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论说文的论证方法

2019-07-22 00:36崔雨璐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王安石

崔雨璐

摘要:论说文是王安石散文的重要文体,这些文章立意明确,逻辑严密,论证清晰有力,在宋代论说文中独树一帜。王安石论说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层层深入、由点及面的论证方法,归谬推理论证方法,正反两面比较分析法,援古以证今法。

关键词:王安石 论说文 论证方法

宋代仁宗年间,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发起的古文运动打破了北宋文坛将近七十年的沉寂,欧阳修等人继承了韩愈“文以载道”的思想继续向前发展,他们极力摆脱晚唐五代柔弱绮艳的文风,鼓励文学创作切于实用。一时间,经世致用的思想成了北宋文学的主旋律。而王安石作为当时熙宁变法的主持者,其散文风格更注重政治教化和实用功能。在其散文中,议论时政和说理的论说文占绝大多数。《宋史》记载有云“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王安石的论说文虽讲求实用,不重文采和修饰,但仍以严密的逻辑、清晰的说理在宋代论说文中独树一帜。本文试图对王安石论说文的论证方法进行分析。

一、层层深入、由点及面的论证方法

王安石的论说文,总是用冷峻的笔调、严密的逻辑来论证观点。作者时常从事物或事理的一点出发,一层层向外扩展,一层层深入分析,通过对事物或观点周全的分析来论证作者所表达的中心论点,使得文章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更具有说服力。在《致一论》中,作者为了阐明如何“精其理”的观点,首先提出“致用之效首见于安身”,然后接下来一层层分析,安身之后则可以“无所往而不济”,“无所往而不济”后“德其有不崇哉?”紧接着作者进一步深入,“身既安,德既崇,则可以致用于天下之时也”。致用于天下之时,“则又当学以穷神焉。能穷神,则知微知彰,知柔知刚”,到了这个地步,圣人之道就可以通晓了;通晓圣人之道后,就可以精其礼之道也。纵观全文,作者一层层深入分析精其理的具体方法:致一一安身一崇德一致用天下一穷神一知微知彰,知柔知刚。通过作者这层层的分析,不仅深刻阐明了致一之道的具体方法,还使文章前后逻辑严密、因果关系简单明了,既层次分明又易于理解。

二、归谬推理的论证方法

此论证方法的特点是作者善于从所论证观点的反面人手,先提出与所论证的结论相反的假定,然后花费大量笔墨推导出此假定的荒谬性以及此假定实施后所产生的恶果,通过对反面观点的否定来肯定所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如《风俗》中,作者欲证明“制俗以俭”的观点,于是花大量笔墨详细论证了俭朴的反面,即奢侈之风一旦盛行所带来的弊端,从风俗影响的枢纽京城说起,奢侈之风一旦发一端、做一事,则“工者矜能于无用,商者通货于难得”“富者竞以自胜,贫者耻其不若”“人无完行,士无廉声”,作者面面俱到,论及了工者、商人、士人以及百姓尽享奢侈带来的恶果,最后得出“君子制俗以俭”的结论。论证清晰严密,真实而具有说服力。这样的论证方法在王安石的论说文中很常见,如《取材》中,作者欲以证明选拔人才时“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的观点。从反面详细描述了一旦选拔人才只考察“章句声病”,则会导致“通才之人,见赘于时;高世之士,见排于俗”的后果,导致国家增减礼制、更换法令、辅助国家时,所选拔的人才没有决断,唯唯诺诺。所以得出选拔人才必须“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的观点。这种归谬式的论证方法不仅使得作者对某件事或对某个措施的态度清晰明白地展示出来,而且使人看清反面的措施或观点的荒谬以及产生的种种恶果,从而更加信服作者的论点。

三、正反两面比较分析法

王安石的论说文中,经常会出现两种观点或两个事物,这两者的关系或相似或相反。作者通过将两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借此证明中心论点。作者刻意提取两者进行论述,不仅使人更清楚地认识两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还借事物本身阐明作者欲以表达的观点或政策,使得文章从抽象走向具体,深入浅出地论证观点。王安石论说文中经常出现两种事物或观点,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比关系,即作者刻意将正反两面的观点放于一篇文章中比较分析,通过正反两面的对比更清晰地看出二者的差异与优劣;二是类比关系,即作者刻意提取有相似性的两个事物或观点进行讨论,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来阐述作者的观点。

(一)将正反两面的观点放于一篇文章中比较分析。这是王安石论说文常用的方法,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将利害关系清楚明白地表達出来,使得论文清晰有力,论证掷地有声。《原教》中,作者开篇即提出了“善教者藏其用……不善教者反此”这正反两面的观点,接下来具体列举了善教者为教的诸多优点,可以促使百姓忠义、慈孝、恩于兄弟、礼于夫妇等;而不善教者为教则是“暴为之制,烦为之防,劬劬于法令告诫之间,藏于府,宪于市,属民于鄙野”。通过对比善教者和不善教者因施行措施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结果,清晰地阐明了施行教化时切勿使用强制手段,而是要春风化雨感化百姓的观点。文章结构清晰严密,论证简单有力,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举例使得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一目了然。

(二)刻意提取相似性的两个事物或观点进行讨论。将相似的观点放在同一篇文章中进行讨论更能从比较中看出两者的差异,使文章的结论更有说服力。《仁智》篇中,作者为了阐明仁和智的内涵,特意将仁智放在一起,先解释了仁智各自的内涵与区别,指出仁智的区别在于“仁,吾所有也,临行而不思,临言而不择,发之于事而无不当于仁也,此仁者之事也;仁,吾所未有也,吾能知其为仁也,临行而思,临言而择,发之于事而无不当于仁也,此智者之事也”,又特意引用了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来解释说明,使人对仁智的理解更清晰明了。《王霸》用同样的方法论述施行王者之道的重要性。首先作者为了区分王霸,特意提出了二者相似的地方都是“施行仁义”,然后作者又在相似中指出两者的不同处,王者之道“其心非有求于天下”,而霸者之道“其心未尝仁也”。因此两者虽然都是“施行仁义”,结果却不同,施行王者之道的结果是“以仁、义、礼、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则天下莫不化之”,而施行王者之道的结果却恰恰相反。随后作者又列举了齐桓公、晋文公的例子,充分证明了王者之道和霸者之道的区别,表明了作者对王者之道的推崇。

四、援古以证今法

北宋时期欧阳修等人发起古文运动,其目的不仅是要变革文风,更是想要通过古文运动而复兴儒学,以挽救当时衰微的社会。因此当时的古文运动带有強烈的复古倾向;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作家的创作都善于援引古人言论或典籍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王安石的论说文就深受这种思潮的影响。

王安石的论说文中,经常引用古书或者圣人的理论,这种引用通常分为两种情况,正引或反引。正引是作者引用古代权威人士或者经典古书中的内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为人信服。反引是指作者在将圣人或者古书的言论作为反面教材指出来,通过对他们观点的反驳借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伯夷》中,作者为了反对司马迁和韩愈对伯夷不公正的评论,引用了孔子和孟子对伯夷的评价,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孔孟两位圣人的言论作为自己文章的立足点,对伯夷以及他的言行进行深入的推测与分析,指出伯夷并不是《史记》中记载的为了道义阻止武王伐纣的人,伯夷没有辅佐武王伐纣,是因为自己年老体迈,并不是不支持仁义之事。王安石常常在他的论说文中引用圣人或古书著作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权威并具有说服力。

反引是作者通过反驳古人的看法观点来得以阐明自己的观点《礼论》中,作者开篇第一句就亮明观点:“呜呼,苟卿之不知礼也!其言日‘圣人化性而起伪,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知礼者,贵乎知礼之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于言化,则以为伪也。亦乌知礼之意哉?”作者首句即引用荀子的话点明荀子不懂礼。然后下文作者皆以此作为依据,具体分析荀子为何不懂礼,从而进一步指出礼制并不会使人丧失本性,而正是顺应人本性的具体表现。文章从荀子话语的反面人手,以荀子的话语为反驳的依据一步步阐明尊卑礼法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这样反引的优点有二:一方面通过反驳古人的观点为行文依据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另一方面作者在正反对比间能将复杂的事理简单地一分为二,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明白。

总的来说,王安石的论说文不像孟子那样诡辩雄奇,也不像庄子那样天马行空,而是以刚健的笔调、严密的逻辑来论证观点。读他的文章,仿佛可以透过文字看到王安石在众人反对的变法年代,挥舞着长袖力辩群雄、寸步不让的倔强面孔,看到他“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强大气魄。他的文章跟他的人一样,拗劲刚健又准确精炼,读他的文章不觉呆板滞晦,而是质朴平实,一泻而下,颇具文人风骨。

参考文献

[1]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宋文辉.唐宋八大家诗文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

[3]张晓芒.中国古代论辩艺术[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

[4]耿振东.浅析管子论说文论证技巧[J].学术探索,2007(2)

猜你喜欢
王安石
以谜猜谜
书湖阴先生壁二苜·其一
北陂杏花
梅花
棋品如人品
曾巩妙语评价王安石
初夏即事
邋遢宰相王安石
“断烂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