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鱼
你知道吗?马路虽然平平整整,但它也是会“生病”的。
生了病,身板儿就没有以前那么硬朗了,一辆辆汽车跑过,就会压出一个又一个大坑小坑。在小桥流水的南方,斑驳的青石板路有一种时光给予的美,可是,每天人流量那么大,如果也斑斑驳驳、坑坑洼洼的,就一点也不美好了。走路时,一不小心进了坑里,泥水灌满鞋,多狼狈呀!
人生病了就要看医生,道路“生病”了也是一样。传统的“道路医生”一般会选择先挖开损坏的路段,再用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灌打平,经过一段时间硬化后,马路就平整如新了。这种方法好是好,就是时间有点儿长。
时代在进步,能不能在不影响车流通过的情况下,快速给道路“治病”呢?其实,办法还真有。
在马路上倒胶水
以前,我在写作文时,曾经畅想过一种神奇的“马路修补液”,一旦马路损坏,只需要在损坏的路段倒上一点儿,被损坏的马路立马会溶解、液化,再添加少量水泥或混凝土便可以了。没想到,美国一家公司也觉得这个点子不错。不过,它采用的不是“修补液”,而是——胶水。
这个胶水,当然和我们平时用来粘本子、做手工用的不一样,它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它的样子是黄色的,有点儿像鸡蛋液,不过非常坚固。被倒人坑里后,能从分子水平上与现有路面粘合,而且干得也特别快,只要修补平整之后,车辆就能直接开过去。
有了这款“马路胶水”,只需要三个步骤,道路修补就大功告成了:第一步,把备有黄色修补液的车子开到需要修补的路面;第二步,清理掉坑内的碎石子,通过一根粗管子把黄色的“鸡蛋液”倒入坑中;第三步,当黄色液体倒满坑、与路面高度一致以后,用热压器将它压平,加速其固化和硬化。
“马路胶水”的修路过程简单易操作,推广起来肯定也很容易。至于缺点嘛,也是有的,胶水虽然能调颜色,但很难做到和马路的颜色完全统一,所以仔细看的话,补过的马路就像是带补丁的衣服,难免有点儿影响市容。
会移动的马路维护“综合体”
俄罗斯的科学家也不甘示弱,他们推出的“修路神器”是一个高高大大的机器,名叫“移动公路维护综合体”(为了叫起来省力,我们还是叫它“综合体”吧),号称能一次性解决所有烦恼。
大家都知道,马路上的坑有大有小,修路时,难免要考虑材料的尺寸。不过,“综合体”仗着长得高、力气大,完全不去考虑这个问题:不管大坑小坑,我统统都能改造成特定的尺寸。
当道路有了问题后,“综合体”就轰隆隆地出动了,它会先用坚硬的大铲子打磨路面,把原来的小坑变成一个尺寸标准、符合它需要的坑。先用真空系统吸走坑内残留的沙砾,再往里面填补填充物。这个填充物可能是沥青,也可能是一种由花岗岩与焦油通过真空震动技术制作而成的路面块,反正,这些宝贝都藏在“综合体”的肚子里,在需要的时候,就吐出来,放进坑里,再经过高温扩张,空隙就完美地被填平了。
又是粘胶水,又是塞路面块,是不是觉得大家的脑洞已经开得很大了?其实呀,如果仔细想,办法还会更多。我听说,中国的发明家还发明了像布一样,能卷起来的水泥毯,浇上水之后,它就坚固无比,如果它也参与到道路修补中去,效率必定会翻倍。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城市设计师也在为城市规划不懈地努力着呢!这么看,在未来,修路一定会成为一项高效率、充满创意的工作,很可能你只是睡一覺,马路上的坑洼就不见了。想知道究竟是哪位幕后英雄的功劳,那可要留神观察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