、锦上添花”的吉祥,“荣华”的谐音。所以清代“旗头”的出现,无疑给中国服饰文化着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头顶复杂、宽长的装饰下,旗头加重了脖子以上的重量,在行走时约束了步伐,使得身体必须挺直支撑脖子,对于清朝至上而下苛刻行为要求,这样的配饰即满足了审美也能让佩戴者在行走时步履轻柔,端庄大方。
从“两把头”到慈禧太后的“大拉翅”,显露出当时社会独特的审美品位,在看似国家经济繁荣的中国末代王朝,对于头饰装饰出现的“求满”和以充实为美的要求,把精致作为前提的皇室贵族审美影响了全国上下,也让拘泥与繁琐笼罩了整个清朝。从实质上分析,这样的审美形式是对完美、理想型生活的追求,也是道德和阶级等级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对精神和物质追求的产物。
如果说极尽奢华夸张的女子服饰,是人们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美。无独有偶,在洛可可风靡的那个社会,对于头型头饰的追求也出现了惊人的相似。
2.2 洛可可时期的高发髻
虽然夸张的假发在欧洲流行很久,但假发的夸张程度还是足以令人咋舌。作为当时引领欧洲风尚的凡尔赛宫,蓬巴杜夫人作为路易十五的情妇,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政治才华呼风唤雨。
当时,凡尔赛宫廷引领着欧洲时尚,路易十五那位呼风唤雨,完全宠爱在一身的情人蓬巴杜侯爵夫人更是欧洲女性的“楷模”,事实上,高耸入云的假发所以能流行,主要是蓬巴杜夫人的功劳,因为蓬巴杜夫人脸型很圆,为了掩盖这个缺陷,蓬巴杜夫人就开始制造很高的、蓬松卷曲的假发。到了18世纪末,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执政时期,假发虽然没有创新式的发展,但其体积和高度却越发夸张。
在18世纪60年代后半期,女子发型出现的高发髻,利用假发最高可达到三英尺左右,由于化妆师身高有限,有时不得不借助于梯子来整理贵妇人的假发。由于戴假发是一项工程,所以一般一次发型得维持几周甚至几个月,期间无法正常睡觉。但仅仅把头发做高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装饰欲望,在这高高的发髻上又做出了许多特制的装饰物,如小鸟,帆船,山水盆景、庭院盆景、森林、马车、农妇、牧羊人、牛羊等。
洛可可时期的女子帽子样式也是非常多,包括头巾帽、代檐帽和三角帽。女子在出门骑马或运动时可以带三角帽,帽子上经常装饰羽毛、绸带及其他饰物,显得十分时髦。
虽然外形极其夸张的发饰给无论是洛可可时期的法国还是清代都带来了行为上的不便,但是由于对美的执着和来自外族以及为了遮掩自身不足而创新出的新的审美观,都给人带来了清新之风。
3 旗鞋与高跟鞋
3.1 旗鞋
鞋子发展到清代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旗鞋”。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作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而在现实生活中,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 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