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标准化与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关系探讨

2019-07-23 01:22罗斌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

罗斌

内容摘要:流通业的开放发展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流通标准化的角度探讨流通业开放发展的能力,并建立了衡量流通标准化和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从实证分析来看,流通技术的标准化、流通体系的标准化都能促进我国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提升。同时,从流通标准化的视角就提升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流通标准化   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   衡量指标   实证分析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流通对于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流通业也获得较大发展空间,为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但总体来说,流通业在开放发展上还存在滞后性。为此,探索我国流通业开放发展的路径,既是我国流通业未来的一个发展大方向,关系着其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其他国家流通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流通标准化是流通业成熟的一个重要表现,世界各国也都十分重视本国流通业标准化建设,将之看做抢占国际流通市场的重要要素。因此,我国在流通业建设上也应重视标准化建设,这是促进流通业开放发展且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

流通标准化对流通业开放发展的推动作用

首先,流通的标准化符合新的发展观念,是促进开放发展战略的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十三五”阶段的重要指引,对于流通产业来说,开放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求流通业能够走出去。当前国际流通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标准化建设,并将之作为与国际接轨、抢占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也应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推动流通的标准化,落实流通业的开放发展战略。

其次,流通的标准化能够推动我国的流通产业供给侧改革,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提升我国在世界的竞争力。所谓的服务质量实质上就是采用国际流通业来进行衡量的一种标准,这种标准主要是用来衡量一国的流通产业竞争力。为了能够达到提升我国流通业服务质量的要求,对传统的需求侧思路需要进行改变,从而达到供给侧改革的目的,通过提供高效的流通服务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建立起先进的供给标准,是提供高质量流通服务的前提,能够大大提升流通产业的服务水平。

最后,实现流通的标准化,有利于推动流通业的现代化建设,使我国流通业能够更快融入到国际流通产业之中,实现国际合作。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流通业的信息化,从而让流通信息化转变为流通产业标准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流通合作当中,充分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起到了推动流通标准化的作用,因为在信息化运用中,流通方式呈现出虚拟化和多对多的特点,如果产品的流通过程缺乏相应的标准,那么其流通过程就会缺乏保障,难以快速推进。在国际流通市场中,如若与国际通用的标准化不符,那么也很难融入到国际合作中去,因此我国推进流通业的标准化,才能使得我国的流通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并为之参与国际流通合作奠定基础。

流通标准化和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一)流通标准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流通的范围越来越大,流通速度也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感受到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流通业的标准化建设也提上日程。流通业作为服务部门,有着自身的行业特征和行业技术标准,因此本文也将流通业标准化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流通技术的标准化;二是流通体系的标准化。

在流通技术标准化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越来越意识到标准化对于流通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先后都出台了有关流通行业的标准化战略,并且随着又进行了完善标准化指标体系的工作。我国在流通产业的标准化制定上发展较晚,缺乏完整的指标体系和专业的评价体系。要想评价我国流通产业的技术标准化程度,便需要寻求代理指标数据,所以本文采取了流通业的行业标准存量这一代理指标,据此反映我国的流通业技术标准化情况,如表1所示。

一个产业的标准化不能仅仅从技术层面去衡量,因为技术无法准确地涵盖行业的方方面面,因此還需要从这个产业的整体出发,观察其在商品分类、管理规范、主体准入资质、行业术语、服务规范等方面是否有相应的标准,这些都是流通体系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本文将流通业的国家标准存量作为衡量其体系标准化的一个代替性指标,2005年到2016年间我国流通业的国家标准存量如表2所示。

(二)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发展基础、依存度以及国际影响力三个层面来衡量流通业的开放发展能力,构建起指标体系:

首先,从流通业之所能够开放发展的因素出发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流通业本身的产业基础,二是流通业目前对外合作的现状基础。

因此,就这两个方面,本文主要是采用了流通业增加值、流通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以及流通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来作为衡量流通业开放发展基础的指标。

其次,在流通业开放发展的依存度上主要看其对外贸合作的依存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流通业对外贸的依存度,主要是以流通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在流通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来获得;另外是它对外资的依存度,对外资依存度则是通过流通业外商直接投资额在流通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来进行展现的。

最后,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中,流通业是通过对外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展现的。从具体的指标衡量上来分析,可以借鉴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 (Balassa Bela)在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所采用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系数的方法,其公式表达如下:

CA=(EXCN /EXN)/(EXCW /EXW)

此公式当中发现,流通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用CA符号来进行体现的,我国流通业服务贸易出口额是用EXCN符号进行展现的,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代表符号是EXN,全球流通业的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代表符号是EXCW ,全球外贸出口总额的代表符号是EXW。

以上6个衡量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指标,通过熵值法进行加权计算,即可获取标准化后我国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综合衡量指数,其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在2005—2016年间,我国流通业的开放发展能力综合指数不断提升,从最初的0.63提升到2016年的1.38,这意味着其开放发展水平是不断提高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流通业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仅为我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在此基础之上也构成了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流通业的不断发展,它的开放发展能力也逐渐提高。

流通标准化与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关系实证分析

(一)实证研究方法

本文从两种角度来分析流通标准化与流通业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是采纳格兰杰因果检验方式来对流通标准化和流通业开放发展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分析是流通业的标准化提升了我国流通产业开放发展能力水平,还是后者对前者有推动作用,再者还能验证流通业标准化与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二是以格兰杰因果实验的结果为依据,在流通业标准化和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之间建立模型,并分析二者之间因果关系的程度。同时,为了明确不同层面的流通标准化给流通业开放发展水平带来的不同影响,根据上文的分析在实证研究上,也将从流通技术标准化和流通体系标准化两个角度来实证流通标准化与流通产业开放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

(二)序列平稳性检验

从实证分析中得出,本文为了确保分析结果的有效性,采纳了包含几个年度数据的时间序列,在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前,应对这些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采取了较为普遍的单位根检验手段,其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在表4中,对数化后流通技术标准化的变量是用ln(IS)来体现的;同等条件下的流通体系标准化变量是用ln(NS)来体现的;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是用CA来体现的。为强化序列的平稳性,在测试过程中IS、NS都选取对数,起到消除量纲的作用。从单位根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CA和ln(IS)这两个变量在水平项上的t统计量都没有达到临界值,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序列的水平性并不平稳,但在一差分项上ln(IS)、ln(NS)以及CA三个变量的序列都呈现平稳状态,从这个数据可以将这三个变量看作是属于同一阶的平稳序列。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衡量统计模型拟合优良性AIC和SC施瓦兹准则,ln(IS)和CA、ln(NS)和CA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最佳滞后期数均为2,其具体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从以上的检验结果分析得出,“ln(IS)不是CA的格兰杰因”的假设是被拒绝的,但与之相反的“CA不是ln(IS)的格兰杰因”的检验结果却是被接受的。由此可见,推动流通业开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流通技术的标准化,并且与之同时,流通业开放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流通技术的标准化发展之间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在“ln(NS)不是CA的格兰杰因”的假设中,检验结论被拒绝的情况之下选择接受了“CA不是ln(NS)的格兰杰因”的假设,这充分可以说明,流通业体系的标准化同样能够促进流通业的开放发展,而流通业的开放发展却不能作为影响流通体系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回归模型检验

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理论可以发现,流通标准化与流通产业开放发展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结果,本文则以回归模型来对这种单向关系程度的水平进行检验。为了能够保证自变量之间不发生相关性,在建构模型的过程当中,对流通技术标准化-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回归模型和流通体系标准化-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回归模型进行分别构建。其模型公式如下:

CA1=a0+a1 ln(IS1)+u1

CA1=b0+b1ln(NS1)+v1

在上述两个模型公式中,a0、a1、b0、b1表示的是待估计系数,u1、v1分别代表两个模型的隨机误差项。根据该模型获得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根据回归模型的数据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在流通技术标准化对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影响上,ln(IS1)的回归系数数据为1.5997,这表明流通技术的标准化对流通业开放发展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一数据在1%时的水平显著,表明每当流通技术标准化水平提升1%,流通业的开放发展能力将有1.5997个百分点的提高。这也验证了二者的格兰杰因果实验,并且明确了流通业标准化对流通业开放发展能力的影响程度。

其次,从流通体系标准化对流通产业开放发展能力影响方面来看,ln(NS1)的回归系数是0.4297,同样为正数,从数据上来看,流通体系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与流通产业开放发展水平提高之间存在有正相关关系,其在1%时的水平较为显著,这意味着每当流通体系标准化有1%的提高,便能带来流通产业开放发展水平0.4297个百分点的有效提升。

从上述分析可见,无论是流通技术还是流通体系标准化,都可以提高流通业的开放发展能力,但流通技术的影响相比之下更为明显,由此可知流通技术的标准化提升对提高我国流通产业开放发展能力更具拉动作用。从目前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来看,技术范畴的竞争力凸显得越来越重要,技术也成为其他国家衡量我国产品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一个产业在技术标准化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准,那么其获得国外青睐的可能性更大,进而提升了该产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但尽管如此,我国也并不能将全部精力都用于发展流通技术的标准化,同样要重视流通体系的标准化,这主要涉及到流通企业的服务规范、管理规范、准入资质等方面,需要有明确而清晰的规定。值得一提的是,流通产业的体系标准和技术标准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系,流通体系的标准化建设能够推动流通技术的标准化,进而作用于流通产业开放发展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
P2P网络借贷犯罪实证分析
新常态下民众政治信任差异实证分析与对策设想
安徽省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