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豪杰, 王又勤
(漯河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河南 漯河,462000)
人口老龄化爱来口腔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其中全口义齿修复患者最常见,全口义齿修复指的是无牙颌疾病常规修复方法,主要选择人工材料以代替缺失上下颌完整的牙列、组织相关能摘义齿修复[1-2]。全口义齿主要由基托、人工牙两部分构成,全口义齿相关稳定影响因素,包括颌骨解剖形态、承托区的黏膜厚度、上下颌弓位置关系、人工牙的排列及交合关系等,临床需要结合以上因素合理选择修复方案[3-4]。全口义齿修复可有效保护咀嚼、发音功能,并能恢复牙齿外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近年来,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系统(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临床中,其遵循生物相关功能,经过患者肌肉功能运动获取印模、记录颌位置等,能完成功能性及美观性排牙[5-6]。为提高患者效果,本研究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诊治45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应用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方案效果分析,具体如下报告: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诊治90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数表分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55-76岁,平均(65.14±8.85)岁;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56-75岁,平均(66.23±8.57)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研究符合医学伦理会批准;年龄大于55岁者,全口义齿修复者,资料完整者,主动配合患者;排除标准:口腔及黏膜病变者,口干症者,反颌、对刃颌者,义齿稳定固定不良影响者,颞下颌关节病,心理精神疾病者,中途退出者。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检查及对症处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予传统方法印膜修复,以硅橡胶相关材料,制作基托、蜡堤,取正中关系、垂直距离、牙丰满度相关指标,排牙并制作蜡型之后,去蜡、包埋、热处理及填塞等处理后,进行牙试戴。
研究组予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方案,取下颌初印模时,托盘磨牙厚垫区和颊棚区磨掉,以减少磨牙厚垫区组织变形,采用注射法制取初印,灌注模型后模型画线,利用光敏相关材料,避开Someya肌腱膜、唇颊系带、颏肌颊肌等肌肉附着处制作蜡堤,寻找下颌中性区,确定颌位关系,利用患者自动运动做闭口式边缘整塑。再次制取印模,在印模上画线采用围模灌注法,二次上合架,制作唇舌挡复制下颌中性区,重做暂基托口内确定上颌堤位置、颌位关系,将颌位关系重新转移至合架,修整颌位误差。终印模上画线,将模型中线、切牙乳头、牙槽嵴顶线、磨牙后垫、磨牙后垫远中1/3水平线、第一对腭皱襞等标记出来,做为排牙参考。按舌侧集中合进行全口义齿排牙,修整抛光面形态、蜡型试戴,修整后注塑加工,最后完成试戴排牙。(两次印模进行制作,结合BPS相关印模材料定垂直高度,利用光敏相关材料作托盘、颌堤,选择硅胶印模及BPS配件民权牙合关系及口腔自主运动丰满度,结合BPS相关牙合架等完成蜡型注塑加工后试戴。)
分析两组患者修复效果:依据口腔健康相关影响度表(OHIP)评估临床效果,分值越低健康差;咀嚼情况,依据吸光度(上下颌)评估,5g花生一次咀嚼30s及冲洗液放到量杯,加水1000ml,搅拌静止2min,取1-3悬浮液到722型比色皿分光计,记录比色度[7]。
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包处理,计量数据以(x ± 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治疗前,两组OHIP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OHIP评分(20.54±6.29)分比对照组(36.18±9.28)分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效果( ± s,n=45,分)
表1 两组修复效果( ± s,n=45,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76.25±12.05 20.54±6.29对照组 75.29±13.28 36.18±9.28 t 0.3591 9.3585 P>0.05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颌、上颌的咀嚼功能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颌(0.47±0.12)、下颌(0.59±0.20),均比对照组(0.32±0.09)、(0.43±0.12)高,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咀嚼情况( ± s,n=45,分)
表2 两组咀嚼情况( ± s,n=45,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阶段 上颌 下颌对照组 治疗前 0.16±0.08 0.21±0.10治疗后 0.32±0.09 0.43±0.12研究组 治疗前 0.17±0.09 0.22±0.11治疗后 0.47±0.12 0.59±0.20 t-6.7082 4.6018 P-<0.05 <0.05
牙周疾病、牙列缺失等属于常见牙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7]。临床通常采用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方式,其全口义齿修复相关技术、材料也不断流程化、简单化,其流程包括印模、定颌关系及排牙,而印模质量和全口义齿固定力、舒适度关系密切[8]。中性区理论源于肌动力平衡理论。在19世纪末,正畸学家通过对天然牙列牙弓形态的研究,提出肌动力平衡理论,认为牙齿萌出后受口周肌力的影响而不断改变位置直到牙弓内外肌力平衡,牙弓形态才能保持最后的稳定状态。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疗效,本研究对全口义齿修复45例患者行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并寻找中性区治疗效果情况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全口义齿修复患者部分存在义齿戴用后软组织相关压痛,主要因全口义齿的基托、黏膜相关软组织于功能运动后组织受损造成,因此,临床功能性相关印模选取制作时,需要结合患者咀嚼软硬组织相关形态,以提高患者全口义齿舒适度[9]。而传统印模不能有效表现软硬组织运动承受,需要临床反复诊改善压痛[10]。而研究组患者采用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全口义齿修复方案,其主要由硅橡胶相关印模材料、托盘、牙合架、配件及排牙、注塑相关系统,复制患者中性区,可以为医师提供解剖功能及美观要求符合的全口活动义齿,患者带牙齿一周以后不需调整,患者中枢-神经-肌肉反射形成,能进行义齿熟练控制,利于预后咀嚼功能恢复[11-12]。并且,硅橡胶相关材料延展性比较好,其制取印模时能进行患者自主边缘塑性,两相进行配合,有效促使印模更清晰进行黏膜转折位置、周围组织功能形态、活动范围的反映[13]。硅橡胶材料可塑期中,能够进行肌肉功能多次整塑,进而促使印模颊、唇、舌侧边缘及口腔黏膜相关系带、皱襞良好吻合,保证义齿舒适、固定及功能有效实现。BPS印模选取可根据患者多次的肌功能进行修复及调整,部位压力均匀,边缘和黏膜相关反折线统一,可获取准确印模;其采用哥特式相关牙合架,模拟人体相关自然功能,促使患者全口义齿的佩戴舒适度及咀嚼效能,显著提升患者修复效果[14-15]。另外,BPS方案能功能性的印模,促使患者下颌义齿相关功能状态稳定与固位,并有良好美观度,但因系统性操作流程,对方案器材、材料及技术相关要求比较高,临床需要经验丰富、系统学习掌握的医师操作,以更好的保障其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数据显示,治疗后,研究组OHIP评分(20.54±6.29)分比对照组少,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且治疗前,两组患者上颌、下颌相关咀嚼功能指标无差异;治疗后研究组上颌(0.47±0.12)、下颌(0.59±0.20),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进一步表明全口义齿修复患者行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复制中性区,更能显著提高患者口腔健康修复效果,提升其咀嚼效率。受样本、时间等影响,关于全口义齿修复患者行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的远期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有待再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全口义齿修复患者行BPS改良硅橡胶印模技术治疗,能提高修改效果,改善咀嚼效率,利于患者恢复,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