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莉
科学的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形成健康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真的课堂需要指向性强的评价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看似热闹的语文课堂,有时候却是“虚假繁荣”。教师将学生的回答引向教师所认为的正确答案;老师精心设计,挖个陷阱让学生钻。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出现不思考问题本身,而是迎合老师去思考“老师希望我回答什么”。问题无法引发真正的思考,提问也就没有意义,课堂就成了作秀、演戏。
但是过于强调鼓励,也会造成过度赏识。我们无法用孩子的经验逻辑去判断世界,面对学生的一些“傻问题”甚至错误,老师应用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语言来对待。但是,教师过分保护他们的好奇心,片面理解了赏识教育,毫无原则地使用“赏识”和“激励”是有害的。过于刻板。教师在课堂上有时候就像一位公正无私的法官,明辨是非,评价不留余地,但这种不带情感的客观评价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很多老师用过这样的话:“谁能比他读得更好?”教师立刻做出优劣评价,也许鼓励了其他同学踊跃发言,却有可能挫伤第一位同学的积极性。教师有时也会这样说:“你真是太聪明了,这一点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你想得真好,只是没有说到点子上。”“如果再简洁些就更好了。”这些评价似乎适用于一切回答,就像一条条通用的评价公式,过于刻板,殊不知学生长久听到这样的评价耳朵都生茧了,谈何有效呢?
二、用真的评价促进真的课堂
小学生主要以具体思维为主,还不能像成人一样具有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就要尽可能地具体化,一般性的评价语言适用于所有孩子,如“说得真好”“有意思”“不错”等等,孩子听了只能分辨褒贬,但又不知具体好在哪儿,长此以往,进步也是笼统的、表面的,孩子只知道自己得到了老师“很好”“真棒”的表扬,这样的进步是肤浅的、粗糙的,使得孩子自我感觉不错,却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她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掌控在教师一人的手中。教师不是学生所答好坏的唯一评判者,不能主宰学生课堂上的命运。课堂评价应该让学生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互相评价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当然,学生要想互评出水平,这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精力去教会孩子怎样评价。
课堂评价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肢体来表达,如通过手势、表情、目光等配合课堂评价,教师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都能超越语言评价,传达语言无法替代信息。对言语性评价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感知评价语言,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以教学《奶奶的白发》为例,课文中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笔者先找了两个学生学着奶奶的语气“慢悠慢悠”地读,虽然语速是慢了,表面是很像一位老人的语气,但学生根本没有领悟句子背后深藏的情感,笔者没有急着让朗读的学生坐下,而是走到他面前对他说:“假如你是小孙孙,我是奶奶,看老师怎么读的。”笔者一边范读一边用食指轻点学生额头,这个手势看似责备嗔怪,实则是奶奶被这天真可爱孙子的“傻问题”给逗乐的,一瞬间孩子就明白了,奶奶说这句话并不是在责备小孙子,而是看到孙子的成长,奶奶十分满足,这正是奶奶“笑着说”的含义。其他孩子看到笔者做出这样的动作,轻轻地发出了笑声,也忙伸出稚嫩的小手去戳同桌的额头。
教师还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关键词,活用文本中的词语对学生进行评价。仍然以《奶奶的白发》一文为例,应摒弃“你读得真好”“很有感情”等枯涩乏味的语句。读得真的都很好吗?即使读得好,那又好在哪里呢?大而化之的表扬,让学生盲目地沉浸在自我满足中。教师可以将评价语改为:“你读出了小孙子的难过”“你读出了奶奶的欣慰”,“你的朗读让老师仿佛看到了小孙子用小手指着奶奶白发提问的可爱模样”。用文中关键词“难过”、两次“笑”来点评,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引领学生感悟小孙子和奶奶的人物特點,一个乖巧懂事、天真可爱,一个慈祥辛劳,满足幸福。这时候再度朗读,学生就能够理解文本,抑扬顿挫中也少了几分浮夸生硬的表演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