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红枣经济林成本收益的盈亏平衡分析

2019-07-23 07:42殷海善孟志兴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吕梁山滩地坡耕地

殷海善,赵 丹,孟志兴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吕梁山沿黄红枣是山西省主要红枣产区之一[1],收益对于吕梁山沿黄红枣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我国农村,农业生产对于农民来说,是获得家庭收入的主要生产方式,农民是纯粹的经济理性人。尤其是吕梁山沿黄枣区,多数村镇实现了红枣全覆盖,红枣是唯一的农业产业,枣农所需生活资料要用红枣来交换。因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还是放弃农业生产,是粗放经营,还是集约化经营,主要是由农业生产的效益决定的。吕梁山沿黄红枣产业在微观上决定于红枣林的盈利水平,枣林经济效益高,枣农生产积极性高,枣林经济效益低,枣农生产积极性低。近年来,随着红枣价格低迷,红枣经济林抛荒现象严重,红枣产业转型发展成为学界的共识[2]。因此,从红枣种植业的投入产出角度[3],探讨沿黄红枣种植业的投入产出平衡成为科学决策、合理规划红枣产业的一个关键问题。

1 研究区基本情况

吕梁山沿黄红枣经济林产业区位于黄土高原吕梁山中部黄河沿岸,总面积约13.3万hm2。北部包括忻州市的河曲县和保德县,品种主要是油枣;中部包括兴县、临县、柳林县和石楼县,主要品种是木枣;南部包括永和县,品种主要是条枣。陕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与吕梁山沿黄枣区隔黄河相望,两岸自然、经济、社会条件高度相似,也分布着13.33万hm2红枣经济林。吕梁山沿黄红枣经济林产业区地貌类型为黄土丘陵,少部分为黄土沟壑丘陵,相对高差较大,水土侵蚀严重。红枣经济林所占耕地多数是坡耕地,25°以上坡耕地比例不小,梯田数量不多,沿黄河滩地估计在0.33万hm2左右。吕梁山沿黄枣区为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年平均温度为8~10℃,年降雨量在500 mm左右,降雨集中分布在7—9月,10月份的降雨容易造成红枣裂果。沿黄红枣产业区皆为国家级贫困县,农业和农村发展落后,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多,村庄留守人员主要是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低的青壮年人口。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沿黄红枣经济林区五县和忻州市、吕梁市和临汾市共18县,因为生态极度脆弱,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为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2 模型构建

2.1 收支平衡分析

收支平衡点是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相等的那一点,或者是总成本与总收入相等的那一点。在收支平衡点处,既没有盈利,也没有损失,该平衡点也称作停止营业点。盈亏临界分析就是一种简便的、应用范围极广的现代管理技术。收支平衡分析是研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利润关系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收支平衡点能够告知投资将于何时产生积极回报。通过收支平衡分析,可以计算出在一给定价格水平上,为了覆盖所有成本所必需达到的最低产量,也可以计算出在一给定产量水平上,为了覆盖所有成本所必需达到的最低价格。

2.2 吕梁山红枣经济林成本收益的盈亏平衡分析模型

农业产业有物质投入、资金投入、劳力投入,与粮食作物种植相比,红枣产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用工成本是红枣种植的主要成本。平川、梯田与坡耕地因为距离远近、生产便捷、管理粗放程度、投入集约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差别。物质投入主要是肥料和农药,在山地枣林,传统枣农很少有专门的肥料投入,主要是针对套作庄稼施肥,也不对枣林进行灌溉。在滩地枣园,枣农的物质投入水平低且有较大随意性。农药投入量很少,尤其是坡耕地,由于喷药用水运输困难,植保次数、用药量都比平川地少。而且受土地条件限制,30余年来,吕梁山区坡耕地红枣的生产技术水平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近几年,由于政府倡导并资助一袋生物菌肥和农药,红枣林的物质投入有所改善。在正常年份,红枣经济林的产量为2 250~7 500 kg/hm2干枣,这就是吕梁山红枣经济林的投入产出情况。在忽略肥料、农药等投入和裂果、病虫害等自然风险的情况下,吕梁山红枣产业的成本收益方程可以用下式表示。

式中,NI为红枣经济林的净收入;L为单位面积红枣经济林的劳动投入用工量,单位为工;PL为农村劳动者的工资,单位为元/工;Y为单位面积的红枣经济林鲜枣的产量,单位为kg/hm2;PY为当年鲜枣价格,单位为元/kg。

当净收入NI为零时,吕梁红枣成本收益的平衡方程如下。

3 数据来源与分析

3.1 主要数据来源

PL为农村劳动力日工资。用农村男女劳动力就业比较多的私营单位的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的劳动报酬的平均值作为红枣从业人员的机会成本。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2000,2005,2010,2015 年为私营单位,1985,1990,1995年为其他所有制单位。用临县统计资料代表吕梁山沿黄红枣产区。

PY为当年鲜枣价格。由于统计数据缺乏,采用资深红枣技术人员的回忆数据。同时,由于红枣干鲜、等级、时间、区域等差别,红枣价格很难准确估计。故采用多数人可以认可的当年红枣价格。辅助以农村消费者价格总指数来贴现到2015年,比较历年红枣价格。

L为单位面积红枣经济林的劳动投入用工量。根据红枣专家、红枣种植专业户的典型调查确定,并考虑沿黄滩地、黄土丘陵梯田、坡耕地的土地资源条件的差异。

Y为单位面积的红枣经济林鲜枣的产量。根据红枣专家、红枣种植专业户的典型调查确定,并考虑沿黄滩地、黄土丘陵梯田、坡耕地的土地资源条件的差异。忽略异常年份,如裂果灾害年份、病虫害暴发年份等。

3.2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2.1PY(当年鲜枣价格) 吕梁山沿黄枣区历年的红枣价格保持稳定。在红枣生产技术水平变化不大的同时,吕梁山干枣价格也保持在2元/kg左右,与化肥、农药、劳动力价格的多倍上涨趋势完全不相同。

3.2.2Y(单位面积的红枣经济林的产量) 红枣产量与土地生产条件密切相关。吕梁山沿黄枣区土地可以分为3个等级,一级土地是沿黄滩地和黄河各主要支流的河谷地,土地平坦,容易灌溉,热量资源比较充足,二级土地是历史上修建的各类梯田,水土流失危害轻;三级土地是数量庞大的坡耕地,25°以上坡耕地比例高,如临县25°以上坡耕地占全县总耕地的61.05%,石楼县占56.07%,柳林县占53.85%,兴县占49.24%,永和县40.57%。在正常年景下,丘陵山地红枣的产量为2250kg/hm2,仅为晋中盆地壶瓶枣产量的20%左右,为新疆自治区壶瓶枣的15%左右,不足临猗县鲜食枣产量的10%。耕地的坡度与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梯田的红枣产量3 000 kg/hm2,沿黄滩地的红枣产量 7 500 kg/hm2。综合来看,吕梁山红枣经济林的单位面积产量水平非常低。

从发展历史角度看,吕梁山沿黄枣区单位面积红枣产量也未有明显增加。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土地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相比,吕梁山红枣单位面积产量几乎没有提高。红枣生产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密度从300株/hm2增加到600株/hm2,从高大乔木型栽培向降冠矮化型栽培转变,优良品种开始试验、引进和推广,但是在密度提高的同时物质投入没有相应增加,导致红枣生产大小年现象频发,加之秋雨裂果严重,多年平均产量得不到提高。

3.2.3L(单位面积红枣经济林的劳动投入用工量) 红枣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远大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从生产环节来看,吕梁山地红枣生产的机械替代人工比例最低。

本次调查显示,在交通便利的沿黄滩地上,可以采用机械运输、机械耕地、三轮车喷洒农药,红枣的用工量为105工/hm2左右;在黄土丘陵梯田上,红枣用工量为150工/hm2左右;在交通不便的崎岖山地上,红枣用工量为195工/hm2左右。

以人工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30多年来几乎没有改变,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大。红枣生产方面,修剪、抹芽和收枣技术本身不适合用机械作业;山地机械作业开始在耕地、除草、运输等环节采用,但由于地形因素未能在丘陵山区普遍采用。临猗县鲜食枣和晋中市壶瓶枣由于实现了3 m高树冠的矮化栽培管理,人工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而由于吕梁山地红枣传统管理下树冠高在5 m以上,人工作业效率不高。如果结合产量和产值来计算劳动生产率,沿黄坡耕地红枣经济林的产量低、价格低,劳动生产率很低。

3.2.4PL(农村劳动力日工资) 在红枣生产技术水平变化不大的同时,劳动力成本在不断的提高,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85—2015年,农村劳动力日工资上涨了27倍以上,带来红枣生产总成本的急剧上升,使得很多枣林成为边际土地。

根据对吕梁市红枣科技管理人员的调查,1997年开展红枣基地建设时,雇工成本为10元/工,而一等枣价格为2.4~2.5元/kg;2016年,红枣基地建设的雇工成本为男工120元/工,女工80元/工,而一等枣价格为3~5元/kg。1997—2016年,雇工成本增加了8~10倍,一等枣价格增加不到1倍。

在19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多、比例大,农业富余劳动力多,劳动力成本低,随着30多年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目前,在工业、商业、农业领域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的情况,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短缺以及老龄化的巨大挑战[4]。

3.3 吕梁红枣生产的盈亏平衡点计算

3.3.1 吕梁山山地红枣的纯收入 根据公式(1),在劳动投入(L)、产量(Y)和红枣价格(PY)不变的情况下,红枣经济林的的纯收入由劳动力的工资水平(PL)(表 1)决定。

表1 吕梁市历年农村劳动力日工资(PL)水平 元

从表2可以看出,1985年吕梁山坡耕地红枣的纯收入为3 661.50元/hm2,相当于2015年的13 228.95元/hm2;而2015年吕梁山坡耕地红枣的纯收入为-18 354.00元/hm2。1985年吕梁梯田红枣的纯收入为5 355.00元/hm2,相当于2015年的80 325.00元/hm2;而2015年吕梁山梯田红枣的纯收入为-11 580.00元/hm2。

2000年前吕梁沿黄坡耕地红枣的纯收益降为负,2006年吕梁沿黄梯田红枣的纯收益降为负,2015年吕梁沿黄滩地红枣的纯收益为2 694.00元,具有正收益。1980年代,吕梁红枣对于农民脱贫作用很大,当前对于农民致富作用不大。

表2 吕梁沿黄红枣种植历年纯收入 元/hm2

3.3.2 2015年吕梁山沿黄红枣的产量平衡点 根据公式(2),在劳动投入(L)、工资水平(PL)和红枣价格(PY)不变的情况下,红枣经济林产量的平衡点为:Y=LPL/PY。

红枣产量平衡点(Y)与用工投入水平(L)相关,而用工投入水平与土地类型有关。结果表明,2015年的产量平衡点为坡耕地11427kg/hm2,梯田8790kg/hm2,滩地为6 153 kg/hm2。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山地红枣产量(2 250 kg/hm2)和梯田红枣产量(3 000 kg/hm2)均低于红枣生产的盈亏平衡点,这些耕地随之成为红枣产业的边际或超边际土地。

3.3.3 吕梁山沿黄红枣的价格平衡点 根据公式(2),在劳动投入(L)、工资水平(PL)和红枣产量(Y)不变的情况下,红枣经济林的价格平衡点为:PY=LPL/Y。

结果表明,在当前技术水平下,滩地红枣的价格平衡点是1.64元/kg,梯田红枣的价格平衡点为5.86元/kg,坡耕地红枣的价格平衡点为10.16元/kg。

红枣价格水平与其等级密切相关,红枣收购分为3个等级,即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干枣的价格为10元/kg,二级为5元/kg,三级为2元/kg。从技术可能角度,坡耕地很难生产出价值10元以上的红枣,梯田生产出5.86元以上的红枣(大约是一级枣),需要加大管理水平和投入力度。而黄河滩地容易生产出1.64元/kg以上的红枣。从经济合理性角度看,坡耕地红枣应该退出生产经营。

3.3.4 吕梁山沿黄红枣的人工工资平衡点 根据公式(2),在劳动投入(L)、红枣价格水平(PY)和红枣产量(Y)不变的情况下,红枣经济林的人工工资平衡点为:PL=L/YPY。

结果表明,坡耕地红枣的人工工资平衡点为23.08元/工,梯田的人工工资平衡点为60.00元/工,滩地的人工工资平衡点为171.42元/工。2015年吕梁农民工工资水平为117.2元/工。从经济合理性的角度,坡耕地和梯田已经成为超边际土地。如果人工成本继续上涨,而劳动生产率难以大幅度提高,滩地红枣将逐渐丧失竞争力。

吕梁山坡耕地红枣在2000年以前,梯田红枣在2005—2006年,失去市场竞争力。一般认为,新疆自治区从2005年左右大面积发展红枣,2011年新疆红枣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新发展枣区对传统枣区造成极大冲击,加速了传统枣区红枣产业的衰败。内因是本,即使没有新疆红枣2011年以来的市场冲击,吕梁红枣也难以可持续发展。

4 建议

4.1 沿黄枣区15°,25°以上坡耕地红枣退枣还林的可行性

吕梁山区是我国的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如果经济效益低,且生态效益差,那么转型成为具有生态功能的纯生态林是合理的。抛荒红枣经济林的生态效益已经有所改善,如果人工配置其他树种,成为结构合理、密度合理的生态林,更加完美。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之下,吕梁山坡耕地红枣经济林转变为生态林是可能的。

4.2 沿黄枣区15°,25°以上坡耕地红枣退枣还林的意义

吕梁山沿黄枣区15°,25°以上坡耕地红枣退枣还林是红枣产业去除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的具体表现,能够缓解红枣市场供给过剩的状态,改善红枣市场供需结构[5],提高红枣产业的经济效益。

4.3 吕梁沿黄红枣经济林要分类经营

在当前价格体系下,吕梁山沿黄坡耕地和梯田红枣的纯收益为负,现实产量水平低于产量平衡点,人工工资水平低于工资平衡点,红枣价格高于价格平衡点,已经不具有市场竞争力。滩地红枣尚具有市场竞争力。

收益平衡点以下的坡耕地红枣经济林需要退出生产经营。根据国土管理分类要求,25°以上坡耕地的利用方向主要为退耕还林,在吕梁山区25°以上坡耕地红枣的发展方向应是退枣还林、改枣还林,即从生态经济林转变为纯生态林。甚至部分15°以上坡耕地上红枣经济林的未来发展方向都是退耕还林。

收益平衡点左右的土地主要是丘陵区梯田,和15°以下坡耕地红枣经济林,可以通过有机旱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实现正收益。

沿黄滩地和黄河主要支流的河谷地枣林要学习晋中盆地和运城盆地的红枣管理经验,发展集约化的避雨栽培和设施栽培模式,发展农田水利,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裂果风险,提高效益。

此外,要推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和经营方式,这些技术包括耕地、锄草、植保等方面要实现机械作业,修剪、抹芽、收枣要实现方便作业。重视使用红枣品质提升技术,包括改良品种、增施有机肥、平衡施肥、疏花疏果等[6-10]。

猜你喜欢
吕梁山滩地坡耕地
洞庭湖区滩地及稻田洼地资源分布研究
蒲谷香:从吕梁山走到巴拿马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山西省副省长、省级林长贺天才在吕梁山林区调研指导工作
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 强化创新驱动奋力蹚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时空演化与扰动因子分析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论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生态修复体系构建
基于形态指数的山丘区中小河流滩地分类方法及演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