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临新媒体时代与大数据时代,青少年传统期刊如何实现转型,而习惯了闭门办刊的编辑又如何实现自我转型。本文以《课堂内外》(初中版)这一刊物策划的活动性特色栏目《走进特色校园》展开分析,浅谈如何通过这一栏目来成功实现刊物及编辑转型。
【关键词】课堂;校园;转型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纵观整个传媒业,回到青少年媒体领域,《课堂内外》作为一个青少年综合期刊品牌,创刊于1979年,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青少年期刊群。《课堂内外》(初中版)作为期刊群的核心成员之一,2018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在业界极具美誉。但经过界内人士分析发现,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势在必行,也有一大批传统期刊已经消亡。
从1998年改版以来,《课堂内外》的编辑人也一直没能走出闭门办刊的桎梏,无一例外,编辑将重心都放在了“编”上,我们谈读者爱好,谈青少年成长,然而我们却极少将自己放在读者身边,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校认可怎样的杂志,学生喜欢怎样的内容,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打动人心”?纵观同行,以《课堂内外》(小学版)、《创新作文》等系列刊编辑都已经纷纷走出“课堂”办公室,到校园配合邮发巡讲、做大赛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成功校园模式,然而初中版应该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一、全新改版 面临挑战
如何让初中版“活”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市场化品牌道路?
难题1——市场上校园期刊的淹没
市场上的校园期刊多如牛毛,如《今日中学生》《人生十六七》《中学生博览》《中学生天地》《青少年科苑》《意林小小姐》《花火》《男生女生》《最小说》《萌芽》《第二课堂》等,这里面有正统的杂志,也有以书代刊形式操作的江湖之流。像《意林小小姐》这类虽是新刊,却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还有《中学生天地》《男生女生》这类传统大刊,也是积聚了多年精华,在青少年读者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被众多同类期刊淹没的环境中,《课堂内外》(初中版)在新的改版机遇面前,首先必须重塑自己的刊物形象,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质,才能得到学校和读者认可。
那么,怎样突围呢?
难题2——社内初中段杂志内容的重叠交叉
撇开市场上的同类杂志不谈,就课堂内外杂志社内,初中段杂志就有初中版、创新作文、科学FANS、英语街等多个品种,每个版本定位不同,内容倾向不同,然而都没能走出一个纯阅读性杂志的怪圈。如《课堂内外》初中版和《创新作文》(初中版),一个是生活类的阅读,一个是作文类的阅读,然而在内容方面也常有重叠,如采访的校园作家作品、学生社团作品等。
难题3——广告还是内容之争
作为一本综合刊,广告目前虽还不是传统期刊的命脉,却是杂志生存的力量所在。期刊追求内容的趣味性与可读性,然而又必须为乏善可陈的广告内容腾出版面。杂志社必须尊重广告客户的需求。因此,如何使栏目既服务于客户,达到宣传客户的效果,使客户满意,又使栏目按照自己的原则采访制作,制作出自己的风格与特色,读者喜闻乐见,并逐步形成客户口碑良好市场反映见佳的名牌栏目,内容与广告的矛盾也成为策划要考虑的一个难题。
二、找准时机 重新定位
初中版“走进特色校园”办刊势必启动。
根据《课堂内外》(初中版)的综合属性,杂志社重磅开辟 “走进特色校园”大型活动栏目,定位为“特色校园文化联展”。编辑以校园特色文化挖掘者的记者身份走进校园,采访特色学校,为学校做特色文化展示,包括特色课程、特色社团、特色老师、特色学生,抓取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校园特色,开辟专栏进行独家报道,形成刊物的特色常规栏目,实现课堂与校园的无缝对接。同时,编辑还深入采访特色学校的特色文化、特色课程、特色社团、特色老师、特色学生,抓取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校园特色,开辟专栏进行独家报道,形成刊物的特色常规栏目。
而这一栏目具备的特色具有以下特点:
(一)专业性
与许多大众媒体相比,我们的策划不够专业,不够深入,真实感欠缺。此次活动必须以专业的采编团队出现,渗透校园的各个面和点。我们所采回的信息必须是第一手独家信息,深度关注校园的真实动态和同龄成长状态,展示最能吸引读者的校园特色所在,从而增加栏目的影响力和信任度,为配合栏目包装,栏目提出的宣传口号是“特色校园在中国”。
(二)趣味性
切合初中版以及初中生读者的特点,将栏目风格定位在趣味之中。我们可以采访最有意思的特色课程,如曾经做过报道的俊朗男生课、优雅女生课、奢侈品鉴赏课等;我们也可以采访最有故事的学生,如15岁学生自办网站与社团,成绩却一塌糊涂;最有特色的社团,如男生自办的毛线社团、侦探社等。
(三)特色性
我们所报道的学校,一定是撷取学校最有特色的点,独一无二的,每期我们可以做2-3所学校进行特色PK。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简单介绍,更是深入挖掘学校的个性所在,从人到事,比学校宣传片更具有特色性。
三、调整结构 设置悬念
从理论上解决了定位问题,确定了栏目的内容风格只是第一步,如何把栏目制作得吸引读者,则必须策划可操作的自我解决方案。因此,在栏目形式和内容结构上都必须寻找突破点。
(一)悬念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可以在每一期抛出下一期的特色学校,并找准一个噱头标题宣传,吸引读者下期继续关注。在文中也可以制造悬念,讓读者参与竞猜与评选最佳学校、社团等。
(二)故事
故事永远是吸引读者的利器。为吸引读者,就要增加内容的故事性。而很多读者记住一本杂志和一期栏目也往往是故事和细节,很少是主角发表的某某理论。而以故事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最大化地传播了校园文化,远比直接做广告导致读者缺少看下去的动力更让学校受益,这才是校园文化宣传的目的。
因此,在该栏目中,编辑侧重挖掘校园发生的故事,找取新鲜点和亮点,抓住读者的眼球。
(三)《走进特色校园》是系列片
依托杂志平台,杂志社推出“走进特色校园”活动,并将其打造成为初中版具有标签性的一项常规活动,它将最终形成杂志的一种风格。因此,它不是某期特殊存在的一个内容,而是具有连贯性的系列片。
为使栏目摆脱商业味的枯燥,必須挖掘每个采访对象的“亮点”。同时,为把采访中大量删节后保留下来不连贯的素材象珍珠一样串起来,就必须寻找另一个线索,即外在形式上的线索,而且,借鉴一些趣味性的标题表现这些线索。
《走进特色校园》案例:
1.巴蜀中学
请教我合理奢侈——奢侈品经济学课程设置。
2.举溪中学
女生别认哥——举溪中学特色“笑规”(关于对女生特别行为准则的规定)。
3.巴蜀中学
谁说男生不能打毛线——特色毛线社团,男生当社长。
4.平和一中
时尚也可以当饭吃——时尚社。
四、立体宣传 实现超越
本活动将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栏目的制造,而是将运用这这一形式使《课堂内外》(初中版)真正深入校园,把握校园文化精髓,了解读者之需求,获取学校之信任。因此,走进校园是第一步,采访组稿是第二步,后期栏目宣传与建立品牌效应才是最终目的。
宣传模式分析:
线下活动——走访校园,树立课堂品牌,带回校园特色报道。
刊物报道——建立特色栏目,提交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校际新鲜事。
网络宣传——开设“中国最具特色中学展”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联动其他公号及网站转载,形成网络宣传效应。
专题设计——时机成熟则设计做成专题性的内容,如中国十佳中学生、十佳中学生社团、中国十佳中学等,在杂志上进行发布。
年度增刊发布——年度集结成册,发布最具影响力特色学校、特色社团、特色中学生,中学生玩转校园指南。
五、结语
通过这一特色栏目的打造,《课堂内外》(初中版)成功实现编辑转型的同时,杂志也同步转型,内容与形式逐渐活跃,而且积累了大批初中读者粉丝。而从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来分析:
1.发行:学校集体购买——同行学习借鉴——学生兴趣阅读。这不是一个软文内容,但却比软文更有力量。杂志通过缤纷多彩的展示,提炼校园的特色文化,是学校最完美的展示。为扩散自身影响力,学校也势必会为学生购买杂志。而其他同行也希望从这些优秀的学校中获取办校经验。发行后期跟进,取得了良好的收获。
2.广告:学校好感投入。学校也需要通过媒体来宣传自身,如果我们的栏目可以获取学校的信任,他们就有理由选择我们来作为宣传平台。广告的跟进就降低了难度。
3.品牌:独家校园文化策划报道,学校对课堂内外的品牌信任。该栏目策划是为了宣扬校园特色文化,在全国目前只有这一家青少年媒体承载了这项重任。编辑进入校园,让更多学校更加了解并认可《课堂内外》的品牌,知名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纸媒的窘境[J].商周刊,2013(16).
[2]霍利峰.新媒体时代下的广告发展策略[J].数字传媒研究,2017(11).
作者简介:王黎(1986-),女,汉族,本科,中级编辑,研究方向:教育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