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岚
摘 要:艺术作为一种较新的文化构建方法,以其在造物、力量整合和文化保护传播等方面的创造力在乡村振兴中独树一帜,而艺术院校作为这种创造力的重要拥有方,在乡村振兴过程掌握着难以替代的资源优势,艺术院校应通过发掘并发挥资源优势,开展乡村文化项目、孵化乡村文化创业与人才队伍、乡村文化交流平台搭建等策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资源优势;艺术院校
0 引言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①乡村是中国绵延不绝的文明传承之重要载体,载体中固有的传统民居、民俗民艺、文化传承人等各类文化资源却急剧流失,乡土文化的凝聚力不断减弱。重塑乡村社会文化日益紧迫,重塑需要面向发展和持续改变的乡村生活现实,寻找、梳理既往文化传统、发掘乡村文化资源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培育乡村文化情怀,唤起更广大民众的文化传承与创造力,增进乡村文化认同与凝聚,在社会变迁发展中找到新的精神支点并续写积淀深厚、传承不辍的文化动力。在这一进程中,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参与。艺术作为一种较新的文化建设方法,以其在造物设计、力量整合和文化保护传播等方面的创造力在乡村振兴中独树一帜,艺术院校是拥有这种创造力的最有活力的组织之一,对乡村振兴有着不可替代的必要性与资源优势。
1 艺术院校助力乡村振兴之资源优势
需首先明确的是,本文中所指的艺术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资源优势特指其比较优势,一是艺术院校相较于市场参与乡村建设企业的比较优势;二并非是点式的或断续的,而是长期持续地参与,三是从艺术院校相对一般高校的禀赋优势;四是相似的资源能力,拥有主体不同,目标达成效率是不同的。更为重要的是清晰明确具体的资源类型才能更高效地整合配置。
1.1 知识资源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来源”,[1,2,3]知识资源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机构,知识是艺术院校运作和创新价值的核心资源。艺术院校拥有的知识资源构成来源于两方面,即拥有的人和培養的人。
(1)艺术院校拥有的人主要指聚集在高校内的教师,他们在传播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进行专业知识教育,以主要提供各类课程资源来看,课程资源依据用途可以区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资源如文化艺术领域的知识、技能、经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课程实施需要具备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条件资源。艺术院校中还拥有课程资源既能作为条件又能作为素材,如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剧场、演播厅等。
另一方面,在艺术院校具备的实践实习环节,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教师走出校园、步入乡村帮助开展乡村口述史整理,整理族谱、乡村文献,留存村落记忆,增强传统村落的向心力,参与设计营造醇厚的民风民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乡土文化的重建等系列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中来,他们贡献自身具备的各项艺术技能和知识积淀,将自己的艺术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融会创造,带来更多前瞻性的思考,也是从自我的生活资源中积聚力量,是充满活力的新艺术行为的开始。
(2)艺术院校培养的人,如果将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主体根据群体划分,受教育的大学生,无论是从绝对人数上,还是从个性特征上,大学生均是整个社会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之一。如何持续激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及有效培育培养大学生,哈佛商学院教授罗布·奥斯汀提出从“工业化制造”向“艺术化创造”转变。而在国家创新经济发展的大潮引领下,乡村振兴过程也将更注重创造而不是制造,艺术化也将着眼于创新的新意所在,促使艺术院校大学生掌握存在于人力资源中的各种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目前多所艺术院校已经对接文化艺术振兴乡村人才的培养,采用走进村、接进校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培养针对性人才。
另一方面,要培育乡土情怀,培养扎根乡村、与乡村共融发展、振兴乡村,有更强意愿和情怀、有想法的另一类极为更加重要的群体是来自田间地头、本乡本土掌握最原汁原味传统文化艺术的村民,针对他们如何构建其保护与传承的意识与观念,艺术院校围绕这一具体目标可结合艺术教育的智力资源一展所长。具体培养和教育的内容包括:引导帮助乡村中的部分成员改变身份,不再是普通的村民、民间艺人或手工艺人,而必须成为一名管理者,从而使得村落有可能不断丰富其文化内容,并增强其公民和社会使命,比如:乡村建设者需要通过文字、影像乃至于各类现代媒体收到记录村落的生活和发展变化,设计村落各类主题的文化艺术展览并推向更为广阔的受众,使得更多人接触到村落文化艺术从而使其增值,转变日常生活田间地头的演出为商业化的表演,挖掘探索村落的开放性,传统与现代,新与旧、当代艺术与少数民族艺术、城市与乡村的融合都需要艺术教育更为有效地引导和培育,振兴乡村不仅有文化艺术的展示还有教育与普及,运营乡村文化,而教育与普及,运用文化需要艺术院校这一参与主体持续有效的针对性智力资源的滋养。
1.2 社会资源
(1)社区资源。艺术院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建立了很多社区资源(例如县、乡文化馆、文化站、工作坊等),他们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在与社区密切的互动关系, 社区内的各种文化教育设施及社区生活为学生走向社区,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基地。社区发展的现实、历史文化、社区内组织文化、企业的技术知识和乡村文化等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生动素材,社区提供实践条件和工作岗位,也可以更加目标明确地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同时有部分社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各项举措实施的试炼场所,
(2)专家资源。大学是其所在区域的重要经济实体,可以说他是区域、城市的优质黏性资产,它的存在,对校外的专家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不断调整国家乡村振兴政策,通过吸引更多的专家参与形成具体鲜明、有价值的和政策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是目前艺术院校发展并提升社会化程度的有效举措。
(3)艺术院校创造和拥有的无形资产。学校声誉及信誉、与市场对接的渠道等方面的无形资产,教学学术成果及转化,专利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与方法、社会化网络(收集与市场有关的各种信息)等等,这些艺术院校创作拥有的无形资产在参与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创意经济时代,任何组织都无法独立生存,艺术院校环境和教育过程是开放的,与文化艺术市场、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大多数乡村由于村民受教育程度的局限,生产与消费端实际与心理距离都较为遥远,对文化艺术市场的了解更加缺乏,仅仅依靠乡村本身的力量本身很难将乡村资源、文化艺术资源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中得到体现。因此,探索积极有效的高校知识资源整合推进乡村振兴与共享新机制是当下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1.3 文化艺术资源
一直以来,我国广阔地域的文化艺术资源以其绚烂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个性和表现形式等吸引着广大受众,成长中的大学生的学习汲取多来源于此。学生通过文化艺术相关教学,能够使其对我国历史、社会自然等多方面作全方位的了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其文化艺术各有特点、各有风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我们融入乡村振兴、重塑乡村社会文化这一历史进程中时,不能停留在仅建设一些建筑,复制一些产品、设计一所村庄上。
这里说的文化艺术资源远超出该类资源本身,而是聚焦于乡村文化艺术资源和艺术院校的各项资源的整合,这一整合是期望通过艺术院校所辐射地域乡村文化艺术资源在艺术院校教学中的开发运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对乡村文化的兴趣。通过乡村文化艺术资源和民间艺术等课程教学的开发,可以开拓地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和艺术视野,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学习优秀乡村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大门。学生通过相关资源在课程上的展现、与相关理论的有机结合,能够真实感知体会到艺术不只是大学课程里和课堂上那些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练习,艺术就存在于触手可及之处、艺术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艺术就存在于乡间。同时,将乡村文化艺术资源与艺术院校艺術教学相结合,能够使美术、设计和音乐、舞蹈等艺术类专业课程丰富多彩的感染力、更加趣味性,从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艺术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本区域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获得更深入、更专业的认识和了解的同时,产生热爱乡村文化、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认同感。
作为艺术院校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参与乡村振兴进程,如何挖掘利用乡村文化艺术和历史遗产资源进行收集调研整理,细致入微地分析其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运用价值,加以系统化的研究和保存,体现在艺术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好资源优势是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运用、创新的具体目标。
1.4 意识资源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包 括审美文化,是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是振兴民族的原动力,鲁迅先生也曾将中国艺术中的民族审美意识称为中国人向来的灵魂,何雪峰先生在《新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可能享受那种富裕的以大量物质消耗为基础的文明,但是他们仍然可以过上衣食无忧、有尊严、体面的生活,这种生活不是以物质的多少来确定的人生价值,而是以人是否可以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他人之间及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来确定自己的价值”。[4]乡村振兴需要这种历史记忆、情感维系、文化寄托和凝聚。
(1)参与意识。艺术院校的参与意识,可以理解为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所有群体所具有的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的主体意识。回顾过去十年来国内艺术院校的实践可以发现而艺术院校的个体和群体参与具体乡村文化艺术各项活动的意识越来越普遍,参与的行为也愈加深入和广泛。
(2)自主意识与精神。自主意识是人对自己在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身份的自觉认知,具体表现为主体权利的自决、主体地位上的自立和主题精神行动上的自由。艺术院校的师生只有树立了自主意识,才会有参与乡村振兴的心理倾向,并产生在乡村振兴中创造价值的追求。艺术院校师生在过去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各类平台上,与村民、旅游者、艺术家、决策者均有互动,通过互动,也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肩负起这样事业的责任与义务,而不仅仅作为一名过客、游客和看客。
2 结语
没有什么院校可以闭门造车培养学生,在互联网社会里,高校和社会的距离进一步缩小,乡村振兴的火热推进,为大学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活态的知识资源和教育资源,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充分学习利用乡村生动现实、历史文化知识、乡村文化、乡土组织文化能为艺术院校学生带来最生动、翔实的实践体验;而艺术院校在参与和促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如何得到凸显,首当其冲面对的就是如何挖掘和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从而促使艺术院校发展和乡村振兴相得益彰,和谐共进。
注释:①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参考文献:
[1] 彼德·德鲁克.知识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5.
[2] 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 朱启臻.当前乡村振兴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2018(2):19-25.
[4] 何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