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琦,刘有,陈志晔,3*
1.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海南三亚 572013;2.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病理科,海南三亚 572013;3.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北京 100853; *通讯作者 陈志晔 yyqf@hotmail.com
男,18岁,主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不清、肢体抽搐等,症状不能自行缓解。门诊行颈部 MRI检查(图 1A~H)示 C2~3水平左侧椎管内有占位性病变,住院行手术切除治疗。术中见病变呈哑铃状、灰黄色,血供不丰富,质脆,包膜完整,但包膜与软膜粘连。病理表现(图1I)为梭形细胞肿瘤,细胞呈波浪状,其内见散在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检查显示:S-100(+)、CD34(+)、CD99(+)、Bcl-2(+)、波形蛋白(+)、EMA(-)、Ki-67(+3%)、CK5/6(-)、CK7(-)、CK19(-)、肌动蛋白(-)、DOG-1(-)结蛋白(-)、ALK(D5F3)(局灶弱+)、GFAP(-)。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考虑为节细胞神经瘤(ganglionueroma,GN)。
图1 男,18岁,左侧颈椎管GN。横轴位T2WI示C2~3左侧椎管内外可见哑铃型肿块影,病变呈塑形性生长,可见伪足样改变(箭),病变呈长T2信号影(A);横轴位T2WI示C2~3左侧椎管内外见呈塑形性生长的肿块影,可见伪足样改变(箭),病变呈长T2信号影(B);横轴位T2WI示C2~3左侧椎管内外见肿块影,病变呈长T2信号影,T2WI可见“靶征”样改变(箭,C);冠状位T1WI示病变(箭头)呈长T1信号影(D);横轴位T1WI增强扫描示病变显著均匀强化(E~G);冠状位T1WI增强扫描示病变(箭头)显著均匀强化(H);病理镜下可见肿瘤性生长的神经纤维,局灶见散在的神经节细胞(箭,HE,×200,I)
GN是一种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1]的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较为罕见[2],多为单发,亦可沿神经节多发[3]。GN可发生于任何具有交感神经的组织,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腹膜后和后纵膈,其次是颈部[4]。本例GN为单发,发生于颈部椎管。
GN在常规MRI图像上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影,局部可见囊变,增强扫描大部分病变轻度强化[1],显著强化[2]少见。本例患者常规MRI表现为:①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影,与文献报道一致,但该病变未发生囊变;②本例患者增强扫描表现为显著强化,可能与肿瘤实质区细胞外间隙较大、对比剂渗透多而廓清慢有关[5];③本例在T2WI图像上表现为“靶征”,即病变中心呈类圆形短T2信号(低信号影),周边为环形长 T2信号(高信号影);“靶征”的病理学基础为:中央短T2信号影为富集Antoni A细胞的区域,周边呈长T2信号影为富集Antoni B细胞的区域。增强扫描中央低信号区显著强化,周边区域强化略低于中央区[6]。但本例观察到周边区域也显著强化,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尽管90%的发生于椎管内外的GN可表现为哑铃形改变[7],但本例患者病变形态上除呈哑铃形改变外,还在椎管内外表现为伪足样改变,此征象可能与肿瘤的嵌入性生长有一定的关系,对其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颈椎管GN主要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神经鞘瘤:发生在椎间孔区的GN可以椎管内外部分表现为伪足样改变,而神经鞘瘤不具有伪足样改变;②神经纤维瘤:两者中央“靶征”[8]区域均明显强化,但对于“靶征”周围环形长T2信号区域,GN明显强化,与“靶征”区域相仿,而神经鞘瘤强化略低于中央区域。
总之,颈椎管内哑铃形GN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呈长T1长T2信号影,可显著强化;形态学可表现为伪足样改变;靶征周围区域与中心强化程度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