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婉迪
近日,掌管“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的美国大学理事会出台了一项名为“环境背景仪表板”(ECB)的新政策——理事会将根据学生居住社区、家庭条件和就读高中等指数计算评估,如果发现学生在学业上较少得到来自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帮助,大学将会对这类学生尽量特殊照顾。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将此评分称为“逆境分数”。对于这个新政策,不少在美居住的华人社区都表示抗议,认为这对华裔学生十分不公。目前“逆境分数”还只在美国本土收集信息,未来对留学生是否有影响还有待观察。
寻找“麻雀窝里的金凤凰”
据美国媒体介绍,“逆境分数”主要考核学生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和高中环境3大类15小类的指数,比如社区的犯罪率、是否为单亲家庭、高中是否提供免费午餐等,数据均来自美国人口普查以及该理事会的一些资料。如果一个学生所在的社区相对贫困,家庭条件一般,所上的高中也不是很出色,该学生就可以得到更高的“逆境分数”。“逆境分数”最高分为100,50分以下为“顺境”,50分以上为“逆境”。美国大学理事会认为,在SAT得分相同的情况下,“逆境分数”更高的学生表明他克服了更多的困难,在更加严峻的条件下才得到现在的成绩,而这一点应该成为大学录取时的考虑因素。
美国大学理事会希望此举能让“寒门子弟”在影响一生的大学申请时获得更多优势,这一举措也得到了许多大学的支持。“多样性”一直是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平衡不同的种族、性别和社会阶层也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标准。耶鲁大学是尝试“逆境分数”的学校之一,其本科录取的负责人耶利米·昆兰说,近几年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和家族中第一代大学生人数几乎翻了一番,“逆境分数”实际上影响了每一份申请,可以让新生群体更加多元化。
华人学生不占优势
然而,许多人也质疑“逆境分数”过分偏向某些群体,这种增进公平的方式是否真能带来“公平”依然有待商榷。一位华人家长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如果两个学生付出了同样的努力,得到了同样的成绩,仅仅因为其中一个家庭经济条件更差、社会地位更低,就获得录取优势,这样公平吗?”
“逆境分数”让很多华裔学生家长感到不安。去年美国波士顿就出现过游行抗议,批评哈佛大学等学校在招生上对华裔“不公平”。在美国,庞大的华人群体大多属于中产阶级,且因中国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华人家长一直以注重子女培养而著称。许多华人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常常拼命努力购买学区房,或是斥巨资将孩子送入有名的私立学校。然而根据现在的“逆境分数”,高档的社区、顶尖的高中都可能反而削弱孩子的竞争力,这令许多家长始料未及。相比之下,另一些美国少数族裔的社区可能因治安问题和学校教学质量低下,使这里的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申请优势。对于一直以来追求“精英教育”的华裔,这一新政策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逆境分数”的实施也让精英学校的学生承受更大的压力。例如,“逆境分数”会将学生就读的高中在过去3年中所有学生的SAT成绩进行排名,大学招生处即可直观看到这个学生的成绩处于学校的哪个梯度。也就是说,同一个SAT分数,在有些高中算是顶尖水平,在另一些高中就只能算垫底。同时,“逆境分数”也受到不够透明的质疑,因为目前这个分数只有大学招生处可以看到,学生本人和家长无缘得见,并且也没有公开具体评估计算方式以及15个分类的权重。
是否会波及国际招生?
“逆境分数”虽然目前只在美国本土实施,但未来是否会影响国际考生申请美国大学,是不少留学生担忧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从中学阶段就赴美读书,因此他们在考SAT的时候,所在的社区也会被纳入“逆境分数”的考核。
对于种种质疑,美国大学理事会近日澄清,“逆境分数”只是一些媒体的叫法,“环境背景仪表板”的意义并不在此,其旨在将社会和经济因素纳入大学录取的考量,发掘原本被埋没的人才。理事会也表示,如今的“评分表”确实不够完善,随着加入学校和反馈的增加,他们将会对评估方式做出进一步的改善。《华尔街日报》称,近年来,美国已经有50所左右的高校开始试验“逆境分数”,今年下半年将扩大到150所,2020年将尽量覆盖美国所有大学。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会使用“环境背景仪表板”,但许多招生官以及大学表示,这并不会成为决定入学的因素,而仅仅是一项额外的参考。SAT成绩、推荐信、高中时的GPA和推荐信等仍是美国大学招生首要的考虑因素。由此看来,美国大学,尤其是优秀的大学,不太可能因为“环境背景仪表板”产生的高分数而降低标准去录取原本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因此对于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高中生,并不会有严重的影响。▲