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
摘 要 2016年是中国的“直播元年”,2017年进入“短视频元年”,而2018年则被称为“Vlog元年”。Vlog也被称作移动短视频的下一个风口,这种“第一人称的个人纪录片”强调个性,注重真实,用镜头展示“以人为本”的生活底色,在视觉化传播的微视频时代兼具“微综艺”和“迷你真人秀”的特点。当新闻遇上Vlog,这种报道模式是在短视频时代的有益尝试,在两会报道中吸引了年轻用户的注意力。文章梳理国内Vlog的发展与特点,进而探析Vlog与新闻结合的报道模式及在2019年两会报道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两会Vlog;新闻+Vlog;报道模式
中圖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027-02
1 国内Vlog发展现状
1.1 成熟发展于海外,时下渐兴于国内
Vlog是视频播客(Video Blog)的简称,区别于传统用文字记录生活,它是一种网络视频日记。创作者大多以自己为主角,以第一视角来记录日常生活,经过剪辑配乐呈现个人风格。Vlog源于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最早为2012年美妆博主詹姆发布的一条Q&A问答视频。而“Vlog 之父”Casey Neista让Vlog拥有辨识度、专业性与技巧性,他连续600多天坚持日更,真正将Vlog变成了一种对生活的记录。专业的拍摄、创意的主题、个人风格的剪辑让CaseyV成为职业Vlogger,并在YouTube拥有超过885万订阅者[1]。
Vlog在海外经过沉淀已成熟为具有盈利模式的产品形态,带来不可估量的内容经济,但其在海外发展7年仍未转型。而在国内,Vlog作为一种舶来品近两年刚刚兴起,2016年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内社交平台以Vlog的形式分享日常记录,经过传播逐渐培育出国内早期Vlogger。b站是国内Vlog的发源地,微博在博主及流量明星的带动下也成为Vlog强力传播的主场。
1.2 头部用户引领潮流,年轻群体紧跟时尚
目前Vlog拥有多领域、多身份的头部用户。微博Vlog大V“大概是井越”“你好竹子”,以及明星欧阳娜娜、王源等都是拥有大量粉丝的独立创作者,从海外留学生到大V再到明星加码,Vlog在强势用户的带动下成为生活记录方式的潮流。作为短视频的新风口,Vlog在年轻群体中产生巨大流量是源于其本身的独特小众和品调,受众紧跟Vlog时尚能够通过展示审美区隔来彰显自身品味。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性社会中,人们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品位,用消费符号来标记自己所归属的阶级[2]。Vlog与抖音、快手同为用户生产内容,但Vlog力图脱离土味、审丑和恶搞,以主观表达,镜头拼接和个性剪辑抽象出高品调的审美符号。这种品味独特的文化消费给年轻用户带来了使用与满足感。
1.3 生活记录占据主流,社交平台开放传播
Vlog在Youtube平台上的走红部分原因是短视频在Youtube中用户生成内容的细分。Vlog内容涉及时尚类、游戏类、科技类等,但B站上生活类Vlog视频播放量占比居于首位,达到87.5%[3],可见国内Vlog的内容生产热衷于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基于生活场景的日常分享占据了主流,这类内容和特点具有极高辨识度,并触发记录生活方式的变革,形成了Vlog生态。
2018年底,作为国内Vlog头部阵地的微博改版后开设Vlog板块、设立Vlog学院、实行Vlogger 扶持计划和明星制片人微计划。作为国内Vlog发源地的B站开展“30天Vlog挑战”活动,扶持各类Vlogger发展壮大。Vlog在各大社交平台竞相开花,开启全网上线。
2 两会政务Vlog的特点
2.1 彰显以人为本,展现生活底色
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微博推出“人民日报新媒体记者两会Vlog”,人民网开设话题#寻找夜归人#,以Vlog形式从全国两会期间工作至深夜的“夜归人”视角讲述平凡的个人对工作的坚守,在内容上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在众多两会Vlog中,中国日报社的《小姐姐两会初体验》系列在年轻群体中广受好评。Vlog具有强用户黏性和传播力不只是因为内容,更多的是因为创作者鲜明的人设。Vlog第一人称的表达特性决定了Vlogger必须具备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及较强的镜头表现能力。
中国日报社记者彭译萱在其Vlog中接地气、有网感、形象气质佳,以及一口流利的英式口语吸引着众多年轻受众群体。该系列剪辑节奏轻松明快,画面包装活泼时尚,符合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审美风格。
在两会这样一个硬核的政务新闻报道上,年轻的上会记者通过Vlog的自我表达与受众分享两会着装和幕后采访故事,具有网生内容的特点,用展示生活底色的方式来抓住年轻群体注意力,进而引导关注两会新闻。新闻的基调和核心文化基因不变,却颠覆了以往全国两会报道的严肃叙事。
2.2 聚焦台前幕后,凸显趣味真实
政务新闻正襟危坐式播报是长期以来受众的刻板印象,Vlog式“生活浸润、以我为主、第一人称真人秀”的政务报道用微叙事的模式打开了流量的入口。如今用短视频来描述信息已经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方式,不论是“抖音”“一条”、还是Vlog,传播形式的变化最终仍要服务于传播的内容。
中国网微信公众号策划了两会系列的“开箱”主题视频,“代表进京带了啥,上会记者开箱记”以生活主题为切入点;人民网则推出了《两会VLOG》,揭秘大型直播节目《两会进行时》“台前幕后”的故事。
Vlog中“我”的视角所产生的在场效应最直观的效果便是真实,梅洛维茨的“情境论”認为,通过电子媒介能够促成原来不同情境的合并,混淆不同情境之间的界限。Vlogger记者第一视角的拍摄方式合并了记者与受众之间的时空,使受众“进入”两会现场这一空间中成为在场者,提升其沉浸感与参与度。
2.3 拉近观众距离,吸引年轻群体
Vlog在年轻群体中具有高关注度和吸引力,是因为具有人情味的表达方式带有人文关怀的色彩。而碎片化、生活化的内容呈现接近于本真生活的原态,这种生活质感带来全新的公共事件叙事策略。新媒体时代是“以人为根基”的文化时代,它激发用户参与,重视个人视角、情感和体验。
政务Vlog是记者权威的下放,是严肃新闻的软着陆,平民视角的力量能够带动强烈的情感唤起。南方都市报记者吴斌通过两分钟的《南都记者两会Vlog:今天,我在两会上提问了!》的镜头呈现全国两会现场,用场景适配来报道伴随性新闻,带动情感共振。
两会中各大主流媒体的Vlog有效地吸引了年轻受众,在以青年为主要活跃人群的微博平台中,#两会Vlog#话题阅读量达到1.5亿。这种看似非主流的新闻报道方式,却在新媒体环境中成为争夺年轻用户的利器。
3 短视频打开流量入口,政务Vlog传递两会“政能量”
2018年不仅是“Vlog元年”,也是“政务短视频元年”,政府部门纷纷入驻热门短视频平台使政务短视频呈井喷式发展。短视频能够在有限时间内,集中主要“兵力”,将所要传播的内容展现出来,短小精悍,直奔重点,没有套话、废话,符合用户的碎片化阅读习惯[4]。
在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之间自如切换的Vlog,综合社交性和叙事性,但其技术和表现的内核仍是对于“人”本身的关注和回归。最早进行“Vlog+新闻”尝试的中国国际电视台,在察觉到Vlog作为“新晋网红”的传播潜力后,便首次在2018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推出记者视角的《CGTN博鳌行Vlog》。这种尝试打开了新闻流量的入口,而今年的两会中各大主流媒体更是抢滩Vlog领地为两会报道赋能,其作为报道模式的新秀也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中国日报社的《小姐姐两会初体验》系列Vlog共四集,在微博上播放量共计274万次,有效地吸引和引导年轻群体关注两会新闻和两会报道背后的故事。
两会Vlog是视觉传播环境下的有益尝试,但是“Vlog+新闻”的报道模式是否能够在未来的应用中进行日常化生产,是新闻生产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在制作周期较短与创新压力较大的生产环境下如何保证新闻Vlog的可看性与时效性,也是“Vlog+新闻”报道模式将要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昕.Vlog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从视觉说服视角[J].青年记者,2018(6):98-99.
[2]刘乃歌.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3]吴洪莉,刘梦娇.VLOG:短视频下一个爆发点——基于B站的热门Vlog视频内容生产策略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6):129-136.
[4]邵泽宇,谭天.2018年政务短视频的发展、问题与建议[J].新闻爱好者,2018(1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